2021-2022学年海阳市凤城街道初级中学体育工作自评报告
海阳市凤城街道初级中学,专职体育教师3人,兼职体育教师2人,室外篮球场3块,五人制足球场地2块,排球场1块,羽毛球场1块,体育器材室1个,足球40个,篮球40个以及充足的体育器材,趣味体育器材等,多年来学校坚持“每天运动一小时”的教育理念,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坚持“笑起来真好看大课间”校园体育特色,每日坚持阳光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并且每天一节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安排体育活动课。
1.在组织管理方面:学校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姜洪钊为组长;邵林利、聂传勇为副组长;王智广、王勤民、于立军、孙孝芳、于正瑞为组员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专门领导,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设置体育课时,落实了每天运动一小时方案,坚持一天一节体育课,分管领导采取“敲门听课”的方式对体育组课堂效果进行实时监督,确保每节体音课都让学生有所收获。
2.在教育教学方面: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设置,坚持一天一节体育课,制定“每天运动一小时”体育运动方案,要求各班认真执行实施,每年召开2次学校运动会,开展“校长杯”足球联赛及“趣味运动比赛”活动等,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育安全教育。
学校体育队每天坚持体育课、活动课结合模式,对校队队员进行梯队时训练培养,我校在“海阳市市长杯”足球比赛中初中女子组第四名,男子组第五名,阳光大课间内容丰富多样,适合不同年龄段生长发育特点,初一年级进行跳绳练习;初二、三、四级部进行动体能操以及特色体育活动展示等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体能,为学生体质测试内容打下坚实基础。学校每年组织2次运动会,第一学期为田径运动会,第二学期为阳光体育运动会,学校体育社团开展了足球、篮球、乒乓球项目以及阳光活动,每周五下午三节课为社团活动开展时间,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强化了学生一技之长。
2.编制并发布学校体育发展年度报告:重点反映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师配备、体育经费投入、体育场地设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方面的情况。
示例:学校体育发展年度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体育教学改革(学校体育课开设情况及教学实施方案);体育教师配备(体育教师数量);体育经费投入(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情况);体育场地设施(各类体育场地数量及体育器材数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否组织达标测试运动会及测试成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