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城乡建设学校2020-2021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烟台城乡建设学校,专职劳动教育教师106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如:益亩花田、实训基地等多处,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5-10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专用设备、工具、耗材、师资培训、教育研究学习资料方面。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一、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劳动教育具有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将以课堂教学、劳动实践为突破口,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本年度具体执行目标如下:
1.通过劳动精神教育,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知行合一,逐步建立我县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建立新颖高效的劳动教育体系。
2.实现劳动教育常态化,形成学校、社会、家庭普遍重视劳动教育良好氛围。统筹多样化劳动教育资源,推动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健全有效的教育机制,形成立体、开放的学校劳动教育体系。
三、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进行责任分工,定期研究和检查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加强劳动教育管理,健全劳动教育保障制度。
组 长:蔡沐禅
副组长:潘漫涤 吴鹏 各专业部主任
成 员: 全体班主任
四、工作任务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坚持育人为本,把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融入劳动教育全过程,将劳动实践教育有效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根据学段特点、学生特点,与学生全面发展有机结合,选择恰当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每个年级每周开设至少1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准,形式: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者服务、生产劳动。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各年级使用劳动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教程》,针对教材内容,学校举办了劳动教育公开课评选活动:《铺床叠被》、《垃圾分类》等授课内容,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热爱劳动的情怀,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并开展了相关的劳动教育活动,活动以日常衣物叠放为比赛内容,针对不同材质衣物的特点,结合自身经验和学到的归纳方法,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一一将衣物叠放整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实现了“脑、眼、手”的充分结合,将最基础最简单的生活小事有条不紊的完成,引导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在思考中劳动,在劳动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