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教科研计划为指导,以“教学、教研融为一体”为工作主线,继续加强各学科教学的改革,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来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活动计划。
二、工作思路及目标
1.认真学习并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思路和工作要点,促进“教学、教研融为一体”的实践与探索。
2.再读“课标”,继续深入钻研新教材,关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力求以高质量和务实、创新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加强“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展切实有效的研究,使探究式学习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现实。
三、工作重点:
学生方面: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和社团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加强学生的日常学习评定和竞赛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3、本年级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作业与及时改错的习惯。
4、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纠错反思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方面:
1、继续营造并形成和而不同的教研组工作氛围,促进教师成长新的跨越。
2、教师教学常规扎实有效、人人有提高。
3、使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水平能力在原有水平上有进一步提升。
4、加强教科研的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和教研组的课题研究水平。
四、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丰富自身内涵
学习课改主要精神;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课标;新课程标准外,我们努力在课余时间多看一些符合当前教改新形式的文章及先进的教学经验介绍,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并进行内化,人人做到手中有书。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个理论的支撑。
2、按时有效地开展教研组活动
定于学校不集体活动时组内自行组织小教研活动。在小教研活动中,教师随时进行各自教学情况的反馈交流,群策群力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难题,注重个人修改,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3、加大教研教改力度,鼓励每个教师进行教学、测评、作业等各方面的创新和改革,积极撰写各级各类论文。督促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论和新教法的研讨,学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大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自身综合素质,争做科研型教师。
4、积极搞好各学科辅导训练,设计补充一些层次性作业,安排一些实践性作业。力争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收获,其思维和实践能力有长足的发展。重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
5、合理布置课外作业,共同探讨学生作业的布置及批改的新方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也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同时做好培优、稳中、补差的工作,逐步提高班级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按时按量写好教学反思,并适时组织教学经验的交流。
五、本学年活动配档:
九月份:
1、组织教师编写《各学科教学计划表》统一教学计划和教研计划。
2、各老师指定自己的教学进度表。
3、学习教研室组织的教学工作会议的相关内容。
4、学习新课标、传达教研室精神。
十月份:
1、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指导青年教师进行备课赛课。
2、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讨。(重点内容)
3、组织教师进行大单元教学研讨。(重点内容)
4、进行数学、语文、英语核心素养课堂建设方案研讨(重点内容)
十一月份:
1、期中测试质量分析与总结。
2、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评一体化和备课作业一体化教研。
十二月份:
1、复习课听评研讨。
2、各级部三份期末考试模拟出题、审题。
一月份:
1、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教研工作学期总结。
三月份:
1、组织教师编写《教学计划表》统一教学计划和教研计划。
2、各老师指定自己的教学进度表。
3、学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会的相关内容。
四月份:
1、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指导青年教师进行备课。
2、组内教学设计比赛。
3、青年教师听评课。
五月份:
1、期中测试总结
2、交流多媒体课件,学习几何画板与希沃白板的使用。
六月份:
1、复习课听评研讨。
2、期末考试模拟出题、审题。
七月份:
1、期末考试分析。
2、教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