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玲珑镇沟上完全小学
2021-2022学年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玲珑镇沟上完全小学在2022.5.10在本校内进行了《海底世界》教学研究活动。
招远市玲珑镇沟上完全小学2022.5.10学年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时间:2022.5.10
参加人员:李艳梅、杜胜红、杨荔媛、姜晓燕、孙韶燕等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探究如何概括文意的方法
中心发言人:郭楠楠
一、活动讨论
1、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2、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产生爱科学、学科学以及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活动总结
这节课挖掘语言文字,处理教材得当,讲课诗情画意,语言规范流畅,设计与众不同。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兴趣为起点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探索、读中拓展,丰富语言积累。
一、解读教材,目标明确
教师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师饱满的情绪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师真挚的情感源于教师与文本的深层对话。师生只有与文本作深层次的对话,教学才能入情入境。因此“语文教师最好的备课方法就是读书。”执教本节课,老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充分的,对教材目标把握准确。课堂上,教师的情感是真挚的"。
《海底世界》许多地方都可以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训练点。顾老师在本课教学中目标明确,能抓住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通过清晰的板书弓|领学生理清楚文章脉络:课文分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介绍海底的动物,另一部分是介绍海底植物、地貌、矿藏等。对海底动物的介绍,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有趣写具体的方法是学习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对文章中部分段落采用引读的方式作略处理,实现了长文短教,对我们教学篇幅长的文章很有借鉴意义。
二、 教学方灵运用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这节课中,顾老师巧妙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1.情境教学法:顾老师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伊始,“你可知道, 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以一段海底录象把学生带进海底美丽的景色情境中。在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后,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读读,问问,这样过渡自然得体。
2.媒体演示法:顾老师修改了教学与多媒体课件,那缤纷直观的画面,再配以柔和的音乐,“100米,200米, 500米。。。。。。”把学生带入了奇异的海底世界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3.朗读感悟法:朱嘉曾说:“读得熟, 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本节课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在顾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将课文读得充分、读得精彩。顾老师精心设计朗读,很有创造性。课堂中以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选择读、分角色读、引读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与文本作充分的对话,引导学生反反复复地读,实实在在地品,品字、品词、品句,品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品出写法之巧、构思之妙。落实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例如:关联词的学习在中年级要渗透,教师就是以引读法不着痕迹地教学,这是句子训练和内涵理解通过朗读的有机整合。又如,中年级词语教学是重点,课堂中运用了换词、朗读等方法辨析、积累近义词。
三、实践活动、拓展运用
老师为学生精心设计了运用语言,实践语言的平台。学生们读写结合,展开联想,写一写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还以“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为开头写段,以小小探究卡的形式延伸课堂,拓展了思维,培养了语言能力。
这节课 “导而不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老师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
三、活动成果
1、示范课呈现精彩可鉴。
本节课郭老师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的比较准确,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有效,授课过程流畅,教学效果非常好。
2、交流分享收获颇多。
老师们认真参与听课评课,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很好的教学构想,为今后的教研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师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