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专职劳动教育教师0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29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1处。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每个年级每周1课时。学校以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生产劳动。
二、基地建立情况
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内面积约300平方米,校外面积约1500平方米,总面积约1800平方米左右。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丰富的农业知识与技能,掌握各种蔬菜的种植方法,通过生产劳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分享意识,培养他们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对粮食的珍爱。学校利用有限的空间,在综合楼三楼平台上为孩子们开辟了一片种植天地。在北关幼儿园东建立了校外劳动基地,孩子们跟着学校传达室爷爷认真地学习种植,经常给蔬菜们浇水、施肥、除草,体验了种植的不易和收获的喜悦。
在学校的东北角为学生开辟了养殖基地,孩子们通过近距离接触小动物,并细心地喂养,使他们了解了各种小动物的习性,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也拉近了与小动物之间的距离,激起了他们的保护欲。
学校还开设了特色劳动教育项目
(一)魅力扎染,为梦想染色
为了能让孩子们感受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扎染艺术,我校在多彩实践活动中增设了扎染活动。
在扎染创作活动中,孩子们认知了传统文化的工艺美,体验着扎染的艺术魅力,享受着劳动的喜悦,提高了自身素质。带给学生的不仅是色彩视觉的冲击,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思考和创新。
今后,我们将更加完善扎染活动,并与蜡染有机结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国民间传统技艺,并发扬光大。
(二)玩转缝纫
除了扎染活动,缝纫也是我校的特色活动之一。
学校为孩子们开设了缝纫社团,配备了小巧的缝纫机、电熨斗、烫衣板、针、线和各种布料。孩子们兴趣盎然,结出了累累硕果。
缝纫社团还经常举行小小T台秀,孩子们穿上自己设计、缝制的服装,亮丽、时尚,款式各具特色,显示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走在T台上,既神气又自豪,受到了老师、家长、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缝纫社团将成为我校的常规劳动教育,它是扎染、蜡染作品完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还进行了种植与养殖、家务劳动、各种社区活动、走出去研学、手工制作发明等多种实践活动。
(三)家务劳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校非常注重家校合作。坚持校内外相结合,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法,提升教育效果。让家长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成为学生劳动教育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协助者。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分别布置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洗碗、洗衣、扫地、整理、做家常菜、面食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生的劳动意识自我服务能力增强了,同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体会到了家长的辛苦。这些都是孩子们劳动的成果。
每逢周末假期,学生不光在劳动中体会到了不易和快乐,也积极投身到各种调查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从本质上提升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各种传统节日的调查研究,各学科的调查研究等。
三、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2-3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基地建设方面。
四、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1-5年级使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五、学校实施方案
2021-2022学年度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pdf:预览 下载
六、劳动周方案及佐证材料
2021-2022学年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劳动教育周活动方案.pdf:预览 下载
七、劳动清单
2021-2022学年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劳动教育清单.pdf:预览 下载
八、教学设计
九、成长档案
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成果展评且择优参加县市级成果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