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信息】烟台市蓬莱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道法)

日期:2022-03-21     

字号:

时间:2022年3月21日

地点:第二实验小学教室

参加人员: 道德与法治教师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活动主题:《让我自己来整理》的教学研讨

活动过程:

一、对《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进行分析与解读:

这节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的第三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本课主要针对一年级学生成长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整理习惯的缺失而编写,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整理物品的方法,培养自己整理物品的意识与习惯。本课重点是加强学生自我整理习惯的培养,学会自主、自律的生活,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义。教师则要设计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整理物品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会的事情要学着做。

2.学习整理的方法:物归原处、分类整理以及定时整理。

3. 养成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教学重点: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会的事情要学着做。学习整理的方法:物归原处、分类整理以及定时整理。

教学难点:养成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二、刘青的说课及反思

各位老师们:

《让我自己来整理》 主要包含了四个话题,小雨和他的“小伙伴”、找不到“小伙伴”了、送“小伙伴”回家、养成整理好习惯。这节课侧重培养儿童的整理能力和良好的整理习惯,帮助学生认识到“乱丢物品的危害”, 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基;旨在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小伙伴”,并学会对常用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培养整理技能,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刚刚进入小学不久的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而且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对于孩子们照顾的比较周到,所以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上课流程:

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课前先设置猜谜语环节,通过趣味猜谜语的形式,帮助学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在猜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找、感受与生活中常用物品之间的亲密关系。

接着,环节1,选用绘本故事《乱作一团》作为趣味导入,通过故事导入教学,让学生置身于趣味情境中,容易引起共鸣:如果不学会整理房间,那么房间、生活都会乱作一团。再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有没有像故事中的主角一样曾经找不到自己的“小伙伴”,找不到时你是怎么做的?进而出示学生生活中整理情况的照片,让学生进行简单交流和思考:整理物品时,哪些需要扔掉,哪些需要分类收纳,这一环节为下面有序整理方法的学习奠定了情感体验的基础。

环节2,模拟操作——“虚拟空间模拟操作”。借助小游戏“帮朵拉整理房间”,呈现儿童生活场景,并呈现对应各类生活物品,通过小组交流、集体交流、教师总结等引出“虚拟空间整理魔法”的要领,采用玩的方式但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的活动方式引出本课重点:学习物归原位、有序整理、定时整理,从而提升学生整理物品的能力,收到良好教育成效。

环节3,拓展延伸,“争当整理小超人”书包整理比赛。通过有趣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比赛,让学生把刚刚学到的整理技能学以致用,不到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很自然地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活动总结: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主体的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和习惯,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思考,紧抓学生思维过程,步步紧跟,使他们能想,愿做,乐中学,学中乐。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因此在今后教学中还要继续探索,努力钻研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让学生做一名有道德、懂感恩、学法律、懂法律、用法律的合格小公民。

四、活动照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