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年,我校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校本研修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认真学习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大力加强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习,以“新课标下如何使用信息化手段优化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为研修主题,立足课堂改革,依托教研组建设,加强培训,切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职责如下:组 长:秦立霞(校长,总体指导负责师德教育)副组长:杨金美(副校长,负责常规管理及检查等工作)于忠浩(副校长,主管班主任培训等)
组 员:徐晓红(教导主任,主管教学教研活动等) 徐向前(政教主任,主管信息化、实验教学等)
纪春成(总务主任,主管校本研修后勤工作等)
刘洁(教导副主任,主管教师培训、校本研修等)
三、确立依据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实施,拉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作为教师,不但要深入理解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新变化、新要求,准确把握新理念、新目标,更要切实把课程标准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教育理念相对陈旧,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能力较差,课堂活动单调沉闷等问题,导致课堂学习效率相对较低,很难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为引领我校教师更好的地领悟新课程标准精神,有效的更新教学理念,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日常教学,优化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学校研究决定开展《新课标下如何使用信息化手段优化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为主题的校本研修。
四、研修目标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通过校本研修,扩大教师教育教学知识面,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优化课程的实施过程,完善综合知识、素质结构,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新型教师队伍。
五、研修形式
以校本研修为载体,积极搞好教科研工作。校内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教研组主题研修活动、教研组集体备课、听评课等常规活动、读书主题研修活动、专题讲座等;校外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外出教研交流、各种培训等。
六、具体工作安排
(一)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本学年政治学习结合当前国家和省、市教育动态和时事计划相应的内容,师德规范仍将继续学习和贯彻。本学期业务学习以"核心素养"为中心,以"学习新课标,理解新教材"为重点,采取研培结合的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为了结合省信息工程2.0研修活动,本学期我校安排教学骨干教师进行业务讲座,学校要求他们根据学校要求及个人授课实践经验编写讲座材料,为引领我校教师优化今后教学的实施过程发挥引航指导作用。
(二)继续分组进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本学年采取的信息技术培训方式是任务式培训,主要采用教师自学、组织竞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都在自己的原有程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计划在5-6月在校内开展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示范课比赛,以检验教师本学年的学习成果。
(三)开展教师师徒结对互相学习活动
本学年,结合我校中年教师多,年轻教师少的实际情况,我校要求中年教师与青年教师以自愿为主互结教师帮教师徒。教导处还制定了教师师徒结对要求:每月互听4节课,课后进行反思、互评课(听课笔记中体现)。青年教师在进行各级展示课时,骨干教师应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平时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师徒结对教师要互相帮助。
(四)开展新课标培训与主题研修活动
包括怎样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和撰写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如何创设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真实情境;如何在真实情境下,通过任务或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深度学习;如何更好地使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变革等。针对以上内容进行集中培训和跟踪指导,以期达到短时高效的目的。
(五)继续开展网络研修与教研活动
为增进校际间的交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研,本学期我校继续与集团化校际联合学校开展网络教研培训活动,让教师在网络教研中汲取营养,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组织开展教研组“同课异构”活动,研究分析不同教学方法下,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六)开展师生读书活动
开展读书活动,让校园充满书声,让师生在书海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心灵的培育,智慧的启迪。
七、研修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
建立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负责抓、教导处具体抓的校本研修管理网络,及时落实,统筹安排,统一协调,有序开展。
(二)定期开展研修
将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奠定教师专业成长的扎实根基,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教育日记、教学案例、教育论文等,并开展相应的评比活动。
招远市魁星路中学
2022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