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课和各科作业的布置与评改情况的检查是教学常规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通过常规检查来规范老师的教学行为。
一、备课检查制度
1.根据教学进度,要求提前一周备课,杜绝过度超前或滞后备课及不备课上课情况,杜绝雷同教案等。
2.学校教务处对教师备课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主要检查教案书写的规范情况(环节齐备、内容详细)、篇目数量,并将检查主要情况记录在册,列入考核,有问题及时反馈,当天整改。
二、作业检查制度
(一)作业布置要求
1.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布置作业。作业布置作到有针对性、系统性、多样性、层次性(分必做和选做)。
2.教师在完成相应的习题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习题,并在课堂教学中做好作业的指导。
3.作业难度要适当,严格控制作业量,作到一、二年级无回家书面作业,三,四五年级回家书面作业控制在一小时内。
4.学生簿本封面作到名称完整,作业格式规范、统一;引导学生保持簿本整洁、字迹端正,按时交作业。
(二)作业批改要求:
1.批改及时,作文本批阅不超过一周,其他作业隔天完成完成批阅。
2.批改规范,教研组统一批阅符号,注明批阅的日期。成绩实行等级制。
3.批改方式:面批、统一批阅。
4.订正:批阅后两天内,所有学生完成订正;教师及时批阅学生的订正。
5.统计记录:对每次作业情况做好汇总,重点掌握学习困难学生的作业情况,加强指导。
(三)检查形式:教务处每个月对各科作业的布置与评改情况集中检查一次,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随意抽查1—2次,以杜绝布置批改作业的随意性和不负责现象。
(四)检查评分标准
1.实交作业本数。(缺一本扣1分)
2.布置作业次数。(少一次扣2分,作文扣5分)
3.学生纠错情况。(一人次扣1分)
4.教师批改不及时。(发现一处扣1分)
5.学生作业潦草、格式不合要求。(一人次扣1分)
6.教师批改日期不清楚或无批改日期。(每次扣1分)
第十二小学
2022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