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度学科教学大比武活动实施方案

日期:2021-09-07     

字号:


为进一步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搭建教师教学技能交流平台,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教学氛围,提升我校课堂教学水平,按照《2021-2022学年度烟台市教师全员教学大比武活动方案》《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2022学年度中小学学科教学大比武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开展我校教学大比武活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打造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学大比武活动在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激励作用,搭建“人人参与、人人学习、人人提升”的专业成长平台,大力推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命题等方面的水平能力。

二、组织领导

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维护比赛的公平公正,特成立开发区三中教学大比武活动领导小组和学校评审委员会,统筹推进活动开展。

组  长:王友成

副组长:刘国强、王永辉

成  员:高文华 宋雪峰 吕冬梅 朱爱静 路丽娟 蔡太功 王淼 孙志刚 顾媛媛 王永新 各学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及学科骨干教师

三、参赛对象

全体道法、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学科现任在编在岗教师。

四、流程安排

1.比赛时间:2021年10月25日——11月5日。

2.组织形式: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进行,活动共分以下两项,按照比例取两项比赛总和,以全体参赛教师的成绩高低进行全校排名。

(1)采用说课与空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侧重于教学过程设计。无需制作课件,说课时间为15分钟,说课教师必须脱稿。

具体比赛配档如下:

学科

比赛时间

参赛教师名单

人数

语文

10月25日13:30-16:30

杨涵、赵作梅、张玉会、王淼、连兆华、庞伟、辛晓伟、路丽娟、纪明辉、吴婷、胡欣羽

11人

数学

10月26日13:30-16:30

孙丽清、曲永伟、崔玉梅、杨秀燕、顾媛媛、刘汝璐、常晓丽、于海娇、蔡太功、赵颖、李青、刘国强

12人

英语

10月27日13:30-16:30

张秩宁、尹华霞、周玲玉、朱秀艳、刘英、王永新、王丽、李炎、朱爱静、唐奎功

10人

理化

10月28日

袁晓洁、宋雪峰、李伟、李淑萍、高文华、吕豆豆、隋向明、梁丽凤

8人

史政

11月1日13:30-16:30

李亚钦、李振栋、谭伟杰、王永辉、鹿小沛、朱学璞、孙志刚

7人

生地

11月2日13:30-16:30

杜彩霞、李媛媛、钱为君、吕冬梅、陈晓艳、王燕

6人

音体美信息综合实践

11月3日13:30-16:30

赵宁宁、李淑芳、孙梦、梁凯杰、李信海、潘小媛、岳文豪、魏家盛、宋明杰、姜鉴升、王传成、付晓彤、张燕妮

13人

(2)比赛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同时结合日常备课(教学设计)、作业批改、听课笔记等教学常规内容,科学、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价。

3.评选地点:录播教室

4.评分办法:学校评审委员会评委制订参赛教师观摩制度,既相互学习,又对评审进行监督。评审委员会负责制订评价办法和评价标准。比赛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分值90分),同时结合日常备课、作业批改、听课笔记等教学常规内容,科学、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价,其中语数外理化学科取日常备课、作业批改、听课笔记三项总分10分进行折算,其余学科取日常备课、听课笔记二项总分10分进行折算。比赛成绩取课堂教学说课和教学常规两项之和。

5.结果公布及使用:根据学科教师总数和学校实际,确定具体奖项,按照3:4:3的比例(四舍五入),确定校级一、二、三等奖人选,作为参加区级比赛依据。为鼓励教师参赛积极性,学校将教师参赛情况以及参赛成绩纳入教师专业化发展考核。不参加评比的教师成绩记为0分。

6.学校于11月10日前,上报全体参赛教师的真实成绩(上报格式见附件5),其中音体美优质课参赛名单及具体要求以文体中心通知为准。

7.学校将本校学科素养好,授课能力强的教师选拔推荐上来,并留存好大比武活动所有资料,存档备查。

五、其他事宜

1.教师的参与情况、授课情况、评选结果等,根据我校考核方案的规定,纳入教研组年终考核。

2.每位教师只允许参赛1个学科。

3.参加区级学科教学大比武的推荐人选,届时将依据区级参赛条件及要求进行最终调整确定。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区级比赛的,按照校级比赛成绩进行递补。

4.2019年以来,参加过教研室组织的市级及以上学科大比武及学科类优质课的教师,不推荐参加本学年度区级及以上学科大比武及学科类优质课评选。

5.未尽事宜,届时由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以具体通知为准。


附件1:开发区三中教学大比武优质课评选操作规程

附件2:开发区三中教学大比武优质课评选细则

附件3:开发区三中教学大比武优质课评价标准

附件4:开发区三中教学大比武参评人员推荐汇总表

附件5:开发区三中各学科教学大比武结果  

2021年10月15日


附件1:

开发区三中教学大比武优质课评选操作规程


本次校级教学大比武评选,根据成绩选拔优秀教师代表学校参加区级教学大比武优质课评选。具体规程如下:

1.由评选领导小组确定各学科评委,每科评委由5名人员组成,待比赛当天上午7:00前在三中疫情防控培训群通知参评评委,评选接到任务后,马上协调级部主任完成调课,按时参加校级评选工作,无故不参加评选工作的评委和在评选工作中有弄虚作假现象的评委,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考核中扣10分,并进行全校通报。各学科选取的课题须报评选领导小组,统一公布。校级评前一天下午5:00公布说课课题,比赛地点录播教室,比赛全程录像。

2.各学科参赛选手根据日程安排,按照时间到达录播教室比赛,过时不到,视为自动放弃。

3.评选组长组织教师抓阄,产生本学科说课序号及说课课题。说课教师根据序号,评选组长登记相关信息后,开始比赛。

4.按照抓阄的序号进行说讲,序号不进行变动,参赛选手只出示序号,不出现其他任何信息。

5.所有学科结束后,经评选小组核算,最后按分数从高到低并分学科进行公布成绩,并上报教研室。

6.评委由至少2名中层干部和多名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评委由领导小组确定。

7.本人说、讲结束后,可以观摩其他教师说、讲,但必须遵守现场纪律,不得随意出入评选现场,不得私传信息,不得干扰评委工作,不得发表不负责的言论,违规者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扣除考核分10分。

8.评委现场亮分,现场核分,核算结果现场公布,原始材料报评选领导小组处保存。

9.待所有学科评选结束后,教务处统一发简报,公布评选结果。如果出现相同分数,以教龄多者排序在先,若以上两者都相同以年龄长者排序在先。

10.比赛结束后一天内,教研组长负责将教师说讲课稿(纸质稿)、照片(纸质稿)、评分表(纸质稿)、大比武结果(电子稿)、推荐汇总表(电子稿)上报教务处。



附件2 :

开发区三中教学大比武优质课评选细则

为保证本次校内教学大比武优质课评选的顺利进行,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现对此次评选做以下规定:

一、成立中小学教学大比武优质课评选领导小组。组长:王友成,副组长:刘国强、王永辉,成员:学校中层干部、各学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

二、领导小组确定各学科评委,评委原则上由领导小组成员、以及学校优秀骨干教师组成,评委原则上由5名人员组成,评委名单比赛当日确定,不提前通知。

三、各考核小组长负责本学科的具体组织工作,要严格按评选规程操作,如有特殊情况需改变规程的,须经评选领导小组同意。

四、教务处组织各学科组提前准备学科说课课题以及评分标准,各考核组长提前发放给每位评委,评委成员要按照评选标准,公平、公正给每一位参赛选手打分,各项评分,评委要签署自己的姓名。

五、评委打分要拉开差距,不准出现雷同分数,分差至少为0.5分。非专业评委打分的上限与下限的差一般不超过参评人数(如参评人数为10人,分值范围可以设定为85—95分),其中不能脱稿教师在核算总成绩后直接扣除5分。

六、参赛选手说、讲时间严禁超时,按照规定由考核小组组长负责计时,超过说、讲时间者评委有权终止说、讲。

七、评委要严格按照评选时间与要求到岗,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不得搞私下交易,暗箱操作,搞不正当之风,违者严肃查处。

八、计分办法:专业评委(学科老师)分数占60%,其它评委占40%。

附件3:

开发区三中教学大比武说讲课评价标准

学科:                          说讲教师序号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及要求

评价等级和分值

得分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教材分析

(20)

1.符合新课标要求和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2. 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了解学生。

3.教学目标表述准确,体现德育目标。

4. 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并有效地进行处理。

≥15≤20

≥10<15

≥5<10

<5


教法

呈现

(15)

5.教法是否合理、实用与有效,是否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6.采取的教学策略手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

≥12≤15

≥8<12

≥5<8

<5


教学

过程

(50)

7.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富有创新性和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0);

≥8≤10

≥5<8

≥3<5

<3


8.教学过程主线清晰,四环节课堂教学环环相扣,体现重难点的突破方法,有完成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10)。

≥8≤10

≥5<8

≥3<5

<3


9.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体现教学过程评价,落实教学评一致(10);

≥8≤10

≥5<8

≥3<5

<3


10.教学过程与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0);

≥8≤10

≥5<8

≥3<5

<3


11.将三维教学目标和谐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突出学科德育功能(10)

≥8≤10

≥5<8

≥3<5

<3


教学

素养

(15)

12.教学思维逻辑性强,调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体现信息技术的融合。

13.不能脱稿的直接扣除5分

≥12≤15

≥8<12

≥5<8

<5


综合

评定

评价总分:


时间:                          评委签名: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