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烟台市福山区东厅中学,专职劳动教育教师0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4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处。
1.课程开课情况。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初一至初四年级每周1课时。学校以课堂教育为主,辅助课外教育。形式有: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者服务、生产劳动。
2.基地建立情况。学校设有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处,占地面积300平方,学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劳动教育,结合当地农业结构特征,校内基地以种植蔬菜、农作物为主,着力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劳动技能。
3.经费投入情况。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0万元。
4.选用教材情况。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四个年级均使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5.学校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市、区等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在各年级开展劳动教育,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制度,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掌握初步的劳动技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提高劳动素养,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 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一、指导原则
(一)育人为本。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引导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和社会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掌握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崇尚劳动,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
(二)因校制宜。根据学校实际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将劳动教育落地落实,让学生面对真实的生活,亲历劳动过程,以劳明理,以劳强技。
(三)融合实施。将学生的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和社会劳动有机结合,合理安排课内外、校内外劳动时间,将劳动教育内容与德智体美相融合,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二、实施途径
(一)发挥劳动教育课的引领指导作用。落实劳动教育课时制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主要用于劳动方案策划、劳动知识学习、技能方法讲解等,以此引领各年级学生顺利完成劳动教育清单,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劳动技能、形成劳动习惯、淬炼劳动品质。
(二)在课外校外活动中恰当安排基本的劳动清单内容。将劳动教育清单与学生的个人日常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结合特殊节庆活动,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
(三)建立家校社协同机制。在劳动教育制度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的支持作用。结合劳动清单的内容和目标,可以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引导家长树立劳动教育理念,争取家长支持,共同落实学生劳动教育清单制度,积极为孩子创造劳动实践机会,督促孩子养成劳动习惯。协调、动员社会相关机构,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推进措施
(一)科学设计劳动清单。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结合不同阶段学生身心特点和劳动能力,系统科学全面地设计劳动教育清单。清单内容要体现学生年龄的差异性、学段的渐进性和技能的梯度性。要积极探索,以多种形式创新劳动教育清单内容、实施举措、评价方法等,切实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应有作用。在组织实施时,要高度关注学生劳动安全,制订必要的劳动活动安全预案,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二)利用好校内劳动基地和现有资源。要立足现有条件,开发校内“种植园”“养殖区”等劳动实践基地,要统筹校园区域劳动教育资源,抓住劳动契机,满足学生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为开展劳动教育创造必要条件。为学校劳动周的实施及劳动教育清单任务的落实提供条件保障。
(三)完善评价体系。各年级结合劳动清单内容定期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将学生劳动知识学习和参加劳动实践、成果展示的情况真实客观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对在竞赛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跟踪培养,引导参加福山区和烟台市劳动教育成果展,使他们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成为闪亮的星。
6.劳动周方案及佐证材料(提供照片等)。
劳动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是生活的基础,是幸福的源泉,也是每个人走向成功和辉煌的惟一途径。为了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将“劳动最光荣”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活动主题:我为校园添光彩
三、活动时间:每月第一周
四、活动内容
(一)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在班级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专栏等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开展一些有关劳动的活动,如开展 “每天一分钟整理”,“整理身边小环境”,“养出最美的花”等活动。同时班上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班会;评选“班级劳动之星”,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二)创设学校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1、政体处负责组织校园卫生的清理和打扫。每个班级要按学校所划定清洁区坚持每天两扫两洒。在规定时间打扫好班级及清洁区卫生。政体处及学生负责检查和公布检查的结果。
2、周二下午第四节全校大扫除。班级认真彻底打扫班级及清洁区卫生。值周班级派人协助学校办公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处工作人员打扫任务比较繁重的学校卫生区域。学校检查结果将作为班级卫生评比和期末评选先进班集体的重要依据。
3、组织好周末期间的校园卫生打扫工作。并要有相应的制度做保证。
4、劳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校园特殊场所如宿舍、食堂及厕所等处的卫生打扫工作。
5、对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校区及绿化区进行除草数次。绿化区的月季花需要施肥、浇水、修剪,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全部由学生承担。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拔草、除虫浇水、修剪等工作。
6、在校内活动中嵌入劳动教育。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设立食堂帮厨、校园绿化等勤工助学岗,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把学校草地、花坛、食堂、餐厅、文体设施等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的场所,明确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学校日常管理、清洁卫生事务,参与校园绿化管理、文体设施清洁、食堂餐厅保洁、餐具清洗等。
五、劳动评价
1.政教处根据各班级的表现评选出优秀班级,各班级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出优秀劳动小能手,并进行颁奖,树立榜样。
2.学生针对自己对学校添光彩的程度,写出劳动感受与同学分享,对优秀的感受张贴在校宣传栏内与全校师生分享。
3.将学生劳动表现情况纳入成长档案。
7.劳动清单。
初中劳动教育任务清单
现阶段我国劳动教育的现状堪忧,学生在学校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中学生体质弱、行动懒、动手能力差、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使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现制定劳动教育任务清单如下:
一、 遵循规律,根据学段设置内容
清单设计把握好三个原则:根据不同劳动教育内容,设计不同场域;根据学 生发展需求,设计不同任务;根据育人一体化原则,注重不同年级任务的衔接。在内容上、要求上避免简单重复,体现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发展。在内容设置上高度关注安全要求,不得让学生参与具有危险性,或需专业人员、专业器械操作的劳动项目。不同年级不同劳动清单,聚焦日常生活、生产和服务性劳动,根据相应场域特性、需求状况、衔接要求主要由家庭项目篇、学校项目篇等构成。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清单制定要考虑各学段之间的衔接,
二、加强谋划,清晰呈现推进安排
以学期为单位,对劳动教育进行初步整体设计和规划;通过初一至初三学段的清单设置,清晰呈现基本目标、课时安排、主要劳动实践活动等内容,指导学校劳动教育的有序开展。
三、因地制宜,扎实推进
劳动教育清单设置根据本校的资源、基础,创造孩子适合学、大胆做、有智慧的劳动机会,不过分追求规模化、高科技,避免造成未劳动先浪费的现象。
各学段劳动清单
初一级部
家务劳动:
1.自己洗头、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2.自己刷鞋。
3.尝试学习烹饪,做简单的饭菜,做饭前列出食物清单等。做好厨房帮手。
学校劳动
1.合作完成班级值日及卫生区的清扫任务。扫地、拖地等
2.清理洗手间、厕所。
社会劳动
参与一次慰问老人义工服务活动
初二级部
家务劳动:
1. 每月洗一次枕巾、床单。
2. 每月整理一次厨房调味品。
3. 会清理冰箱、清理炉台和烤箱。
4. 整理衣橱,保持个人衣着整洁,手洗简单衣物。
学校劳动
1.打扫花坛树叶
2.垃圾变废为宝
社会劳动
参与一次清扫社区卫生义工服务活动
初三级部
家务劳动:
1.做一周家庭记账员。
2.每周为父母做一顿可口饭菜。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自行购物等。
3.学习使用洗衣机、吸尘器、电饭煲等家用电器。
4.更换床单、被罩、枕套等个人床品。保持卧室整洁,定期打扫。
学校劳动
1.修理草坪
2.合作完成一次班级文化墙设计
社会劳动
进行一次超市服务业等职业体验
初四级部
1.每月独立为家人做一次三菜一汤一饭的正餐。
2.会读水表、电表、煤气表数并计算耗费,做好“当家”人。
3.管理一个月的家庭开支,结束后做数据分析,给出建议。
学校劳动
1. 每学期体验一次图书管理。
2. 在学校主动参与一次校内各类小志愿者服务。
社会劳动
参与一次身边人的职业体验服务活动
8. 教学设计。
《魅力橡皮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独特的橡皮章文化,掌握橡皮章的雕刻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评价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橡皮章雕刻技术及中国文化的情感。感受劳动过程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零距离”地、有意识地参与劳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橡皮章雕刻技术的掌握。
难点:雕刻橡皮章的用刀技巧。
三、活动准备:
为学生准备好橡皮砖,描图纸,铅笔,笔刀,印泥等材料和工具,制作课件等。
四、活动方法
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整个课堂采用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展示评价等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明白,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
五、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激趣导课
导入:欢迎大家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堂。
老师通过已经雕刻好的橡皮章,设计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引出橡皮章的概念。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介绍,了解橡皮章的特点、历史及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然后再通过仔细观察,知道了这节课我们要学的是阳刻橡皮章。
(二)、观看操作 动手实践:
1、通过引导,告诉学生刻制橡皮章所需材料和工具。
所需材料:雕刻橡皮砖、纸样、描图纸、铅笔、印泥、
所需工具:笔刀
2、观看雕刻橡皮章流程
老师过渡:有了这些工具,如何进行操作呢?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你手里的橡皮章,小组探究讨论雕刻橡皮章的过程。
然后老师播放橡皮章制作视频,之后师生共同总结出雕刻橡皮章流程:
(1)、确定图案;
(2)、细心描图;
(3)、转印图案;
(4)、开始刻制;
(5)、刻制完成;
(6)、试印图章。
老师提示:大家注意,刻章时最好转动橡皮,这样雕刻省时又省力。
(三)亲手雕刻橡皮章。
小组活动:放飞创意 点亮梦想
各小组首先确定活动主题,再进行分工合作。最后,组长选出自己小组最好的作品参加展评,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技艺奖、最佳合作奖和最佳解说奖。
在做之前,让学生先来看一下雕刻要点和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1 学会分工合作。
2 注意安全,卫生。
3 努力做到主题突出,形象逼真。
4 小组长上台展示作品,并讲寓意。
看完之后,学生开始手工活动,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相互学习。
这期间,老师可以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评 体验成功
小组代表上台详解作品的名称寓意,小组间互评讨论,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技艺奖,最佳合作奖和最佳解说奖。教师结合学生的制作过程和作品,鼓励学生以后再做出更好的橡皮章。
老师:1组同学展示作品。
学生:组长上台展示并讲解。
老师:2组
……….
老师公布结果。
六、拓展延伸 继续探究:
1、橡皮章雕刻好后,可以保存在塑料容器里吗?这是关于橡皮章的小知识,学生应该拓宽知识面,知道橡皮章如果和塑料容器放在一起的话,橡皮章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应该用纸巾包住,放在阴凉的地方,或放在纸盒和铁盒里。
2、回家后利用工具家人设计一枚专属的橡皮章,感恩家人。
9.成长档案。(建立完善学生劳动教育成长档案相关的佐证材料,可附照片)
各年级结合劳动清单内容定期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将学生劳动知识学习和参加劳动实践、成果展示的情况真实客观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对在竞赛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跟踪培养,引导参加福山区和烟台市劳动教育成果展,使他们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成为闪亮的星。
10.学校成果展。
学校每年组织学生通过校级竞赛,甄选优秀作品参加区级劳动教育成果展,都被选拔参加烟台市劳动教育成果展,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