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金城镇中心小学2021—2022学年学校工作计划
2021年,在莱州市教育和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市局教育教学会议精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发展全面、学有特长”为目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推动学校实现新发展。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加强政治建设统领。党建引领,创建党建品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市教育和体育局的统一领导下,融合学校工作,创新党建活动方式,打造过硬党支部,倾心打造“红心向党树师风,立德树人促学风”党建创新项目品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教师涵养师德、精心育人,争做“四有”好老师。
2.持之以恒正风肃。加强学校领导干部、党员廉洁自律教育,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公务接待、职务消费等有关规定,严格党员干部婚丧嫁娶报告备案制度等。严格落实工程招标、食堂大宗物品采购、教辅资料征订等方面制度与规范。保证全体教职工年内不发生任何违法、违纪案例。
二、抓牢教师专业队伍
根据市局提出的“夯实一项基础,抓好四个层面,守住一条底线”的工作思路,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3.一条底线——筑牢师德师风
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继续实施文化涵养师德提升工作、“亮诺、践诺、评诺”行动,以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为动力,建设优良教风。我们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守教育初心使命,将党建与师德等工作深度融合,在师德建设中培育学校精神,努力挖掘本校教师中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树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营造践行学校精神的浓厚氛围。
4.一项基础——掌握两笔两画(话)一技术
通过展、赛、比的方式营造大练两笔两画(话)一技术的氛围,提高老师们练习基本功(字、画、话、技)的积极性,夯实教师专业技能。借助青年教师联盟“向阳俱乐部”和教学大比武活动夯实教师的基本素养,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师心、师才和师艺等教师素养能力。
5.五种方式——锻造不同教师群体
搭建差异发展平台,多层次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以师徒结对共进、青年教师联盟“向阳俱乐部”为抓手,“经纬式”培养青年教师;以深入课堂、当堂检测等形式,“督查式”指导薄弱教师成长;以承担公开教学、传帮带等任务为手段,“平台式”锻造骨干教师;以优秀班主任为引领,“辐射式”打造班主任团队;以系统规划“梯次式”培训教研组长,修订完善“教研活动内容及要求”,积极开展即时教研、日常教研和跨年级主题教研,提高教研实效.
6.打造青年教师团队。成立我校青年教师联盟——向阳俱乐部。自发组织各种活动,如:基本功展评、美文分享茶话会、放松郊游、社会公益活动、磨课赛课、相约读书、小课题研究等,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提高成长。
三、狠抓学校安保稳定
7.修订安全制度。进一步梳理和规范一些重要且需要严格落实的安全制度,主要有:一岗双责制度、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通用版)、隔离演练流程、应急疏散注意事项、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制度等。实施一岗双责制度,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职责和责任追究制度。
8.落实安全责任。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逐级压实安全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继续强化学校安全基层基础工作,重点抓好交通、消防、食品、安保、防溺水、防欺凌、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安全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值日,谁担责”的原则。做好门卫安全保卫工作,严格落实校园封闭管理制度,把好校园入口关。严格执行人员出入、查验、登记、测温等制度,严防陌生人进入校园,加大校园巡逻及护导制度,确保安全稳定。规范校车服务管理工作,保障校车安全运行。
9.加强安全教育。开展好“交通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防溺水安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等系列活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护能力。落实全体教职工安全培训和重点岗位干部职工强化培训,提高安全工作管理水平。规范和完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迅速反应、科学应对,妥善处置安全突发事件。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绘制护导岗位图示,明确护导人员责任,确保护导有效,提高演练的安全性。提升学校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应急行为习惯。做好学生平安保险、医疗保险和校方责任保险及学校财产保险投保、理赔工作,防范和化解各类安全事故风险,保障师生切身利益。
10.强化安全检查。协调各处室每月认真组织一次校舍、用电、消防、交通与校车、食堂设施与食品、防溺水及活动安全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配齐专职安保人员、安保器械和监控设备,强化校园封闭管理,打造“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校园安保防控体系。经常性开展学校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加大隐患整改落实力度。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交通、用电、消防、饮食、安保、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专项检查。不定期检查领导陪餐制度、周食谱制度、食堂开放日制度、大宗原料集中定点采购制度的落实情况,进一步规范采购、索证、验货、存贮、清洗、消毒、加工、配餐手续和程序,提高工作标准,保证饮食安全。做好校舍和室外设施定期维护、抗震鉴定和日常排查工作,健全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教师值班护导,针对学校组织运动会、艺术月、集会等大型活动,制定严密的应急预案,避免造成伤害事故。配合有关部门加强乘车安全教育和规范照管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规范学生乘车秩序和教师照管行为;加强校车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师生自救自护能力。排查摸清全体学生上下学方式,与学生家长签订“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承诺书”,教育引导学生和家长拒绝乘坐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上下学,鼓励师生和家长对非法车辆接送学生等现象进行举报,强化交通安全教育,全力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四、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11. 坚持立德树人,多方协同育人
以抓好习惯养成教育为目的,培养优良学风。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学科教学、主题班会、社团活动为载体,通过“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加强学生的良好习性养成教育,培养宽厚包容、健康文雅、勤奋向上、自主合作的良好学风。第一,坚持德育为先。 先立人后立学,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牢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推进理想信念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老师、爱他人、爱自己的美好情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二,有序推进活动育人。加强德育活动序列化设计,深入推进“月月有主题,人人都参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组织开展好开学典礼、入队仪式、传统节日、学生社团等活动。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教育,开展好“小脚丫丈量金城,大课堂筑梦成长”为主题的系列实践德育特色活动,依托各类基地资源,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和争章评价。第三,坚持抓好学生习性养成教育。研究改进班级常规工作和学生各项常规管理评价办法。继续开展好“最美楼道、最美就餐班级、校园弯弯腰小天使”等常规评选,以评价激励促习性养成。第四,深入推进协同育人。加强家校共育,宣传落实好《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在上学期三级家委会建设的基础上,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家长会,深入推进家长进课堂、家庭教育讲座、“高质量陪伴孩子读书”等活动。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及有网瘾学生,开展好定期家访、谈心等工作。
12. 培养学科素养,提升综合素质
一是借助读书活动,提升阅读素养
落实《烟台市中小学语文单元拓展整合阅读工程规划方案(2019—2022)》,借助《基于小学语言语单元拓展阅读的学校评价研究》省课题的研究平台,继续办好十月母语活动月和母语节活动,加强主题单元“四课型”教学,落实“一拓一”“一拓三”单元拓展阅读,将“一起读书吧”和“我是善读者”活动常态化,不断提高学生母语素养。让校级读书活动突出实效、体现价值,以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方式彰显读书的魅力,重点为:“一新一深”开展好“一起读书吧”,一新是形式求新,一深是内容求深,即人员选择要科学,组织形式要灵活,活动内容要丰富,亲子阅读要深入;其次是“五彩缤纷”开展好“我是善读者”,从一个人推荐到几个人合力推荐,从介绍图书的内容大概到演一演其中的精彩故事,评一评喜欢的人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组织活动。
二是培养数学思维,形成计算技能
通过听推门课、研究课等多种形式,将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剖析并解决,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点培养数学思维,形成计算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说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及思考能力,坚持课堂上口算天天练,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和技巧,通过教研组每两周一小测,学校不定时组织抽测,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三是抓实英语学科,培养听说能力
英语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而其中的听、说领先。重点通过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听说活动、课外材料补充听说能力、组织竞赛提高师生的听说意识三种途径来抓好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是开展多样活动,提高科学素养
要开足开齐科学课,尤其是保证科学实验课的有效开展,给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阵地。注重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通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等活动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和创新精神,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是开齐开好课程,提高学科素养
要通过级部和教学管理中心及时抽查和督查的方式使所有学科课程开足开齐开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学科素养。
13.加强体育锻炼,练好身体素质
深入推进“1+1+N”体育教学工程,做好“三抓”,即一抓体育课堂常规,上好体育课;二抓学生常规,加强体育课学生习性养成培养;三抓大课间活动,学期内将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作为重点,合力编制校园篮球操,体现体育篮球特色。
14.加强美育教育,强化艺术素养
加强社团建设,寻求社团的新亮点和发展点,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全面开展线描、泥塑、剪纸、贝壳拼装、书法以及舞蹈、合唱、鼓乐、竖笛等社团活动。全面开展艺术活动,将每年的校园艺术节、合唱节、母语节、庆六一、新年联欢等活动作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平台,使每名学生掌握1—2项艺术技能,人人参与,以美育人。
15.加强劳动教育,掌握劳动技术
根据“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指导精神,因地制宜,工会、学生与教学中心三部门联合,构建以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公益劳动为主要内容的“美好生活”课程体系,以此作为“333”生命成长课程体系的补充。实施中分年级确定劳动清单,通过争分评星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素养。
16.加强综合实践教育。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实施和评价,确保课程实施质量。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将综合实践活动与主题课程开发有机结合,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打造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织“美好生活之一米田园”综合实践专题会议,围绕种植时令作物,开展一系列的农田体验活动。筹备六一多彩实践节活动,将采用作品展、义卖活动、素养展示等形式。
17.加强教科研工作。践行“科研兴校,科研兴教”,让我们每位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以科研的目光,用行动研究来让自己的工作充满职业的幸福。做好“十四五”课题申报工作。将以课题拉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主要以语文课题为突破,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课程,进一步优化学校的“333生命成长课程体系”,使更多的学生在课程建设中得到更好的成长。
18. 丰厚课程内涵。着力加强三项课程课程建设:一是研发“雏鹰争章”课程。将学生的习性养成教育纳入雏鹰争章达标课程,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二是开展“童心阅读”课程。借助单元拓展阅读绿色评价课程,以主题式师本阅读带动生本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获取美的教育。三是实施“美好生活”课程。校内开辟“一米田园”劳动角,上好“知农识、做农事、尝农艰”的劳动课程,校外开展“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提高劳动意识,提高劳动能力,体验劳动乐趣。
19.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强化“烟台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应用。
五、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20. 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管理好校园环境,平日里加强对树木、花草的栽培与管理,着力保持好良好的育人环境。
2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学校特色重点更新校园的贝壳墙,将阅读成果外化对,贝壳墙构思与阅读结合,做到让每一面墙都说话,每道风景都育人。
22.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在保证“班班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探索改进网络传输和设备更新换代,确保信息化建设跟上时代步伐。年内准备积极争取仪器站支持,更新部分教师机。
23.做好工会工作。依法完善教代会制度,按时换届,发挥教代会职能作用,推行校务公开,推进学校民主建设。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加强教工之家阵地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维护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落实好爱心工程,抓好困难职工帮扶解困工作。
24.做好卫生健康工作。落实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做好学校新冠疫情防控、常见病、传染病、突发疾病防治防控及预防接种工作。切实做好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做好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5.加强学籍管理工作。修订学籍管理办法,规范学籍管理。
26.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精准落实资助政策,抓好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通过党组织活动,进行多帮一结对帮扶。抓好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审核、发放等关键环节,扩大薄弱学校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
27.创新教育信息宣传工作。从改变组织成员、改变宣传理念、理顺关系、改变表扬顺序四个层面创新学校教育信息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宣传工作,畅通新闻宣传渠道,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家长微信群、qq群等自媒体加强学校工作的宣传,扩大学校在莱州教育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引导全社会重视教育,支持教育。
28.抓好计划生育和妇女工作。一是二胎生育到了高峰阶段,要把好关;二是想尽一切办法清理空挂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