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时政专题 > 有效专题 > 烟台口岸信息 > 政策法规

港前申报 到港自动放行 黄岛海关“411”模式提升物流效能

发布日期:2018-11-13 访问次数:   字号:[ ]


上海佳农香蕉实业有限公司2个集装箱新鲜水果刚一到港,青岛海关隶属黄岛海关就对货物实施了自动放行,集装箱车未经停留即从青岛前湾港区发运至企业所在地。“之前,企业进口货物需到港后再申报,提货时间一般需到港后2个工作日。海关实行提前申报后,货物到港后自动放行,物流效率提高了至少50%。”11月2日,该公司通关部于经理向记者介绍,黄岛口岸进口水果整体通关时间只需半天到1天时间,水果新鲜度得到充分保障。

今年以来,黄岛海关立足山东地区最大进出境口岸监管现场实际,围绕去繁琐、减动作、优流程、提效能,累计细化落实压缩进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举措20余项,持续推动口岸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优化流程方面,海关缩减进出口货物直接退运核准、报关单修改撤销等业务核批4个,减少作业流转环节7个;扩大无纸化比例方面,海关大力推广单证无纸化作业,原产地证书无纸化比例达85%,舱单变更无纸化使每票舱单业务耗时从90分钟直降到5分钟;税收征管方面,海关实行进出口货物“先放后税”,联合中国人保财险、中国太平洋保险等公司开展关税保证保险试点,减轻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同时,借助机构改革契机,黄岛海关率先实现关检查验场地、人员、设备、卡口、物流和业务6个环节的整合,通关环节由12个减少为6个,并在青岛前湾港查验现场推行查验作业“411”模式,指令细化后港务部门4小时内拖箱入场、海关1小时内开箱查验、查验完毕后1小时返场,查验用时缩减10小时;货物监管“查检合一”过渡期间查验联合作业、关检融合整合申报项目也在平稳实施。

此外,青岛海关在黄岛海关开展“智慧监管”,依托新技术、新装备、新手段推动贸易便利化,在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开展先期机检试点工作,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审图与集中审像,将X光检查设备嵌入到车辆行进路线中,实现查验作业“零打扰”,在确保监管的前提下,让企业通关更便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