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公立
所在地
烟台市级
主管部门
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机构类型
医院
联系电话
0535-6597085、0535-6597010、0535-6597017
医保定点
详细地址
烟台市芝罘区幸福路39号

公共服务职能

  •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医院。面向社会提供临床医疗、康复治疗、院前急救、预防保健、健康体检等服务,承担临床科研及教学、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及业务指导、基层中医医疗卫生人员培养、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

历史沿革

1958年10月1日,在烟台市东郊金沟寨村成立“烟台专区中医学校附属医院”。

1959年春,医院门诊部由金沟寨村迁至市区北大街181号。

1960年6月,附属中医医院定名为“烟台专区中医医院”,设病床40张,成为独立单位。

1961年7月13日,医院住院部由金沟寨村迁至市区仓浦街1号。

1962年9月25日,烟台专区中医医院移交给烟台市,更名为“烟台市中医医院”。

1963年4月30日,门诊部、住院部均迁至市区繁华地段的广东街1号,房屋面积1260平方米,设病床30张。

1974年,院址迁至建德街1号,面积2534平方米,设床位60张。

1977年8月,医院门诊、病房楼工程竣工,建筑面积2040平方米。

1989年,医院新址幸福路39号的病房楼主体竣工,综合楼交付使用。

1992年5月26日,医院历时10天搬迁至幸福路39号。6月6日,新院址试开业,6月14日,举行隆重的新院落成典礼仪式。设床位200张,职工定编291人。11月,从大内科析出内一科、内二科。

1994年,病房楼二期工程竣工。同年“烟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挂牌。

1996年4月,成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同年通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评审。

2000年6月,综合办公制剂楼竣工,面积4600平方米。

2003年3月28日,医院作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正式挂牌。

2006年5月,新建门、急诊病房大楼正式竣工,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开放床位500余张,职工480余人。

2008年,医院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重点发展中医医院”。

2009年12月,病房楼改扩建工程竣工。

2013年6月14日,医院挂牌“滨州医学院烟台中医临床基地”。

2011年,新建感染疾病楼竣工,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

2012年2月28日,芝罘区市府街 45 号的“扶正堂”门诊部正式挂牌开业。

2014年3月18日,扶正堂莱山门诊部正式开业。

2014年10月17日,医院成为“墨西哥州立大学学术合作单位”。

2016年8 月,国家级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破土动工,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

2017年5月17日,芝罘区扶正堂由市府街搬迁至辛庄街。

2017年6月16日,山东省卫计委、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我院为“滨州医学院非隶属附属医院”。 

2019年6月26日上午,烟台市中医医院开发区“扶正堂”暨健康管理中心正式开诊。

2022年07月26日,医院扩建项目破土开工,当日上午举行扩建项目奠基仪式。扩建院区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166平方米。预设床位200张。

2022年8月8日,扶正堂莱山区部开始停诊,搬迁至莱山区广兴路瑜都商务宾馆斜对面100米处。

2023年2月26日,烟台市中医医院扶正堂芝罘区部由辛庄街49号搬迁至芝罘区大马路附3号。

2023年9月13日,扶正堂莱山区部由广兴路搬迁至莱山区黄海路41号。

2024年12月26日,扶正堂开发区部由泰山路搬迁至开发区长江路99号。

2025年4月9日,扶正堂莱山区二部正式开业。

诊疗项目

预防保健科 /内科;呼吸内科专业;消化内科专业;神经内科专业;心血管专业;血液内科专业;肾病学专业;内分泌专业;老年病专业 /外科:普通外科专业神经外科专业骨科专业;泌尿内科专业;免疫学专业变态反应专业;烧伤科专业;整形外科专业/妇产科;妇科专业;产科专业;计划生育专业;优生学专业; /儿科:新生儿专业;小儿传染病专业:小儿消化专业;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业(不含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神经病学专业;小儿内分泌专业;小儿遗传病专业;小儿免疫专业/眼科;小儿呼吸专业;小儿心脏病专业;小儿肾病专业;小儿血液病专业;小儿神经病学 /耳鼻咽喉科;耳科专业;鼻科专业;咽喉科专业;/口腔科;牙体牙髓病专业;口腔内科专业;牙周病专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口腔粘膜病专业;正畸专业;儿童口腔专业;口腔修复专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口腔预防保健专业 /皮肤科;皮肤病专业;性传播疾病专业 /医疗美容科: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 /肿瘤科 /急诊医学科 /康复服务对象社会床微生物学专业;临床化学检验专业;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 /病理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 /医学检验科;临床体液、血液专业、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 /医学影像科;X线诊断专业;CT诊断专业;核磁共振成像诊断专业;超声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脑电及脑血流图诊断专业;介入放射学专业;放射治疗专业/中医科内科专业;外科专业:妇产科专业;儿科专业:皮肤科专业;眼科专业;耳鼻咽喉科专业:口腔科专业;肿瘤科专业;骨伤科专业;肛肠科专业;老年病科专业:针灸科专业;推拿科专业;康复医学专业;急诊科专业;预防保健科专业/中西医结合科;血液透析室;中医预防保健中心

科室部门概况

烟台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8年,六十余年栉风沐雨,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医院。医院现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名院专家团定点医院,是全国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单位、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建设单位、国家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国家中医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医院现有总院、扩建院区(在建)两个院区,以及四个院外门诊部,并与蓬莱市中医医院、莱阳市中医医院、海阳市中医医院、长岛县中医医院、烟台大学校医院等12家医院结为区域医疗联合体。总院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9万平方米,开放床位761张。扩建院区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设置床位200张,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

医院设有行政后勤科室20个、临床医技科室72个。医院先后建成肿瘤科、脾胃病科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国家中医优势专科,中医肿瘤学、中医脾胃病学2个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颈肩腰腿痛科、儿科、肾病科、肺病科、康复科、老年病科、心病科、护理学8个省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内分泌科、风湿病科、脑病科、眼科、临床药学、重症医学科、妇科、肛肠科、急诊科、针灸科、推拿科11个市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重点专科覆盖率位居全市中医院首位。肿瘤科作为是“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牵头专科、山东中医药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山东省中医肿瘤防治专科联盟牵头单位、山东省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烟台市中医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院成功创建为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实践基地,肺病科、心病科、康复科、内分泌科、儿科、肛肠科、肾病科、治未病科、推拿科、妇科是“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成员专科。心病科是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心衰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临床研究中心,康复科是全国盆底整体康复联盟理事单位、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康复医疗联盟成员单位。医院先后引创建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国医大师刘嘉湘、张大宁、李佃贵、王新陆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王国才、孙敏工作室,全国名中医张洪春、高树中工作室,全国知名专家李领娥工作室,山东省名老中医王皓光、侯爱画工作室,齐鲁时病流派、黄煌经方流派传承工作室、齐鲁河间宣通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烟台市名中医药专家闫雪洁、杜铁民、余海源、孙丽凤传承工作室。

设备人员概况

医院拥有在岗职工1105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219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313人。拥有各类中医药高端人才近百人,其中国家级中医药师承指导老师3人、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2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3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8人、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3人、省名老中医药专家1人,省名中医药专家19人、省中医药高层次学科带头人2人、省五级师承指导老师19人、齐鲁扁仓领军人才1人、齐鲁扁仓骨干人才1人、齐鲁扁仓杰出青年人才2人、市级名老中医和名中医26人,烟台市特支专家1人。

医院还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山东省“西学中培训基地”、烟台市“乡村医生培训基地”,承担山东中医药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学、多所本专科院校临床带教以及全国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全国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山东省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生骨干师资转岗培训、烟台市乡村医生培训工作;是山东中医药学会、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主委单位,是烟台市中医药学会挂靠单位,下设妇科、肿瘤、肺病等28个分支机构,是烟台市中医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烟台市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心等17个市级质控中心挂靠单位,每年牵头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及市级中医相关质控会议数十场;是山东省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拥有制剂品种33个,涵盖颗粒剂、合剂、硬胶囊剂、丸剂(水丸)、洗剂、糖浆剂、酊剂、散剂8种剂型,可提供散剂、水丸、蜜丸、茶剂、煎膏剂、汤剂、外用膏剂等中药临方加工服务,深受患者欢迎。

医院拥有荷兰飞利浦1.5T核磁共振、聚焦超声肿瘤消融机(海扶刀)、飞利浦256层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设备(CT)等国内外先进医疗设备,其中百万级以上38台。医院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突出,可开展肿瘤微创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全程化管理、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息肉等中西医结合诊疗项目以及神外、胸外、肝胆、胃肠、泌尿、肛肠、骨伤、妇产、甲状腺乳腺等多学科现代医学诊疗,其中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等多项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近年来,医院紧盯“建设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医医院”目标,坚持“精中医、强西医、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思路,在学科发展、人才引育、项目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瞩目成绩,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医院连续6年在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获评A等级,最高排名全国第38位,全省地市级中医医院第1位。医院先后获得“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山东省精神文明单位”“山东省卫生健康工作先进集体”“烟台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