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 文字实录

2025年1月23日烟台市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政策例行吹风会文字实录

日期:2025-01-23      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

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1月23日召开烟台市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了烟台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高言进;烟台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杰;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华君,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赵向阳: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烟台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烟台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高言进先生;烟台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杰先生;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华君先生,向大家解读《烟台市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相关政策,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请高言进秘书长介绍有关情况。

烟台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高言进: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全市“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日,《烟台市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方案》对未来三年我市种业发展进行了科学谋划和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政策支撑和要素保障,也必将有力推动我市种业的高质量发展。下面,我就《方案》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出台背景   

种业是现代农业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是以习近平 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烟台地处北纬37度暖温带季风气候区,资源禀赋优越,是育繁种的黄金区位。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自主创新,强化要素保障。目前,全市拥有“烟农”系列小麦、“登海”系列玉米、“烟薯”系列甘薯等优势品种,“烟农1212”小麦最高亩产880.89公斤,“连胜276”玉米最高亩产1195.73公斤。研发苹果新品种92个、占全国的25.7%。“益生909”小型白羽肉鸡配套系是我省首个通过国家认证的小型白羽肉鸡品种,破解了种源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拥有各类种业持证企业742家,年销售额过亿元的种业企业11家,登海种业位列中国种业企业50强,8家入选首批国家种业阵型企业。2024年全市水产苗种产量突破4700亿单位,居全省首位。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25〕1号)中专门提出支持烟台打造种业创新发展高地。

二、起草过程

为发挥烟台在山东种业强省建设中“走在前、挑大梁”作用,加快打造种业强市,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18个部门,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方案》,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实施。《方案》起草过程中,重点把握了3项原则:一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立足“大种业”发展格局,统筹推进农作物、畜禽、水产等领域,以优势特色种业产业为重点,按照“N+六个1”思路,打造烟台中国“北方种谷”。二是坚持创新驱动、资源整合。加强政策机制创新,提出“揭榜挂帅”“金融创新”新模式,引导要素资源集聚,建立以市场化、商业化为主体的育种新体系。三是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强化政府顶层引导,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进“育繁推一体化、航母型、隐形冠军”种业企业加速集聚和发展壮大。

三、主要内容

《方案》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明确锚定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战略目标,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到2027年,培育特色作物新品种(系)30个、自主研发或引进水产优良品种5个,建成优势作物种子(种苗)基地10处、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5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累计达到7家,种业强市建设加快推进。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明确聚力实施五大行动,推进14项重要举措。一是实施优势种业塑强行动。建设烟台中国“北方种谷”和水产种业“北繁基地”,打造“烟台种业”品牌。二是实施科创能级提升行动。加强种源保护利用,搭建育种创新平台,强化新品种攻关,加快生物育种创新,破解种业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三是实施优良品种推广行动。加强基地建设,健全推广服务体系,提高良种覆盖率。四是实施种业企业扶优行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升金融创新力度,加强种业交流合作,激活种业“芯”动能,提高市场竞争力。五是实施种业安全筑基行动。加强种业监管和种苗防疫,守牢种子安全底线。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明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人才支撑、资金扶持、用地保障,实现政策集成、资源整合、资金聚集,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各区市政府,做好要素保障,优化服务环境,推动《方案》重点任务落地实施,聚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种业发展新高地。

最后,再次感谢社会各界和广大新闻媒体对烟台种业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赵向阳:

感谢高秘书长的全面介绍。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名称。请大家举手示意我。

中新社:

当前,国家正在全面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烟台作为种业大市,在推动种业发展上,市农业农村局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下步《方案》实施后,又将开展哪些工作来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

烟台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高言进: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决策部署,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要求,实施种业攻坚行动,截至目前,累计整合中央、省、市财政资金近4亿元,加快打造烟台中国“北方种谷”。

搭平台、建团队、强创新,优良品种影响力持续扩大。抢占科创新高地,在全省率先成立肉鸡产业技术体系,获批“小麦玉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科创平台。在国内率先攻破了紧凑型玉米杂交育种、“砧木+品种”双脱毒苗木繁育等关键核心技术。集聚合力强攻关,通过审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206个,其中5个转基因玉米品种首次通过国家审定。登海605、烟农1212连续3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益生909”是省内首个通过国家认证的小型白羽肉鸡品种,破解了种源完全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科研成果快转化,2021年以来,市农科院转让烟农1766小麦、烟金蜜苹果等新品种28个,成果转化收益2900余万元,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育龙头、延链条、创品牌,种业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培育领军企业,培育国家阵型企业2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3家,带动全市种业企业集群式发展。2024年全市种企营收超100亿元,登海种业、益生股份、民和牧业等种业企业市值近百亿元。创新链式发展,金海种业以优良品种发展订单农业,连胜种业、大成食品、仙坛股份等开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种业效益。擦亮种业品牌,围绕优势特色种业产业,集中力量开展品牌创建,打造了“登海”“莱单”“金来”“益生”等一批国家和省级著名商标。

建基地、供良种、提产量,种业产业效益持续提高。提高保供能力,建设制繁种基地20余万亩,建成展示示范基地8个,年展示品种70个以上,带动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建成国家级、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6处,实现肉鸡、肉牛、蜜蜂核心育种场零的突破。拓宽增收渠道,烟农1212连续10年24次实打亩产突破800公斤,亩均增产20公斤以上,亩均增收50元以上。自主选育的苹果新品种“烟金蜜”“馨元萃”,市场均价每斤10元以上,亩均纯收益3万元以上。加强良种推广,“烟农”系列小麦、“登海”系列玉米累计推广超20亿亩,“烟薯25”6年累计推广31个省份、推广面积2000万亩以上。“益生909”小型白羽肉鸡推广父母代近360万套、商品代约2.97亿只。

下步,市农业农村局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全力推进《方案》落地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搞好统筹、完善机制,推动重点任务落地实施。《方案》立足“大种业”发展格局,涵盖农作物、畜禽、水产多个领域,下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牵头建立烟台市种业振兴工作协调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区市,细化责任分工,明确年度目标,加强沟通协作,形成部门合力,切实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抓实项目、助力赋能,推动种业产业强势崛起。种业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下步市农业农村局将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载体、有效抓手,科学精准谋划,认真组织实施,积蓄发展动能,推动关键技术攻关、种业“拨改投”试点等重点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育强龙头、突出优势,打造种业振兴骨干力量。根据企业规模、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构建烟台特色企业矩阵,实施分类指导、精准支持。积极开展阵型企业与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种业基地“三对接”活动,引导要素资源快速集聚,做优做强一批具备集成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龙头企业。

大众日报:

烟台市现代种业创新发展意见实施以来,在种业科技创新的做法和成果有哪些?今年烟台在种业创新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烟台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杰:

《关于加快推进烟台市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以来,市科技局立足部门职能,聚力种质创新、平台搭建和科技合作等3个环节,为全市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种业技术攻关方面,三年以来,围绕大宗农作物、绿色果蔬、畜禽良种、水产养殖等领域,共争取实施省市种业科技创新项目42项,资金1.05亿元,其中争取省农业良种项目22项,获批经费9689万元。全市共培育省级科技领军(隐形冠军)种业企业11家,超过全省总数的1/5。通过持续地开展种业科技攻关,全市在小麦、玉米、苹果、大樱桃、鲆鲽鱼类等领域先后审定、登记新品种(新品系)68个,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其中“烟薯25新品种选育”获得202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种业科创平台建设方面,在玉米、海藻与海参、海水鱼等领域布局建设了市级以上种业科创平台16家,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3家,市级科创平台11家。比如,明波水产省技术创新中心在国内首家突破斑石鲷苗种开发,通过现代育种技术培育“云龙石斑鱼”和“鳎优1号”半滑舌鳎新品种。烟台农科院依托市重点实验室选育的“烟金蜜”苹果新品种品种权转化金额达到668万元。

种业科技合作方面,围绕大宗作物育种和海洋渔业育种等领域,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强化国内外产学研合作育种。国际方面,与俄罗斯、格鲁吉亚等专家建设2家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国内方面,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所等30余所高校院所开展科技合作,共获批省级乡村提振项目29项、获批资金6059万元,构建了从育种到种养殖再到后端深加工全链条技术支撑,有效推动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下步,市科技局将持续聚焦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强化与农业、海渔、林业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一手抓种业关键技术攻关,一手抓创新要素集聚,着力为种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在种业技术攻关方面,将聚焦小麦、玉米、苹果、白羽肉鸡以及深海渔业养殖等优势领域,依托中国农大、黄海水产所等高校院所,全力争取承担实施国家级、省级创新项目;组织实施好市级重大创新工程“沃土良种”计划,与省里的良种培育工程做好衔接,力争再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新品种、新品系。在种业要素支撑方面,继续在科创平台搭建、科技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科技特派员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为全市良种培育提供更多更坚实的科技要素保障。

大小新闻:

烟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水产苗种供应基地,近年来烟台市推动水产种业发展取得哪些成效,下步有哪些工作措施?

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孙华君:

近年来,烟台按照装备工程化、技术精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智能化要求,大力实施水产种业提升行动,聚力打造中国水产种业烟台“北繁基地”。2024年,全市水产苗种产量突破4700亿单位,居全省首位。其中,刺参苗种产量占全国40%,贝类苗种产量占全国10%。建成34处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其中,国家级6处。拥有中国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4家,占全国1/5;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3处,占全国1/6;山东省水产种业领军企业10家,占全省1/3;国家级水产新品种24个,约占全国海水新品种1/6。全国首批10大特色水产种质资源山东省获批2个,均出自烟台。

下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将深入贯彻落实《烟台市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坚持自主创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进一步增强烟台市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力争到2027年,烟台市水产种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年产各类水产苗种5000亿单位以上,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着力提升水产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的育种创新体系,建立健全“公司+研发平台+研发团队”协同创新机制,实施重大水产品种联合攻关。搭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三方协作的种业科技创新与支撑服务平台,强化重点品种技术攻关,重点攻关有深远海养殖潜力的优良品种,为深远海养殖提供优质苗种支撑。实施“三文鱼万吨计划”,推进三文鱼良种选育及大规格苗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

优化水产种业发展措施。实施种业扶优行动,做强10家省级水产种业领军企业,着力构建“集聚区+龙头企业+专家团队+基地”梯次分明的发展模式。实施种业融合行动,高规格打造莱州金城现代渔业产业园、黄渤海新区中国海水鱼(北方)活体种质资源库,建设集科普、体验、观光和旅游为一体的海洋文化科普馆和全景参观走廊,让渔业发展成果“看得见”、“能体验”、“可借鉴”。实施种业品牌行动,加强品牌资源整合及推介力度,着力打造“烟台海参”“明波石斑鱼”、“安源刺参”、“经海三文鱼”等种业品牌,塑强“烟台种业”新优势。

强化水产种业保障措施。研究制定支持水产种业发展政策,加大水产种业资金扶持力度,组织实施烟台市水产种业提升项目等政策扶持项目,重点支持水产种业企业育种能力提升和基础设施水平提升、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工作,推进水产种业振兴。强化水产种业服务保障,完善水产苗种监管流程,建强渔业官方兽医队伍,加强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建设,强化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执法检查,切实维护水产种业发展良好环境。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赵向阳:

感谢孙局长,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各位记者朋友!

新一轮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出台,是培育种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步,是贯彻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正式文件已通过烟台政府网对外发布,希望大家深度挖掘提炼,精心策划报道,充分运用各自独特的视角、敏锐的镜头、生动的语言、精彩的策划和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方案》解读好、宣传好、报道好,为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感兴趣的问题,会后可以联系背景材料里提供给大家的联系人。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借此机会,祝各位发布人和记者朋友们新春愉快、阖家幸福、万事如意!感谢大家对新闻发布工作的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