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贺嫘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提高职业教育契合度,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注。您提出的建议,对于我们今后做好职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于提高职业教育契合度、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近年来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市级统筹,凝聚职教发展合力。2018年,烟台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烟台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意见》,对职业院校管理体制、专业调整、课程体系改革等进行总体规划。2022年,市政府组建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7名市级领导任副组长,成员涵盖11个市直部门主要领导。2023年,市政府成立职业教育调研专班,赴江苏、广东等多地考察学习产教融合经验。市教育局每年召开全市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节点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市人社局、财政局出台《烟台市“金蓝领”培训项目管理办法》《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强 产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将技工院校优质培训资源推向企业、推向市场,打造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优化调整专业,营造产教融合共赢。立足全市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出台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优化调整意见,引导院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模,近三年高职院校增设专业95个、撤销45个,推动职业院校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印发《关于开展烟台市中等职业学校高水平特色化专业认定工作的通知》,聚焦“9+N”制造业聚集培育工程和16条重点产业链,建设40个左右高水平特色化专业,提高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三、融入产业规划,提升教育服务能力。聚焦服务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组建,目前已成立黄渤海新区、高新区、长岛综合试验区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其中黄渤海新区、高新区入选全省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烟台市教育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成立烟台市重点产业链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通知》,聚焦我市重点产业链规划成立25个产教融合共同体,目前已成立葡萄酒、电子商务等19个产教融合共同体。依托大型骨干企业牵头组建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6个产教联盟,建成1个国家级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5个省骨干职业教育集团、3个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完成2个国家级、2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2022年,烟台市入选全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四、改革办学模式,引导人才培养校企联动。推动校企共建,依托大型骨干企业、行业协会牵头组建烟台电子信息、医养健康等6个产教联盟,搭建校企对话平台;设立富士康模具班、日立电梯班等111个订单班,建设万华产业学院、施耐德电气学院等39个现代产业学院,推进4个山东省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项目,提升校企协同育人成效。推进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建设,印发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方案,建有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2个。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每人每年5000-7000元给予企业培养补贴,近三年通过产教融合累计培养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1.5万人,服务企业200余家。
五、落实办学自主,释放院校办学自主活力。联合编办、财政、人社制定落实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在内设机构、选人用人、职称评聘、绩效分配、科技成果转化等事项的自主权。争取编制、人社等部门支持,出台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去年市属5所高职院校新招聘教师221人,其中博士64人。在全市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保留并独立设置编制20人的职业教育研究室,健全教科研组织体系推动院校内涵发展。
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职业教育影响。承办全省首届高校产教融合洽谈会,全省129所高校参加,集中签约及揭牌校地、校企项目24个,市域内近150家用工单位招聘3800余个岗位,进一步扩大烟台职教影响力。联合市委外办举办烟台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大会,落地与泰国、老挝、印尼等多个国家职业院校合作项目,拓展职业教育国际“朋友圈”。以市政府新闻办名义举办全市职业教育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布职业教育政策法规、职教改革发展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联合宣传、人社等9部门开展全市职业教育活动周,通过“学习星”“创业星”系列板块,讲好良师倾心育人、学生成长成才等人物故事;联合市融媒体中心开设《筑梦职教》电视栏目,累计已播出139期;联合宣传等部门邀请省、市级媒体组成“体验团”进院校、看变化,提升职业教育社会美誉度。
七、落实上级政策,提高企业办学积极性。2023年,山东省教育厅等11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产教融合10条激励措施的通知》,细化“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产教融合激励政策,我市积极贯彻执行,进一步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35家,2022年获批全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2024年被省发改委、省教育厅联合推荐申报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所提出的建议,积极听取全市各界人士的宝贵意见,集思广益,认真研究,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聚焦服务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年内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至少达到25个,推动组建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口经济开发区2个产教联合体。
二、调整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加强同产业链牵头部门的沟通协商,统筹协调各职业院校制定专业优化调整方案和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推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支持和引导高职院校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推动产教双链融合、校企双向赋能,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推动校企深度融合。2024年推动校企至少再共建18个产业学院,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的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等环节,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企校联合培养奖补制度,对企校联合开展订单班、冠名班培养的,给予最高50万元奖补。
再次感谢您对烟台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关注烟台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