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4590/2024-14390 成文日期: 2024-08-16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组配分类: 政治建设

第143327号:关于“实施'家校医社'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案的答复

日期:2024-08-16      来源: 市教育局

字号:

 

民进烟台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实施“家校医社”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贵单位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注。贵单位提出的建议,对于我们今后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实施“家校医社”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议,《山东省教育厅等11部门关于印发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教思字〔2023〕2号)中提出构建家校协同机制,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建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要求。

近年来,我市建立健全了“市-县-校”三级心育工作网络,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六有”“六融合”。“六有”是有机构、有机制、有队伍、有活动、有课程、有阵地。“六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与校园文化、与家庭教育、与社会生活、与医疗机构相融合。区域内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水平较好。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出台实施意见,指导心理健康教育。2021年7月,出台了《烟台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烟教发〔2021〕59号),明确了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一是开齐开足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活动体验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建设,多媒介宣传,多途径活动。三是优化心理健康辅导咨询服务,推进发展性心理辅导,健全危机预防干预机制。四是建立“家---社”支持系统,提升家长素质,完善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五是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六是关爱教师的心理健康,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强化预防干预,及时消除问题隐患。市教育局与市公安局、市卫健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全市心理高危学生筛查干预联防联控机制的通知》,明确教育、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工作职责,建立高效、顺畅的信息流转及反馈机制。规范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定期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筛查并建立档案,坚持“一生一档”。设立“知心”信箱,并安排专人负责,解疑答问,完整记录辅导过程并及时归档。

三、家校医社协同育人,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一是强化家校合作,凝聚家校智慧。我们通过开展教师家访活动,建立家校联系手册,定期召开家委会、家长会,举办家教经验交流会、亲子互动活动,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服务,向家长开放课堂等,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指导家长获取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和改革搭建平台。二是弘扬家庭美德,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将家庭美德、公民道德等作为家长学校的基本授课内容,举行了“家长德育课堂”系列讲座上百场,有效地提高了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三是加强部门合作,凝聚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合力。积极主动争取卫生健康委、共青团、妇联、关工委、民政、残联、高校等部门及街道社区、社会公益组织的支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通过“医教结合、医教协同”的方式,完善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畅通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转介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绿色通道”,及时转介疑似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的学生到专业机构接受诊断和治疗。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贵单位所提出的建议,积极听取全市各界人士的宝贵意见,集思广益,认真研究,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市、分别建立本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指导所辖范围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全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全覆盖,规范运行使用并安排固定的时间对学生开放(小学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1小时,中学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2小时),负责学生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督促各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抓紧制定和实施心理健康教师配备计划,通过公开招聘、交流轮岗、转岗培训等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

二是积极探索社区和学校合作互补的有效途径,建立社区和学校联动机制,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动态。拓展学生走进社区、融入社区的渠道和方式,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习上海“医教联合体样板房”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基层医疗机构的专业资源,提升学生、家长和老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识别和认知。开通学校与医院转介学生的绿色通道,在保护好隐私的前提下,开展各年龄层次,尤其是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教育和情绪障碍的预防筛查工作。依托现有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中心和心理咨询站点,整合区域内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力度。

三是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发挥家庭的重要作用。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家庭的重要作用。通过“家长学校”开办专题讲座、家长会和网络课堂等方式,向家长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的教育理念和实施策略,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关心、关爱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沟通环境,提升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配合学校共同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及时将学生在校情况通报家长,互相沟通,有针对性的做好寄宿制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再次感谢贵单位对烟台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欢迎贵单位继续关注烟台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