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4590/2024-14419 成文日期: 2024-08-16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组配分类: 文化建设

第143344号:“关于加强我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提案”的答复

日期:2024-08-16      来源: 市教育局

字号:

 

徐梅香、王露艳委员:

您好!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提案”收悉,市教育局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加强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对于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市教育局把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持续开展。2018年11月,烟台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实施烟台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程的意见》(烟教〔2018104),全面加强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2022年3月,印发《烟台市中小学美德教育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新时代美德教育,提升传统文化美德教育质量。2023年4月,印发《烟台市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优化立德树人学校环境,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建设。

一、开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上好传统文化地方课程落实好《山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落实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坚持“以文化人”,注重“知行合一”,保持其“课程品格”,避免把传统文化课程上成“语文课”或者“历史课”。生动解读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兼取诸子百家的经典课程内容,使学生在经典学习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情感与文化态度、文化应用和文化认知能力、文化行为和文明习惯。我市中小学义务教育段每学期开足16课时,高中一二年级每学期开足18课时。

二、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

(一)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积极构建经典诵读课程体系,指导学校每学期制定诵读计划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行经典”活动,通过音频、视频、书画等生动形式展示中华经典。比如龙口市自2011年开始,每年在全市小学开展一次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海阳组织全中小学生阅读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古典文学等经典读物,开展以“传承中华文明,争做美德少年”为主题的全市中小学“经典诵读”和“小小百家讲坛”优秀传统文化现场展演活动。2022年市教育局联合市文旅局、广播电视台开展全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评选出129件获奖作品,推荐31件作品参加省级评选,23件作品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我市获优秀组织奖,激发了我市中小学师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组织全市中小学师生规范书写大赛,推荐70件作品参加省级评选,56件作品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我市获优秀组织奖。通过比赛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书写姿势,掌握规范汉字书写技能,逐步提升写字素养。开展全市中小学书香校园评选活动,我市共评选出28所烟台市中小学书香校园,推荐芝罘区奇山小学等6所学校参评山东省中小学书香校园。通过举办活动,引导全市中小学师生阅读经典、践行经典,推动师生品德、修养在经典浸润中得到熏陶和塑造。2023年,市教育局联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组织策划“正是少年读书时·校长领读”系列视频栏目,在全媒体矩阵宣传,推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

(二)开展中华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构建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相衔接的德育活动体系,研究制定与各学段相衔接的德育活动序列化实施方案及指导手册,明确每学年、每学期、每月、每周的活动内容、时间场地和具体要求。各区市和中小学校以妇女节、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确定纪念主题,组织纪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党和祖国的发展历史,增进学生爱党、爱国、爱家、爱他人的情感,常怀感恩之心。结合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及本地、本乡一些重要传统节日,探究节日来历、风俗习惯,体验传统礼仪、节日活动,开展经典知识、传统故事、传统礼仪的普及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情感。目前,初步构建起体系完整而具有特色的德育序列化机制,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德育品牌影响力和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家校社协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教育活动

(一)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2018年,市教育局与市委组织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的工作方案》全面加强中小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2019年,邀请红色文化方面的专家和“五老”人员到中小学校开展专题讲座100余场次,受益师生达10余万人次;组织红色研学旅行1000余场次,研学地点遍及全市红色教育基地;培训“红领巾小讲解员”500余人,从1000余件作品中评选市级胶东红色文化精品微课程资源120件等。2022年至今,推动校园文化宣讲常态化。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师德师风、心理健康等主题开展集中宣讲,组建以五老人员、领导干部、名师专家、先进模范、志愿者、优秀学生等为代表的宣讲队伍296支,开展各类集中宣讲1947场,覆盖学生近50万人。     

(二)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教育活动。坚持实践育人通过开展研学旅行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市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如烟台山公园、滨海广场、朝阳街、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栖霞牟氏庄园等,这些资源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市教育局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2019年形成119“社会大课堂”活动场馆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免费提供综合实践服务活动每年惠及550多所中小学校、50多万中小学生。此外,烟台的鲁菜文化开埠文化、海洋文化、钟表文化、黄金文化等有本地特色的各类传统文化资源,对加强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将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建设各环节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是关键。通过培养培训,打造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进而提高传统文化教育质量。2017年,烟台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会及经验交流会在蓬莱召开,各区市教研室负责人、传统文化教研员及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等300余人参加会议。2018年、2019年暑期邀请清华、北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等全国知名专家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一千多人参会。2019年,烟台莱州市开展传统文化专题培训、书法培训、国学经典诵读指导教师培训等10余期,培训人员达5000多人次,有效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2023年,全市中小学书法骨干教师培训班在重庆市举办,各区市书法教研员、书法骨干教师近70人参加培训。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庭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营造学校、家庭双向的文化教育氛围。比如莱山区借助家长学校这一平台,唤醒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在家长、教师和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各类传统文化主题教育“百善孝为先”家庭教育讲座“传承中华文明·营造美德家庭主题征文等活动,培育广大中小学生珍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粹,努力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2024年,为进一步总结提升、深入推进我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市教科院将制订《烟台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们的建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体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经典文化传承、全环境立德树人等进一步融合,抓住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契机,加大教育力度;多部门联手,创造系统的、持久的红色文化的教育氛围;形式多样,家校社会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加大投入和宣传力度,全面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成效。

一、推动传统文化融入德育体系建设

烟台市教育局自2019年以来,连续五年打造了100所中小学十佳德育品牌学校。全环境立德树人,全方位启智润心。今年,在全环境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学校场域拟深入开展中小学十佳德育品牌内涵提升和成效深化行动。持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融入德育品牌建设。推动德育工作向品牌化、特色化、创新化方向发展,切实发挥品牌效应与育人功能。在中小学德育品牌培育过程中,推动传统文化融入德育品牌建设中,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德育品牌。

二、推动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组织各中小学校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将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校园环境建设,使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建设文化广场、文化墙、寓意深刻的景观物,在教室内、学校走廊上方悬挂相关的道德名言,利用校内可开发的资源,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途径,推广先进的工作经验,发挥优质名校、特色学校的示范作用。常态化开展“一训三风”规范提升行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三、推动传统文化融入教师队伍建设

培育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师”,带动区域传统文化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积极发现身边的民间艺人、书法家、吟诵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在传统文化某一方面有较高造诣的知名人士,聘请他们担任兼职教师或到学校举办公益讲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四、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经典文化传承行动

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结合新时代精神,落实中小学生守则有关要求,全面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基因”,加大对国家重要礼仪的普及教育。充分发挥家庭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家长学校这一平台,广泛开展各类传统文化主题教育、家庭教育讲座、主题征文活动举办“传承文化好家庭”评选活动,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

五、推动传统文化融入全环境立德树人

贯彻落实《烟台市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指导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晨(午)等时段,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师生共选共勉中华经典座右铭等活动,建设书香校园。创建一批文明校园,以此为牵引,建设积极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传承弘扬教育工程。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