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剑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深入优化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的提案 ”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注。您提出的建议,对于我们今后优化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做好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优化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的建议,《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鲁教组发〔2021〕1号)中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近年来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狠抓规范办学,落实校内减负
落实作业时长要求。严格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的作业量要求。强化日常监管。发挥学校作业管理小组“预警防护”作用,全面落实作业会商、公示及作业熔断制度,减少重复、机械性作业。通过问卷调查、交流访谈、实地查看等方式掌握一线情况,把关作业设计、布置、时间和批阅等环节。严查违规办学问题。畅通投诉渠道,对违规办学问题线索接诉即办,严查严办,积极回应群众期待,快速纠正存在问题。
二、聚焦立德树人,把握育人导向
重点是立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目标任务,突出思维创新与素养培育,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在全市普通中小学校开展“一训三风”规范提升活动,深入推进中小学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在教育引导师生、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组织开展山东省“美德少年”选树活动,表扬嘉许德行优良的学生,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大力开展面向人人的艺术展演活动,满足学生艺术需求。构建起了市县校班四级竞赛展演体系,为每名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2023年全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和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示活动,仅市级层面就有210个艺术展演节目、97个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参与展演。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实效。实施课程、输送、竞赛、评价、保障“五位一体”的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广泛开展体育活动月、学校体育节、阳光运动会、大课间体育活动等学生全员参与的体育活动。设计序列化校园与家庭劳动项目清单,培养自理自立好习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积累、表达、思辨中丰富实践体验,真正实现多元提升。
三、夯实课堂阵地,让学生校内学足学好
向高效课堂要质量。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推进大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教学评一致性等教学实践。向精细教研要质量。打造名师、名课堂,做细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反馈等教学常规,强化统一指导,跟进过程评价。向全链条作业设计要质量。建立由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的作业研究设计共同体,统筹“日-周-单元-学期”系统规划,深入开展中小学作业设计比赛,促进作业提质增效。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所提出的建议,积极听取全市各界人士的宝贵意见,集思广益,认真研究,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标本兼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完善课程实施体系。研究制定反映时代特征、符合国家要求、体现烟台特色的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规范和加强对学校课程计划的管理。着力推进教学改革。加大素养旨向的思维对话教学论建设力度,继续举行“课堂教学改革之旅”系列活动,召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总结提升会。实施义务教育学科发展与质量提升行动,开展素养导向的小学学科发展与质量提升特色校评选,启动初中学科发展与质量提升行动。
二、坚持减负增效,提升作业科学管理水平
深入开展作业改革。扎实开展省级重点项目“双减”背景下基于学情诊断的中小学个性化作业改革,设立专项课题,召开项目推进会,提升推介一批作业改革成果。启动中小学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改革。推进小学学科学业质量期末评价、初中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筹备首届烟台市教育评价改革实验基地系列论坛活动。
三、深化考试改革,完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根据国家和省关于中考改革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学制特点和中考实际,探索在学科等级评价、指标生分配到校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稳步实施中考改革,不断强化育人导向,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职业教育提质升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深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考试评价改革创新,全面推行一、二年级“乐考”工作,一校一案制定“乐考”方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焦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统筹推进教师教育和培训培养
加强教育拔尖人才引育工作,制定《烟台市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管理办法》。做好第十一批山东省特级教师和首批齐鲁教育名家推荐工作,开展省级以上教育领军人才再提升工程,打造一批国家级教学名师(名匠、名校长)种子人才。加大市级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力度,开展首批烟台教育名家、烟台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人选(2024-2027)遴选工作。组织市级教育领军人才人选开展全员培训、专项课题申报、融入式跟岗研修等活动。健全教师教育工作体系,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市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烟台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强化教师培训质量监管。市域整体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教师教育协同创新项目开展,分层分类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实施“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着力推进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做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和市级重点培训项目组织实施。实施中小学教师读写工程,出台《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读写工程的指导意见》,启动首届中小学教师读书节。
五、加强宣传监督,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夯实家校育人合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加强家庭交流互动,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引导孩子健康生活,减轻家庭教育焦虑,避免“校内减负、家庭增负”现象。夯实校外培训监管。持续发布校外培训领域违法典型案例,表明教育部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坚决态度,对违法机构形成震慑。加强校外培训机构信用管理,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出台《烟台市校外培训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持续开展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培育守法标杆机构,发挥榜样机构的示范标杆作用。发布暑假校外培训消费提醒,引导广大家长理性选择校外培训,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寒暑假期间,围绕学科培训、无证培训、资金体外循环等内容为重点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持续营造校外培训清朗环境。
再次感谢您对烟台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关注烟台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