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完善配套产业链 进一步壮大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烟台市结合贵单位提出的建议,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
一、培育壮大整车龙头企业
烟台市积极实施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龙头引领”行动,快速做大新能源乘用车规模。强化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推动新建项目加速产能爬坡。加大项目招引和对上协调力度,积极争取行业领军企业在我市布局高端、畅销车型。加强与国内龙头企业总部互访,开展更深层次合作交流,促成新项目落地和车型导入。持续巩固商用车优势,发挥大型整车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加速突破高端主流车型,带动中小车企做大做强,重点发力特色专用车型,实现有序竞争、错位发展。鼓励企业在做好燃油、LNG(液化天然气)产品基础上,加大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动力、甲醇动力等产品开发力度,试点推广换电模式,加快产品投放节奏,不断提升整车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
二、整合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
烟台市积极引导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发展,推动博世华域、上汽变速器、坤泰等数十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已迅速完成产业升级转型;另一方面,克服土地供需矛盾,高标准规划8.6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围绕“大三电”核心部件等领域,高标准打造新能源汽车综合示范园区。探索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拉起一条串联车身、转向、动力、座椅、电气和内外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总投资560亿元建设的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正快速推进,预计一期项目将于年底建成投产;创明圆柱锂电池项目,一期建设已初具雏形,1至5号车间同步推进,明年上半年完工投产;国家智能商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及汽车研发试验检测认证基地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三、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发竞争力
烟台市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发竞争力。积极搭建专业化研发平台,培育一流人才、招引一流团队,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要扩大产业规模,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持续深化与头部企业战略合作,推动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要加快转型发展,科学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构建产业垂直生态体系,推动整车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联动发展,打造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双引擎”。
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一)强化组织实施。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链长制”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推进体系,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重点任务。依托烟台市制造业强市工作机制,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咨询专委会,为全市省产业发展提供高端智力支撑。
(二)强化财税支持。积极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制造高新技术企业,按照15%的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过程中,生产、检测、研发设备和配套软硬件系统的购置费用及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购置费用,按照不超过10%的比例给予支持,单户企业最高支持500万元。研究储备并适时出台新能源汽车购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补贴政策。
(三)强化政策供给。积极争取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有关重大专项支持,加大省科技计划对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区、市对省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实施生产激励,根据产量增长和新车型引入情况,给予一定支持,引导车企在省内扩能扩产。研究出台通行路权、低/零碳工厂等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动态分时电价政策,优化时段划分,鼓励电动公交谷段充电。探索出台新V2G交互应用支持政策。
(四)强化金融服务。紧密对接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等国家基金、省新动能基金,充分发挥烟台市制造业强市资金作用,协同金融资本,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整车、核心部件和关键配套部件支持力度。完善产业链金融辅导机制,进一步优化面向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金融机构开发符合新能源汽车企业特点和需求的金融产品,完善境外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络,支持重点企业国际化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农村地区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相关金融服务。
五、打造全链条产业发展格局
一是丰富零部件供应体系。持续巩固我省特色配套部件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瞄准汽车电子、新体系动力电池、高效电驱动系统等高端产品,加强研发投入和产业化实施,丰富产品供应体系。引导传统燃油汽车配套企业以及电子、化工、金属材料等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整车产品开发、工艺创新、先进制造等,积极融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
二是实施配套部件精准招商。梳理编制产业链图谱,定期发布招商重点,推进产业链招商、主机厂招商、园区招商等。实施产业链融链固链工程,开展“链主企业行、标杆企业行、产业集群行、高校院所行、融资机构行”等专题活动,每年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与“链主”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三是提升核心部件配套能力。根据区域产业要素分布与配置情况,重点布局核心部件产业,推动整车与零部件、原材料协同发展,力争电池包、电机、电控等产品达到国内主流水平,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与电机磁性材料领先发展,实现国内外市场同步开拓。积极培育底盘系统、自动驾驶、智慧座舱等研发团队,打造细分领域新龙头。加快打造锂电基础材料基地,培育“三电”核心零部件产业集聚区。
再次感谢贵委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进一步促进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