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畅通政府与企业、群众之间的交流渠道,市城管局以“政府开放月”活动为契机,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宣传、构建市区联动体系等方式,搭建起市民群众与城市管理部门沟通的桥梁,并借此机会强化政策宣传,以公开助力政策落地增效。
一、线上线下同步宣传,拓宽政务公开渠道
线上直播互动,直面民众关切。市城管局环境卫生管理中心主任、园林建设养护中心走进了《民生热线》直播间,就环境卫生工作及城市绿化、公园管理等话题与市民进行了交流。对于市民反映的问题,相关负责人逐一进行了答复,并将持续跟踪督促,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问题。
线下活动深入,面对面传递政策温度。市城管局会同黄渤海新区深入聚创社区开展“城管开放日”活动,现场采用“现场解答+科普+寓教于乐”相结合的方式,向社区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200余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活动现场围绕“五进社区”活动内容,现场接待群众来访,现场共咨询、收集问题及意见建议疑问10余条,市城管局将按照问题类型派发至相关责任部门限期解决,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二、构建市区联动体系,深化政务公开内涵
召开市区生活垃圾分类联动会议,对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指标进行解读和分析,并对镇街、部门如何落实垃圾分类主体责任以及市生活垃圾分类四级联动工作进行讲解培训,2023年以来,福山区升级改造58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在中心城区内设立宣传栏140个,宣教中心3个,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各类媒体宣传90余次,组织现场培训宣传60余次,累计参训人数达8000余人;发放宣传彩页等宣传资料1万余份、海报6000份,制作各类宣传刊板、横幅、标语500个,同步在电视台、报纸刊登垃圾分类宣传信息。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政务公开效果
邀请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和烟台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130余名学生到市排水中心辛安河污水处理厂参观实习,近距离了解污水处理工艺。在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生们先后参观了细格栅、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等一系列污水处理设施,见证了浑浊、有异味的污水一步步转变成一级A类标准水质的过程。辛安河污水处理厂自2006年起与周边多所高校合作,成为烟台大学环境学院、哈工大威海分校等高校的实习基地,已成为名符其实的高校“校外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