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维护保养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视、支持和关心。作为该提案的主办单位,我局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和办理,结合我局职责,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气候复杂变化使得一些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我市先后遭受“利奇马”“巴威”“烟花”“轩岚诺”等台风暴雨侵袭,尤其是2022年第12号台风“梅花”横穿全境,受其带来的暴雨洪水冲击,福山、蓬莱等区市部分河道堤防护岸局部冲刷、坍塌较重,部分水库溢洪道岸墙淘刷、底板损毁、大坝坝坡局部滑坡等问题,给水利工程造成水毁破坏。水利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组织开展水毁工程修复,推进实施骨干河道综合治理,强化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加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确保水利工程防汛安全、运行安全。
一、开展水毁修复工程建设。针对水利工程水毁损坏,积极申请上级水利救灾资金,2023年先后完成两批次476处水库、堤防、水闸水毁工程修复,恢复工程功能。第一批共修复389处水毁工程,其中堤防329处、水闸6处、水库54处,于2023年5月底前全部修复完成。第二批共修复87处水毁,其中堤防水毁82处、水库水毁5处,于2023年6月底前全部修复完成。
二、实施骨干河道闸坝等工程治理。对全市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的骨干河流全面编制治理方案,逐流域规划、治理,建档立卡,实现治理一条、见效一条。“十四五”以来,先后推进实施清洋河、平畅河、王河、界河等54项河道治理工程,整治河道堤坝,提高河道行洪标准,全面提升我市中小河流防洪减灾能力。实施新建或除险加固4座大中型闸坝工程建设,发挥拦蓄雨洪资源功能。开展海阳里口等4条山洪沟整治,畅通相应河道上游行洪通道。
三、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动实施莱州留驾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建立“当年到期、汛前鉴定”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当年鉴定、翌年加固”常态化机制。2021至2022年,全市组织实施312座水库安全鉴定,143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其中栖霞市实施66座小型水库加固,消除安全隐患,恢复蓄水能力,提高防洪能力,保障了水利工程影响范围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3年顺势启动新一轮除险加固和鉴定复核工作,完成48座水库鉴定、6座小型水库加固,所有病险水库实现动态“清零”,安全性能良好。
四、强化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按照工程权属,组织区市持续做好大中型水库和水闸工程运行管护,保障重点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效益。小型水库安全历来是我市防汛重点,为保障工程运行安全,我市大力推进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逐步落实维修养护资金,从2022年开始,按照小(1)型6万元、小(2)型3万元的标准落实小型水库维修养护资金,省、市、县财政各承担三分之一,“小钱办大事”,推动提高小型水库管护水平。栖霞市也对全市199座小型水库大坝坝坡、排水沟内灌木、杂草、树木等杂物进行清理,对部分小型水库溢洪道、坝顶及防汛路等部位进行维修,提高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水平,全力保障水库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养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治水理念要求,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我们仍存在不少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水利工程、特别是农村小型水利设施运行管护仍存在明显短板,维修养护不到位;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多偏重于险工险段的局部治理,流域总体整治还不够,农村河道治理差距大。二是资金来源不稳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仍需当地政府统筹落实,上级只是给予适当补助。
下一步,我们将依据您所提建议,按照部门职责,继续做好水库、堤防、闸坝等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积极申请资金,加大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养护,强化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确保各类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效益持续充分发挥。
一是做好农村水利设施等工程建设。市水利局将进一步强化水利工程尤其是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指导区市水利部门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力度,大力开展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组织具有水利资质的单位或水利专家开展技术帮扶,对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等全过程进行指导,保证建设工程符合水利规范要求和防洪标准,具备抵御相应等级的自然灾害能力,确保建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同时,继续推动实施王河、界河等中小河流治理,至2025年力争完成河道综合治理1210公里;开展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提升农村河道工程标准;组织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今年完成238座水库安全鉴定,1座水闸、2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恢复水库水闸蓄水能力与防洪标准,保障工程发挥效益。
二是提高水利建设资金使用效率。坚持水利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理念,推行以河流流域整体为单元,进一步优化流域水利工程布局,开展整体性、系统性全流域治理,充分考虑、论证流域内河流沿线村庄水利需求,发挥专家和行业单位能动性作用,充分发挥水利建设资金整体效益,有效解决多年来水利建设资金分散、局部治理等问题,提高防洪工程治理成效。在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扶资金的引导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农村水利设施投入力度。指导区市积极整合现代农业、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资金,实行集中投入、整体推进,改变各自为战的分散投入模式,提高资金使用率和工程效益。充分调动农民和村民组织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农村水利设施建后管理等方面的能动性,让农村水利设施更好发挥效益。
三是强化水利设施运行维护。深入推进农村水利设施运行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工程所在地村集体组织和农民作用,鼓励农民参与维护已建成水利设施,保障工程维护及时、运行安全、发挥效益。自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2018年我市推动开展“河管员”制度,各区市结合实际选聘河管员,履行河道巡查管护、垃圾清理等职责,强化河湖管理,帮助维护水事秩序和行洪安全。加强小型水库管理维护,持续落实好2022年推行的小型水库“巡库员”(由水库工程所在地村民推选出来)公益岗制度,强化“巡库员”培训,使其掌握水库基本的巡护管理技能,指导落实岗位补助经费,引导参与农村水利工程管护。指导区市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维修养护,积极落实维护资金,加大资金补助支持力度;强化各类水利工程日常检查、汛前检查和汛后检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烟台市水利局
2024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