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 文字实录

2024年12月30日《烟台市节约用水条例》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日期:2024-12-30      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

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12月30日召开《烟台市节约用水条例》新闻发布会,邀请了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工委主任郑玉堂;烟台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淳于启明;烟台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景旭;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申俊立,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赵向阳: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我们继续举行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主要向大家介绍新修订的《烟台市节约用水条例》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本场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工委主任郑玉堂先生;烟台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淳于启明先生;烟台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景旭先生;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申俊立先生。

下面,请郑玉堂主任作背景情况介绍。

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工委主任 郑玉堂:

各位新闻媒体记者朋友:

         大家好!

新修订的《烟台市节约用水条例》于2025年1月1日施行,下面我就条例修订的有关情况和主要内容做一下介绍:

一、条例的修订背景

《烟台市节约用水条例》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而上位法《山东省节约用水条例》、国务院《节约用水条例》分别于2022年1月1日、2024年5月1日颁布施行,导致出现了我市现行条例部分条款与上位法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做好与上位法的衔接,尽快对我市现行条例进行修改非常必要。通过修法切实加强我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条例的修订过程

今年6月份,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修改《烟台市节约用水条例》的法规案。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第二十一次会议对条例修订草案先后进行了审议。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真吸纳各方意见和建议,对条例修订草案进行了反复研究修改,经市人大法制委员会统一审议,按程序提请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11月20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经审查,决定批准《烟台市节约用水条例》。市人大常委会于11月21日发布公告予以公布,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三、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新修订的《条例》包括总则、用水管理、节水措施、保障和监督、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共六章三十八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明确党对节约用水工作的领导。确定节约用水遵循统筹规划、综合施策、总量控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高效利用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各方协同、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节约用水机制。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树立人人珍惜水、人人节约水的良好风尚,厉行节水优先方针,坚持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设节水型社会。

二、加强用水管理。一是区分不同用水,实行差异化水价,确定了执行特种水价的行业范围;二是对用水达到一定规模的单位,实行计划用水管理;三是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配套建设节水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四是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水平衡测试制度,引导和规范用水单位根据用水情况进行水平衡测试,纠正用水浪费问题;五是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列入国家淘汰名录的高耗水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

三、强化节水措施。一是城市道路清扫、城市绿化、景观用水、洗车等有条件使用非常规水的,应当使用非常规水,不得使用公共供水管网水;二是规定市、沿海区(市)人民政府制定海水综合利用计划,推广应用海水淡化技术和装备,科学开发利用海水资源,减少常规水使用量;三是提倡居民一水多用,推广使用生活节水器具,不得将生活用水用于生产、经营;四是规定工业企业采用先进、适用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用水水平超过用水定额的,应当限期进行节水改造。

四、设定法律责任,惩处违法行为。遵循不抵触原则,修改或删除现行条例与上位法不一致的条款,确保法治统一。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赵向阳:

感谢郑主任的全面介绍!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大家举手示意我。

凤凰网:

城市节水是节水工作的重要领域,《条例》中明确市城市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指导城市节约用水工作。在推进城市节水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实效?

烟台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淳于启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烟台市城市管理局按照职责分工指导城市节约用水工作,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用水效率。

完善城市节水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城市节水规划、城市非居民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节水统计等一系列制度,编制《烟台市市区节水专项规划(2020-2035年)》,先后牵头印发《烟台市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实施意见》、《烟台市区城市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规范烟台市区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资金使用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提升用水效能。2005年,烟台市获评“国家节水型城市”,并分别于2009年、2013年、2017年和2022年四次通过复查,保持荣誉称号。每年按要求举办“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组织节水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通过建设节水型企业、单位、居民小区,不断夯实节水型城市建设的社会基础,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居民小区共计243个。

中国山东网:

新修订的《烟台市节约用水条例》中规定: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节约用水工作,是如何具体贯彻落实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烟台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景旭:

烟台市人均水资源量415立方米,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5,为北方沿海缺水城市。近年来,烟台市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治水方针,积极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大力推进非常规水利用,打造大型工业园区全链条节水模式,有效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通过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严守水资源可利用量“红线”,严格水资源管控目标约束“控制线”,规范取用水过程管理,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高耗水行业节水管理,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1.42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10.87立方米,用水效率位居全国全省前列。

强化水资源统筹配置。将再生水、淡化海水、矿坑水等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联合发改、城管、海洋渔业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常规水配置利用工作的意见》,在开展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时,按规定配备非常规水,推动全市非常规水利用爆发式增长。全市非常规水利用规模从2023年的28万吨/日,增长到目前的52万吨/日,烟台非常规水利用经验做法获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推介。

积极培育节水产业。遴选4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第一批节水产业重点企业,实施合同节水管理项目3个。大力推广节水贷,今年联合金融机构为节水企业发放节水贷6900万元,其中招金膜天完成全国首例知识产权挂钩节水贷项目,相关做法被全国节水办官微和各大媒体报道。

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所有行政区市全部创建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县,蓬莱区获评省级水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建成3处省级节水教育实践基地、10所省级节水型高校,3个公共机构列入国家水效领跑者名单,全市共建成各类节水载体1000多处,为全市节水工作树立了引领和示范。

积极开展节水宣传。主场承办山东省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暨“沿着水网看山东”主题采风活动,积极开展“节水中国 你我同行”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千城地标亮节水、节水五进、《节水条例》主题宣传、节水主题PPT课件征集等一系列节水宣传活动,全市共开展各类节水宣传活动60余次,营造了浓厚的节水氛围。

烟海e家:

随着《烟台市节约用水条例》的出台,各领域节水工作力度都要进一步加大。市农业农村局在水资源节约方面将有什么举措?

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申俊立:

市农业农村局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水资源节约工作。《烟台市节约用水条例》的出台,对市农业农村局的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推动农业节水工作。

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烟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传统的灌溉方式浪费大量水资源,而现代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节水50%以上,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十四五”至今,全市共新建水肥一体化面积38.6万亩。下步,将加大资金补贴、技术培训力度,鼓励农民尤其是果农采用该技术。争取“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面积45万亩以上,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4年底,全市已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456.18万亩。项目实施过程中,优先建设田间小型水利设施,提高农田灌溉排水和节水能力,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亩均节水率10%以上。下步,将继续加大投入,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建设现代化灌溉系统。同时,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赵向阳:

感谢申局长,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各位记者朋友!

节约用水是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节水优先、系统治理、空间均衡、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思路的关键举措。希望大家围绕今天发布的内容,充分发挥各自的平台优势,把《烟台市节约用水条例》的有关情况和主要内容宣传好、报道好、传播好,为推动我市节约用水工作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2024年,在各位记者朋友和有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和一路陪伴下,全市共举办各类新闻发布会115场,其中市级领导出席17场;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以及社会关注事项较多的19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出席47场,很好地发挥了新闻发布工作在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回应关切、引导舆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新的一年,我们继续携手前行,推动全市新闻发布工作再上新台阶。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我们明年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