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视频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养老服务工作既是关乎人民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
此次烟台市出台《关于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题目就可以看出,养老服务既要发挥公益属性还要兼顾市场属性,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在其中都有各自的责任定位。怎样实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体现?这是《实施意见》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我们总结凝练了八项能力提升作为发展养老服务的发力点分别是兜底保障能力、居家供给能力、医养结合能力、村居养老能力、队伍建设能力、提质增效能力、金融支持能力以及产业升级能力。通过提升八项能力,逐步实现事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事业的良性发展机制,推动养老供给从“有”向“优”,真正实现从养老到享老转变。
具体来讲,《实施意见》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对居家失能老年人服务保障。烟台市60岁约190多万老年人是居家社区养老需求人群,尤其是居家失能老年人家庭的服务需求可以说是最急需的。2024年我们积极争取到了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将把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作为破解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的重点,为这部分老年人提供有效可及的居家养老服务。到2025年,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不少于8200户。到2030年底,还将实现有培训意愿的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公益照护培训全覆盖。
《实施意见》还提到了构建城乡老年人助餐体系,这也是老百姓特别关注的方面。我们计划将市民社区食堂、社区老年助餐点、农村老年餐桌、送餐入户等服务模式作为助餐基础,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等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在全市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示范效应突出的助餐示范点,让老年人看得见、吃得好、得实惠。在推进农村养老服务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到2026年底,我们将在全市范围内择优确定15个乡镇(街道)“打造镇域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给予每处30万元奖补,打造一批镇域示范样板,更好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在培育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鼓励在烟高校、职业院校等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对符合条件的院校给予专项奖补。指导养老机构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配套的薪酬激励机制,逐步提高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同时,积极推荐养老领域人才参与各级各类人才选拔,提升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影响力,真正做到让优秀养老人才立住脚、安下心、扎下根、行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