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视频
【主持人】:持续深化政务公开,深入解读政策文件。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建烟显策——“一把手”解读政策》栏目。
今年5月30日,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对全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进行系统部署,旨在着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优化服务提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更好地满足群众全方位全周期健康需求。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包伟同志,就《实施意见》出台的相关背景、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给大家进行介绍。
【包 伟】: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包主任,请您介绍一下《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包 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承载着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强基层、补短板、优布局,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明显减轻。但从需求侧看,公共卫生安全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急性传染病多发频发,慢性病负担日益沉重,职业健康、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从供给侧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区域配置不均衡、医防协同不充分、平急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实施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借鉴福建三明等地医改经验,充分考虑我市卫生事业现状。《实施意见》的出台,对于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人】:包主任,请您介绍一下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哪些目标要求?
【包 伟】: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推动医疗卫生发展方式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服务模式转向更加注重系统连续、管理手段转向更加注重科学化治理,建设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意见》分阶段提出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到2025年,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中西医发展更加协调,有序就医和诊疗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到2035年,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和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主持人】:包主任,请您介绍一下《实施意见》在推动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上提出了哪些重点措施?
【包 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就是以体系整合为路径,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以信息化为支撑,将健康促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临终关怀等各种医疗卫生服务整合在一起,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围绕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了四方面重点举措:一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统筹人口老龄化、资源供给短板等因素,精准增加医疗资源配置,优先向中医、老年医学、重症医学、安宁疗护等领域倾斜。支持市口腔医学中心和市精神卫生中心新院区建设。力争到 2025 年,全市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 7.5 张,其中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康复病床数分别达到 0.85 张和 0.42 张。二是推动医疗资源上下整合。在县域,全面深化医共体建设,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强医共体内部和医共体间床位、号源、设备的统筹使用。在城区,稳妥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鼓励专科医院以协作单位等形式积极参与各医疗集团建设。到 2025 年,80%以上区市基本建成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管理体制基本成熟。同步推进医防融合、医养结合、中西医协同发展。三是提升群众看病就医体验。主要是加快推进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服务流程,加快“适老化”改造,持续提升服务便利性舒适性。四是深化外部治理体系改革。主要是推动政府落实办医主体责任,落实对公立医院的“六项投入”政策,加大对中医药发展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力度。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符合条件的紧密型医共体实行总额付费,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落实公立医院人员总量备案制,持续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和职称制度改革。
【主持人】:包主任,围绕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今年做了哪些工作?
【包 伟】:今年以来,我们按照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安排部署,凝心聚力、勇于创新、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烟台市入选全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莱州市深化医改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省级奖励300万元;蓬莱区获得县域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省级支持,省级和市级财政分别给予2000万元、500万元补助;牟平区基层人才培养模式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深化医改十大创新举措。
二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在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毓璜顶医院荣获A+等级,继续排名省内地级市第1位;烟台山医院由B++升至A等级,全国排名提升122名;市中医医院连续5年排名全省地级市第1位。毓璜顶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创建为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心内科被列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市中医医院肿瘤科、脾胃病科和莱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三是群众看病就医体验进一步改善。深入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完成6处老旧卫生院和268处薄弱村卫生室改造。开展群众看病就医不够便利问题专项整治,推行互联网+医疗、预约就诊停车优先、费用减免、7日内复诊免收挂号费等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群众就医满意度明显提升。
四是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持续优化。巩固深化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市创建成果,莱阳市成为第三批全省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县,全省最大单体医养结合机构—杏罘康复医院建成运营。加强适龄妇女“两癌”综合防治,免费筛查13.3万人,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率达到90%。健全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全市新增托位2890个,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9个,托育机构备案率达到60%以上。
抓好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健康系统的重大任务。我们将准确把握深化医改主旋律,聚焦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不等不靠、高点谋划,创新推动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系统连续、公平可及的卫生健康服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卫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