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曲津慧 烟台报道
为贯彻落实《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推动质量强市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近日,烟台市政府结合实际,印发《烟台市质量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绘制了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市的“设计图”。到2025年,烟台质量品牌竞争力走在全省前列,力争实现“五个提升”。
针对质量创新,《方案》规定,要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培育高成长创新型企业不少于1000家,育成具有农业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新品系不少于20个,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不少于10.34件,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不低于90,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少于2500家。
围绕品质升级,烟台将着力培育高端制造服务业,提质质量竞争型产业,提升产品质量,引领示范创建,力争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不低于98%,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不低于97%,工程实体监督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3%,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综合评价不低于87分。
在品牌建设方面,《方案》明确,要振兴烟台农品,推动烟台制造品牌集群化,开展烟台文旅升级行动,累积省长质量奖不少于8项,“好品山东”品牌不少于48个,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不少于120家,创建质量强县(区、市)不少于3个。同时,打造绿色智能城市,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设备联网率67%左右、工业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70%左右。
此外,烟台将加大力度建设质量普惠的共享之城,围绕食品安全、便民利民、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便民生活圈,对城乡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和新建,健全社区服务网络,继续推行“一码通城”等举措,打造便民宜居城市。
此次发布的《方案》,也对标准建设予以明确。烟台规定,强制检定项目市级及以下建标覆盖率不低于95%,新建市级以上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不少于24项,建成国家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省级技术标准创新中心不少于5个,累计制修订国际标准不少于20项,新增制修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不少于100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不少于48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