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烟台的美味食品,数不胜数。
烟台苹果、莱阳梨、龙口粉丝、大樱桃、烟薯25地瓜、白羽肉鸡、花生油、预制菜……天下谁人不识君!
重塑烟台食品产业竞争新优势,打响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中国食品名城”。烟台市政府办公室6月13号印发《烟台市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对食品产业发展明确工作目标、实施路径和推进机制。
此前一周,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主持召开市十八届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研究了烟台市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会议强调,要立足烟台丰富的农业资源、深厚的产业基础,以高端化、链条化、集聚化、绿色化为目标,强化链长、链办、链主等各方作用,狠抓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核心园区、重点项目,以链式思维开展链式招商,构建垂直产业生态,进一步擦亮“中国食品名城”名片。
这份《方案》明确了烟台食品产业链的布局方略:打造非常“6+1”体系——苹果、食用油、白羽肉鸡、生猪、龙口粉丝、宠物食品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预制菜。
烟台食品产业规模突破千亿
民以食为天。食品产业,一头连着百姓的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一头连着农家田间地头。它的背后是阡陌田畴,它的前头是深加工制造业和商贸流通,它是一二三次产业的有机融合。
烟台是农业大市,是有名的鲜美之城,是中国食品名城、鲁菜之乡、苹果之乡、莱阳梨之乡、樱桃之乡、龙口粉丝之乡。
从基础农产品,到深加工食品,再到市场营销,烟台食品产业链条长、规模大、实力强。食品产业被烟台市列入16条重要产业链。
2022年,烟台市食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拥有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05家,实现营业收入1027.47亿元。拥有众多食品产业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7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3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农业企业139家,农字号上市企业15家。
烟台市已形成各具特色的食品产业集群——
■ 莱阳市以龙大、鲁花等一大批骨干企业为引领,形成多业态复合发展产业链条,成为全国优质食品供应基地,获“中国预制菜第一市”称号;
■ “中国苹果之都”栖霞以苹果产业为重点,品牌价值68亿元,苹果种植面积、总产量,果品质量、产业层次均居国内领先地位;烟台苹果品牌连续13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
■ 招远市粉丝年产量占全国82%以上,正挖掘“银丝之乡”城市品牌,锚定“全国植物基名城”的发展定位,蹚出一条产业升级之路;
■ 莱山区建设“四区一心”的中宠产业园区,打造国家级宠物特色产业示范区;
■ 蓬莱、牟平发挥白羽肉鸡特色产业优势,形成从原种鸡研发培育到鸡肉生熟制品全产业链条,入列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型”产业集群。
打造“食品名城”“预制菜名城”
新出台的《烟台市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培育营业收入过200亿的园区1个,行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4%以上,建设省级创新平台6个。积极推动食品加工产业由自发式生长向链条式、集群化、园区化发展转变,争取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取得更多突破,建设具有行业领先的产业基地。到2025年,力争做强百亿级企业6家,全市食品产业产值达到1400亿元,进一步擦亮烟台“中国食品名城”名片,打造世界知名的“中国预制菜产业名城”。
烟台市将建立一链长、一链办、一协会、一基金、一轴心、一节会、一平台体系、一配套政策、一专业化团队等“9个一”工作机制。由市级领导担任食品产业链链长,成立烟台市食品产业链办公室(简称链办),链办设在烟台市农业农村局,由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任链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2名副县级干部任链办专职副主任。莱阳市政府、莱山区政府、牟平区政府、栖霞市政府、蓬莱区政府、龙口市政府、招远市政府、黄渤海新区管委分管负责同志任链办副主任。
方案提出,烟台市食品产业链的领建区市为莱阳市,关联区市为莱山区、牟平区、栖霞市、蓬莱区、龙口市、招远市、黄渤海新区。
十个链主企业是:齐鲁泉源供应链有限公司、安德利集团有限公司、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仙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春雪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龙大美食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喜旺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烟台双塔食品有限公司、烟台中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6+1”产业布局这样拉开
——苹果(果蔬加工)产业链
以烟台苹果国家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载体,依托东方海岸果谷等重大项目,合理规划建设鲜食和加工品种项目,推动鲜食品种改良、发展和加工专用品种引进、推广;充分发挥安德利、泉源、德丰等龙头骨干企业优势,重点在栖霞市、蓬莱区等9个主产区培育一批苹果深加工企业,推动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改造提升果蔬加工水平,支持企业开发多品类、高附加值特色调理食品;加速果蔬产、加、销一体化进程,促进育苗、种植、加工、物流、电商、文旅等业态融合,形成果蔬生产专业化、加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和科工贸一体化格局。
——花生(食用植物油、调味品)产业链
依托各相关区市花生种植密集区和鲁花、龙大、欧果、大成等粮油加工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壮大一批花生种植加工企业,建设花生特色品种繁育基地;优化植物油产品结构,保持花生油发展优势,健全发展有独特风味和营养成分的高附加值小油种产品,积极研发起酥、煎炸等专用油脂以及花生肽等饼粕深加工产物,培育“烟台大花生”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新品种培育、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多元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推动调味品提档升级,鼓励企业稳定扩大酱油、醋等酿造食品生产,同时加快开发复合方便调味品、营养保健调味品、天然提取物调味品。
——白羽肉鸡产业链
发挥烟台白羽肉鸡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优势,依托仙坛、春雪、民和、益生等龙头骨干企业,丰富饲料来源,优化饲料配方,推动建立成熟的营养价值数据库,加速布局种禽繁育与养殖、鸡肉初加工等产业,有序推动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推广;鼓励企业研发和引进智能化自动化先进设备,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形成饲料、养殖、屠宰与加工、冷链物流、商超、餐饮等一整套流程布局的全产业链模式;加大商超零售、酒店餐饮等头部企业招引力度,加强规模养殖肉鸡产品安全科普宣传,拓宽销售渠道;全力打造“国家级禽蛋(白羽肉鸡)批发交易市场”,建成全国重要的高端肉鸡良种繁育、规模养殖、精深加工、市场交易集散地。
——生猪产业链
以莱阳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龙大、喜旺等龙头骨干企业为引领,开展规模化、工厂化、智能化养殖,实现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商贸物流、品牌营销全产业链招大引强;推动生猪产业基地建设,培育现代化生猪产业服务体系,打造产业航空母舰,实现提质增效。
——龙口粉丝产业链
利用招远市“中国粉丝之都”称号以及“龙口粉丝”驰名品牌的虹吸效应,瞄准豌豆精深加工、白蛋白和低聚糖提取加工等植物基蛋白深加工环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探索农事体验与观光、科普教育与游乐、社区养生与田园宜居为一体的特色乡村综合发展模式;依托双塔、三嘉等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发展即食粉丝、保健粉丝等功能性食品,突出发展高端蛋白深加工业,延伸粉丝产业链条,建设全国粉丝加工名城。
——宠物食品产业链
推动建设以生产宠物主粮为主,以生产宠物零食、处方食品、营养保健品为辅的全产业链宠物食品加工基地;参照国内外知名宠物企业生产标准,加大对宠物龙头企业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推动烟台宠物食品行业进入国内顶端行列;以莱山区中宠产业园和中宠股份为引领,推进宠物产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多业态融合发展,鼓励发展宠物乐园、主题酒店、直播基地、宠物影视等新业态,着力打造百亿级宠物产业集群。
——预制菜产业链
依托烟台优势产业集群以及龙大美食、蓝白等龙头骨干企业,瞄准“专精特新”“单项冠军”,打造一批预制菜头部企业;推动建设高水平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原料生产基地,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展预制菜品控关键技术研究,构建具有烟台特色的全产业链预制菜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培育预制菜品牌,挖掘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搭建预制菜产销对接平台,支持预制菜企业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配套完善“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实施方案》还提出,培育莱阳食品工业园、招远粉丝产业园、莱山中宠产业园“三大核心”产业园。加强规划引领,明确产业定位,对标国际一流食品产业园区,进一步完善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以产业聚集为指引,创新驱动园区发展,提升做强主业,优化产业生态,推动园区企业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