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烟台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烟台市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什么是食品产业链链长制?《方案》起草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下步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是什么?我市具体采取了哪些保障措施去实施这个计划?围绕这些问题,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高言进对文件进行了解读。
问:请您解释一下,什么是食品产业链链长制?
答:食品产业链链长制是一种工作机制,已成为应对外部冲击、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它由“链长”和“链主”两个部分组成。“链长”是政府,“链主”是食品企业。链长制的产业链制度就是食品企业通过自身实力在市场竞争中逐步获得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领导权,在这个竞争过程中需要政府的维护,发挥好建设者和协调者的功能。链长制将连起三个“链”,即“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从而塑造食品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问:《方案》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
答:我市具有农业资源丰富、食品加工产业基础雄厚等优势,为进一步加快食品产业专业化集聚,推动现代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烟台市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实链长制工作机制,因此我们制定并出台了此实施方案。
目前我省淄博、潍坊、德州等地都已将食品产业纳入链长制方案并开始实施,及时出台我市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对于捋清我市食品产业发展脉络,抢抓预制菜风口,确保领先地位等意义重大。
问:《方案》确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重点培育苹果、花生、白羽肉鸡、生猪、龙口粉丝、宠物食品以及预制菜等“6+1”产业链。力争培育营业收入过200亿的园区1个,行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4%以上,建设省级创新平台6个。积极推动食品加工产业由自发式生长向链条式、集群化、园区化发展转变,争取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取得更多突破,建设具有行业领先的产业基地。到2025年,力争做强百亿级企业6家,全市食品产业产值达到1400亿元,进一步擦亮我市“中国食品名城”名片,打造世界知名的“中国预制菜产业名城”。
问:《方案》确定了哪些重点工作?
答:方案主要从培育苹果(果蔬加工)、花生(食用植物油、调味品)、白羽肉鸡、生猪、龙口粉丝、宠物食品、预制菜等“6+1”产业链,培育“三大核心”产业园2个方向9个方面提出食品产业链链长制的重点任务,全力推进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能级、增强产业竞争力,全力打造先进食品产业集群。
问:为保障《方案》落实落地,我们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实施“链长+链办+协会+基金+轴心+节会+平台体系+配套政策+专业化团队”的工作机制,明确了链长、链办、领建区市、关联区市、链主企业、牵头部门、要素保障部门等各方工作职责,提出成立产业协会、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明确产业发展轴心区,举办有影响力的的专业会议,整合平台资源,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强化人才保障,建立健全食品产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同时强化了综合决策、部门联动、协调调度、督导推进、链主领航等五项工作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