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烟台市蓬莱区刘家沟中学2025—2026学年度教学计划

日期:2025-09-10     

字号: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1. 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使各学科教学成绩显著提升,在区域教学质量监测中取得更好名次。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要求,加强学科融合,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教研、师徒结对等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

4. 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实施新课程标准,优化课程设置,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1.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时,确保课程实施规范有序。

2. 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加强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评价等环节的管理。要求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课堂教学注重实效,提高学生参与度;作业批改及时、认真,注重反馈;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做到因材施教;完善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

3. 加强集体备课管理,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组共同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作业布置等,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备课质量 。

4. 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反馈检查结果,对存在问题的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督促其改进 。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 推进“生长课堂”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2. 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每学期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

3. 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学校将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 。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师德规范,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

2.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升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

3.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组织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教学反思等活动。通过校本教研,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 。

4. 实施师徒结对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师徒之间要签订结对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任务,学校将对师徒结对工作进行跟踪考核 。

(四)优化课程设置

1. 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确保课程的基础性和全面性。

2. 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海洋文化课程、乡土文化课程等,丰富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

3. 推进课程整合,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融合,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1. 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不仅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 。

2. 完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将教学常规执行情况、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学业成绩、教育科研成果、学生和家长满意度等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通过学生评教、同行互评、领导评价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挂钩 。

四、工作安排

(一)第一学期

1. 第1-2周: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开展开学第一课教学活动,检查教师备课情况 。

2. 第3-8周:开展“生长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听课、评课;进行第一次教学常规检查;举办学科竞赛活动 。

3. 第9-14周:组织期中考试,进行考试分析和教学质量评估;开展教师教学反思活动;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 。

4. 第15-20周:组织教师开展期末复习研讨活动;进行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组织期末考试,做好考试总结和成绩分析工作 。

(二)第二学期

1. 第1-2周:制定新学期教学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开展开学第一课教学活动,检查教师备课情况 。

2. 第3-8周:继续推进“生长课堂”建设,开展教学观摩活动;进行第一次教学常规检查;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融入学科教学成果展示 。

3. 第9-14周:组织期中考试,进行考试分析和教学质量评估;开展课题研究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参加校外教学研讨活动 。

4. 第15-20周:组织教师开展期末复习指导活动;进行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组织期末考试,做好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和教师教学评价工作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