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围绕“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文化润校”的发展战略,以“善行教育”品牌为统领,以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线,统筹做好党建、德育、教学、科研、安全、后勤、宣传等各项工作,努力打造“学生向往、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现代化高品质实验小学。
二、总体目标
党建引领促教师发展:规范党内生活,提升党员素养,推动党建与教学融合争创星级党组织;强化师德、活动引领与民主管理,开展多元培训教研,打造高素质幸福教师队伍。
教学提质与管理增效:完善检测体系,强化常规管理,健全制度并加强质量跟踪诊断,实现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提升学生学业成绩。
德育深化育素养新人:加强习惯养成,开展“日行一善”,打造特色德育队伍,推进宣传营造安全环境;丰富社团竞赛,培养创新实践能力,落实立德树人。
总务保障筑安全校园:完善校产管理,推进节能减排,定期排查整改隐患,落实安全责任,提供坚实后勤保障,创建平安校园。
三、主要任务与举措
(一)筑牢党员队伍根基,争创星级基层党组织
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是争创星级基层党组织的核心抓手,我们将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为基础,严格落实 “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让党组织生活成为锤炼党员党性的重要平台;以提升党员素养为关键,引导党员坚守初心使命,在教育教学一线亮身份、作表率,充分彰显先锋模范作用;以深化融合为路径,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积极借鉴标杆党支部的成功经验,持续擦亮党建品牌,用坚强的组织力量凝聚发展合力,奋力实现星级基层党组织创建目标。
(二)强化师德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坚持学习,内强素质。将政治学习和师德学习经常化、制度化,引导老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四有”好教师;活动引领,外树形象。定期组织教师观看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大力宣传我校优秀教师风采,宣传报道我校教师先进典型事迹,开展“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宣讲活动,师德警示教育、师德承诺活动等,规范办学行为,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办学水平,争做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的教师。
(三)坚持民主管理,打造健康幸福教师队伍
坚持每年两届的教工大会制度。凡涉及教职工的重要决策、评先树优、考核选拔、职称评审、工资分配等都通过教工大会进行公开。对教职工的提案认真进行研究答复,积极予以落实;坚持做好面向全体教职工的“三关心”活动。每年体检、赠送蛋糕卡、改善教师办公条件、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尽可能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便利;坚持开展丰富的教工艺体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各类比赛活动。
(四)教师发展,构建三级成长梯队
1.全学科重视安全教育,上好每一节安全课。
安全重于泰山,没有了安全,一切都是空谈。老师们要在学科教学中重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一是课前做好签到,关注学生是否到教室上课。二是要上好每一节安全课,认真备课,用心组织;三是在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都要渗透安全教育。真正做到“安全无小事,事事都用心”。
2.青蓝工程。举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签订帮扶协议。师徒完善“六个一”任务:每周一次听评课、每月一次共读分享、每学期一次汇报课、一次联合命题、一篇教学反思、一篇成长故事。
3.校本研训。组织新课标解读、新教师入职培训;开展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应用培训;开展“分层作业设计”研讨会;组织学科组命题能力培训;开设“名师讲堂”,进行新课标实践课例解析与视频切片研讨。
4主题教研与深度学习。每周固定时间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分解构建学科深度学习模式主目标,结合教学问题集体研讨、实践验证、总结反思、改进完善;开展校本教研问题征集活动,(梳理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编制《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应对手册》;举办“我的教学突围”经验沙龙,分享破解学困生教学案例。
5.全员推门听课。部署“全员推门听课”计划,领导组每周听课不少于3节;新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其他老师不少于15节。
6.教学竞赛与展示。开展新教师汇报课及“1 + 1”评课活动(1次自我反思+1次同行评议);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包括板书设计、10分钟微课、教学设计等项目;举办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竞赛;完善学科教学资源云共享库。
7.校优质课与家长开放日。10月份举行校优质课比赛暨家长开放日活动。(开放年级1-5年级,开放顺序先从五年级开始)
(五)质量检测与动态跟踪
1.学习调研报告:9月份组织学习、解读、记录上学期《2025年全区小学教学质量调研报告》,改进课堂教学。
2.课前、课末微型检测:语文、英语开展课前五分钟检测,积累基础知识。数学进行课末5分钟检测,及时掌握学生当堂学习情况。
3.单项检测活动:语文、数学、英语分别开展多种单项检测,成绩不达标班级重新检测。
4.单元与阶段性检测:语文、数学、英语每单元检测,级部统一时间、规范流程;认真批阅、分析、订正,调整教学策略;严禁按成绩排队、公布名次。
5.质量诊断优化:组织阶段性检测及质量分析会,制定提分清单,专项督导薄弱学科;开展毕业班学情摸底测试分析会,学困生转化专题会,制定帮扶表(一生一策”方案),建设错题资源库;启动毕业班专项题型训练。
(六)学科特色项目
语文:每日 10 分钟《论语》经典诵读,研究“古诗接龙”教学法,利用走廊磁贴板开展活动;12 月底举行“诗词经典大赛”;推进“识写一体”教学研究。一二年级语文老师研读朱霞骏老师的《趣读识写一条龙》,带领学生学习相关笔画、部首、字根,提高读写效率。
数学:开展“最强大脑”挑战赛、数学思维导图创意赛;我是小小演说家”展示活动。
英语:邀请外教、留学生开展“英语文化周”,组织“我是单词王”擂台赛。
科学:打造 24 个班级生物角,继续开展全校性的生物技术实验实践活动;开展家庭性的生物种植、实验活动;与校外科技社团合作,以1、2年级为试点,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进行生物技术实验方面的学习;科普进校园讲座(邀请科学名师讲座:生物科技主题);召开第七届“校园科技节”。
体育:迎接区、市、省三级体质抽测(抽测年级为三年级、五年级),参加区跳绳、踢毽、田径运动会以及“校园吉尼斯”体育挑战赛。
研学双轨行:鲁大探知韵,东方启智光。10月份四年级去鲁大校园参观、部分年级同学到东方电子参观学习。
社团活动与特长培养:本学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多样社团,第一周报名,第二周上课;放学后副班主任组织学生与上课老师对接。
(七)加强德育工作,培根铸魂育新人
1.持续深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在班级推行小组合作机制,将学生行为规范、课堂表现、卫生路队纪律等养成教育指标纳入小组综合评价体系,每月根据小组综合表现评选4个优胜小组,通过颁发小红花、奖状并在班级走廊展示强化荣誉激励;学期末,各班级从月度优胜小组中推选1个校级优胜小组,授予奖状、奖品以持续激发集体进取精神与规范意识,形成“月度班级激励——学期校级表彰”的双层级评价体系。学校则通过定期的行为习惯检查、红领巾监督岗的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2.深入开展“日行一善”活动。“日行一善”活动是培养学生善行品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将通过“善行有为,强国有我”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劳动体验、家风家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善行的意义和价值。在单周升旗仪式上,陈校长会讲一则中华美德故事和一句《弟子规》内容,并要求学生力行,双周周一全校集体升旗仪式讲话时,各班轮流汇报班级同学学习《弟子规》在生活中的力行情况。同时,我们还将通过举办善行主题征文、演讲等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善行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善心和行善的意愿,引导他们成为具有“善行”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优秀人才。
3.倾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善行德育队伍。注重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通过定期的主题培训、经验交流和学习,提升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与育人智慧。同时,鼓励老师们将个人专业特长与育人目标有机融合,立足校情、学情,在班会课程开发、活动设计、文化浸润等领域形成个性化育人范式,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形成具有育人特色的善行德育队伍。
4.全力推进宣传工作新篇章。我们将优化宣传策略,整合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打造特色宣传品牌,精准推送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成果到省、市、区级新闻宣传平台,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与美誉度。实施“青蓝宣传工程”,要求45周岁以下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完成1篇高质量新闻稿件,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着力打造“人人都是宣传员、精彩活动成报道”的生动局面。通过“品牌塑造+媒体拓展+全员参与”的三维联动,讲好学校教育故事,传播育人强音,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5.多措并举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新学期,学校将继续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计划通过升旗仪式、校园广播、主题班会、1530安全教育机制、宣传栏及板报等多元渠道,系统开展交通、消防、食品、防溺水、防欺凌等专题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安全无小事”的意识;同时联合交警、公安等部门定期入校开展安全培训,提升师生应急处置能力。日常管理中,继续实行课间走廊值班制度,要求楼层值班教师按时到岗,加强秩序引导;严格规范大课间管理流程,没有特殊情况,教室内不能留学生;针对放学路队,要求各班严格按时整队离校并确保班牌携带齐全,不要出现拖堂、队伍混乱等问题,全力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
(八)抓实总务工作,提供坚实安全后勤保障
一是确立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思想,及时做好教师办公用品的配发工作,保障各种教学物品按时供应到位。二是完善校产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如有损耗及时维修,或予以添置;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发现存在人走不关灯、不关班班通以及物资损坏情况及时记录扣分;严格执行专用室的保管责任制和谁损坏谁赔偿的原则。三是定期对消防、交通、校舍、用电、食品及饮用水、特种设备及校园周边治理等领域的安全隐患进行自查;及时进行隐患整改,对隐患整改实行闭环管理,做到工作台账记录完整。确保校园安全零事故、零隐患。四是按照“党政同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谁的课堂谁负责”的原则,继续落实“学生集体路队护送制,领导每日全方位值班制,教师课间走廊、早到值勤制,班主任课间看班制、任课教师课堂安全责任制”,使学校安全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创建“平安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