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221Q/2025-01907 成文日期: 2025-07-04
发布机构: 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组配分类: 经济建设

第144291号:“关于打好烟台市现代渔业产业链强链补链攻坚战”的提案答复

日期:2025-07-04      来源: 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字号:

沈萍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好烟台市现代渔业产业链强链补链攻坚战》的提案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针对您提出的意见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烟台市现代渔业发展情况及产业链培育工作情况

烟台濒临黄海、渤海,海岸线长1071.19公里,管辖海域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步形成了对虾、蟹类、鱼类、贝类等养殖品种共同发展和池塘养殖、浅海养殖、滩涂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深远海养殖等多种养殖并举的多品种、多元化养殖格局。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关于促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依托海洋牧场“百箱计划”,实施深海鱼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加快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围绕现代渔业产业链强链补链,我局开展的工作主要有:

一是培优培强水产苗种业。加强水产种业龙头企业培育,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水产种苗产业化发展格局。加快推动莱州现代渔业产业园建设,重点培育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山东海之春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水产种业龙头企业,增强现代渔业发展内生动力。深入开展鱼、虾、贝、藻、参等大宗水产生物现代种业创新与示范工程,研究推广半滑舌鳎、三文鱼、大菱鲆、海湾扇贝、刺参、黄带拟鲹、金虎杂交斑等名优养殖新品种(系),全市国家级水产新品种累计达到24个。2024年,全市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34处,其中,国家水产原良种场6处,水产苗种产量突破4700亿单位。

二是推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积极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转型,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海珍品养殖、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等生态高效养殖模式,示范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等8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持续推进海洋牧场“百箱计划”,累计建设深远海养殖设施34座。在全省率先开展海上养殖容量评估工作,评估莱州湾、长岛周边和市区东部重点海域养殖容量,合理确定养殖密度,优化养殖结构。在内陆水库实施“放鱼养水”工程,开展鲢、鳙和草鱼等种类生态养殖。2024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199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超过154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300亿元。

三是注重水产品加工与流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水产加工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在黄渤海新区、龙口市等地形成了若干水产品加工集聚区,全市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35家。把水产流通业作为渔业产业链价值实现的重要环节,加大水产批发零售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着力打造水产名牌,取得明显成效。举办“鲜美烟台 好海好鲜”2024烟台名优海产品宣传推介发布会,成功举办2024世界海参产业(烟台)博览会,发布“烟台溯源好海参”系列11项团体标准,涵盖海参产业全链条。截至2024年底,全市水产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各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4个。

四是积极推动渔旅融合发展。以休闲渔业基地创建为重点,加大码头、游客中心和水上垂钓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渔业与旅游、体育、文化融合发展。积极宣传推介“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项目,项目在国内首次将渔业养殖、智慧渔业、休闲渔业、科普教育等功能集于一体,打造“蓝色粮仓+蓝色文旅”海洋牧场发展新模式。结合自身海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将海洋牧场和海上垂钓相结合,配套完善滨岸观光渔业、离岸休闲垂钓设施,连续多年承办国家级休闲海钓赛事,海钓钓场配套建设日趋完善。全市现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46处,建成海洋牧场平台18座、深水智能大网箱34座。

二、下步工作重点

我们认真分析采纳了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对烟台市渔业产业链结构进行分析,厘清渔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围绕优势产品打造特色产业链集群,加强全产业链规划引领。

一是集成全链条资源推动渔业创新发展。加强水产种业建设,持续深化同海南自贸港种业合作,突破红瓜子斑养殖技术,实现东星斑苗种批量化繁育。加强深远海大规格鱼类苗种繁育基地建设,为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提供苗种保障。大力推行健康养殖,科学确定养殖模式、品种和密度,规范使用国家批准的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实施陆基工厂化循环水与深水网箱深度融合,实现斑石鲷等名贵品种“南鱼北育、南鱼北养”。

二是大力发展新型养殖模式。大力推行健康养殖,科学确定养殖模式、品种和密度,规范使用国家批准的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切实担起深海鱼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任务,国内首创“虹鳟鱼淡水与海水接力、内陆到深远海网箱牧养模式”,三文鱼养殖水体达到73万立方米,年产量达2500吨。下一步,加快实施“三文鱼万吨计划”,力争用三年时间突破1万吨,为深远海三文鱼养殖提供了烟台方案。

三是补齐产业链后端短板。注重全产业链打造、全价值链延伸、全生态链构建、全服务链支撑,推动传统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组织企业赴国内一二线城市开展“鲜美烟台 好海好鲜”专题推介,支持更多企业将产品加入“齐鲁农超”平台销售,积极组织参加“好品山东”品牌推介,提升市场知名度。推进海洋牧场企业同盒马鲜生、京东等平台深度合作,推进一体化营销。推动海洋牧场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认证和登记保护,优选“烟台海参”、“烟台鲍鱼”等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

四是推动渔旅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完善渔旅融合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养殖行为和旅游活动。促进休闲渔业与旅游、康养、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海洋与百姓生活的关联,打造真正的“海上度假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将生态保护贯穿于渔旅融合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减少旅游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2025年5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