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复粹学校2024-2025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5-07-03     

字号:

复粹学校坚持以劳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一、基本情况

龙口市复粹学校,兼职劳动教师12人,校内劳动基地3处,校外劳动基地1处。

二、劳动课程开设情况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把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复粹学校全面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整合多元劳动资源,切实推行劳动教育,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学生发展的劳动教育体系,制定了各年级劳动清单,把劳动贯穿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6-9年级劳动实践课每周一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劳动教育为主.有日常生活劳动、田园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劳动技术特色课程等。并通过每月发布一篇劳动教育专题美篇和公众号汇报,及时公开本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和信息。

三、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0.8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各项开展。主要用于劳动教育的档案管理、成长记录、教师外出培训及劳动基地的投入方面。

四 、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材为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劳动实践活动手册》。

五、学校实施情况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能力与素养。

(二)总体目标

1. 树立劳动观念:让学生深刻认识劳动的价值,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内涵,培养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

2. 掌握劳动技能: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系统传授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方面的技能,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3. 培育劳动精神: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4. 养成劳动习惯: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参与劳动,形成自觉劳动的良好习惯,实现知行合一 。

(三)实施内容

1.校园、家园日常生活劳动常态化

俗话说“劳动教育于日常,习惯养成在坚持日常”从分工值日,书桌整理收纳、教室、校园的整洁等等都做到井然有序。利用节假日搞好个人卫生、洗衣服拖地、学做简单的饭菜,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使学生树立自立自强意识。 校内班级劳动管理:各班级设立劳动委员,组织学生参与教室日常清洁、课桌椅摆放、图书角整理等工作,定期开展班级卫生评比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责任感。

2.校内生产劳动基地

学校开辟校园劳动实践基地,划分班级责任田。小学阶段组织学生种植常见蔬菜、花卉,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初中阶段引导学生参与农作物种植、养护、收获的全过程,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流程和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学校利用有限的空间开辟三块劳动基地,尚和果园,尚蔬园,农作物园。认识了解农具学习种植采摘相关的技术,在春耕秋收过程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成果的快乐,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意义。

3.开展校外服务性劳动教育

结合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福利院、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等各种职业岗位体验,等场所,开展环保宣传、关爱弱势群体等公益劳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奉献中收获成就感,获得身心成长。

4.继续开展特色劳动教育课程《核雕与绳艺》

按规定每周安排1 - 2课时劳动教育课,根据不同学段编写校本教材,系统传授劳动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包括劳动理论讲解、劳动技能示范、实践操作指导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承非遗文化,开展“学工匠精神,树劳动美德”。在原有的陶艺,纸艺,石头画等基础社团上,又开发了核雕绳艺等特色课程,在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动手创造能力。

(四)评价体系

1. 过程性评价:记录学生在劳动课程学习、日常劳动实践、课外劳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态度、劳动技能提升情况、合作精神等,通过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等方式进行综合评定。

2. 成果性评价:对学生劳动实践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如劳动作品、种植收获成果、公益服务成效等,通过举办成果展览、汇报演出等活动,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

3. 综合评价:每学期末对学生劳动教育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评先、升学推荐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保障机制

1.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劳动教育领导小组, 确保学校劳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建构实施方案

要根据实际,以学期为单位规划好一套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鼓励探索“一校一案”。

3.开展劳动教育成果系列评选活动

每学年定期开展劳动教育精品课评选活动或者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每学年开展县级劳动教育特色示范校与最美劳动基地等评选活动。

4.加强督导考核

建立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既要记录结果,也要记录劳动过程中的关键表现,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归档。每学年针对上述内容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量化考核。

5.强化安全保障

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要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

6.加强宣传引导

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引领师生积极参与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

六、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每学期定期开展一次劳动周活动。具体方案、活动过程及佐证材料如下:

1.活动目的:为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复粹学校利用雷锋月和“五一劳动节”积极开展“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等系列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实现知行合一,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学生们劳动动手的技能和创新精神。

活动时间:2025年4月28—5月31

2025年4月28号校领导班召开劳动专题会议,“端午绳情,劳动巧手”确定劳动主题。

2.活动分类及内容:

班主任召开“五一劳动周”和雷锋月主题班会。布置“五一”劳动主题内容,上交劳动照片和视频,劳动小报,具体劳动内容如下:

A日常生活劳动:“五一劳动周”放假期间与家人一起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熟练掌握做饭、包饺子包子、洗碗、扫地、拖地等一项劳动技能,节后在班级内开展技能比赛。B生产劳动:在校内劳动基地、校外菜园农园等体验春耕、农种劳动,熟悉基本农作物工具使用。C劳动技能技术:掌握一项基本的劳动技能技术,比如绳艺,烙葫芦,核雕,废旧材料创意制作等。D校外社区志愿服务劳动:社区清理,环卫工人,爱心志愿劳动等。

开学后进行劳动技能比赛活动和校内劳动基地春耕体验。(5.8-5.20)具体活动内容:初一进行雷锋月活动。初二举行端午主题折纸编绳活动,每班均参加,以美观、整齐、创意、数量多为胜出。

初二优秀班级6.5班的端午绳情活动

七、 制定详细的劳动清单

学段

劳动

主题

教育目标

劳动内容

考核

标准

评价

方式

技能

比拼

六年级

生活技能

增强劳动意识,掌握基本生活技能,承担一定家务劳动。

会整理、清洁自己的房间,分类摆放书籍、衣物。

定期打扫房间,分类整理自己的物品;

会使用洗衣机,能帮助家人清洗净衣物;

会为亲友挑选适当礼品。

A.发放《家务劳动任务单》,家长检查并给与星级评价。

B.对学生创新类劳动作品、志愿活动汇报给出评价并记入学生实践活动成长档案,做为评选优秀学生依据。

厨艺比

工艺品制作展

活动展示汇报

学会衣物清洗要领,能熟练使用洗衣机。

能在传统佳节、亲友生日、探视病人时挑选合适的礼品与包装。

技艺创新

塑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

会一项手工技能,比如缝制简单的布艺品、制作手工编织、剪刻纸艺作品等。

能制作富有创意的手工作品。

精神传承

学习劳模精神,初步形成对他人负责任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了解本地区劳模事迹,弘扬劳模精神,传递榜样力量

以劳动模范为榜样,并践行于生活中;

能关心照顾家人,做父母的小帮手。

尊老爱幼,帮助父母照顾弟妹、孝敬老人。

志愿服务

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服务。

参加敬老爱老或助残扶贫志愿服务活动。

热心公益,乐于助人。

七年级

生活技能

完善生活技能,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承担一定家务劳动。

会拆换被套、枕套。根据衣物的颜色、质地进行分类清洗。

能分类清洗衣物;

能独立做出1-2道菜,饭菜口味适宜。

A.发放《家务劳动任务单》,家长检查并给与星级评价。

B.对学生创新类劳动作品、志愿活动汇报给出评价并记入学生实践活动成长档案,做为评选优秀学生依据。

内务大比评废旧材料再创造

活动展示汇报

学会简单的炒菜、煮汤等烹饪技能。掌握常见食材清洗和处理方法。

技艺创新

培养创意设计、动手操作、技术应用和物化能力。

会利用生活废旧品制作收纳盒。

能对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并能使用;

精神传承

弘扬劳模精神,形成对他人负责任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会为家人收拾外出的行李,包括证件、衣物、生活用品、常见药品等。

能合理分类收纳外出行李;

会使用工具维修家具,定期维护家中物品,做父母的好帮手。

会用锤子、螺丝刀等工具,对桌椅进行简单维修。

志愿服务

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服务

为社区管理献计献策,协助设计社区宣传栏。

积极参与社区公益劳动,为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年级

生活技能

完善生活技能,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承担一定家务劳动。

学会基本的急救措施。学会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救护,会对伤口进行简单处理。

正确掌握简单的急救措施,成功完成一场急救,掌握煎、炸烹饪技能。

A.发放《家务劳动任务单》,家长检查并给与星级评价。

B.对学生创新类劳动作品、志愿活动汇报给出评价并记入学生实践活动成长档案,做为评选优秀学生依据。

急救

厨艺,工艺品制作展示,活动展示汇报

学会煎、炸烹饪技能。会用电饭煲烧出软硬适中的米饭。

技艺创新

培养创意设计、动手操作、技术应用和物化能力。

了解一项家乡非遗技艺,并能熟练掌握。

了解家乡非遗,学习制作技法;

精神传承

弘扬劳模精神,形成对他人负责任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管理家庭一周的开支。

能清楚记录家庭日常开销,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尊重、孝敬长辈,热情待客。

协助父母接待家中客人,客人走后主动打扫卫生。

志愿服务

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服务

将家中不用衣物、书籍,清洁整理后放置集中回收点。

能分类整理衣物书籍,帮助他人。

九年级

生活技能

完善生活技能,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承担一定家务劳动。

能修补缝制破损衣物;会维修家里的小电器。

能对损坏物品进行简单修补,了解每日所需营养,学会烹饪技能,并能独立完成一餐。

A.发放《家务劳动任务单》,家长检查并给与星级评价。B.对学生创新类劳动作品、志愿活动汇报给出评价并记入学生实践活动成长档案,做为评选优秀学生依据。

作品设计展活动展示汇报

根据营养搭配,独立为家人准备四菜一汤一饭

技艺创新

培养创意设计、动手操作、技术应用和物化能力。

学会用自己的创意想法设计、装饰家庭生活空间,让生活更舒适,空间安排更合理。

有自己的想法并把它实现,美化家庭生活空间,提高生活舒适度。

精神传承

弘扬劳模精神,形成对他人负责任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参与并拟定一次家庭出游计划和出行攻略,掌握预订酒店、机票等出游技能。

制定家庭旅行攻略,陪伴父母外出旅游。

志愿服务

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服务

到校外基地进行一次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劳动体验。

了解各种职业特点,做好职业规划。

八、建立成长档案

学生的成长纸质劳动档案和电子档案每个阶段定期保存。

九 、公开本学年学校劳动教育取得的成果

(1)2024.12复粹学校核雕绳艺社团参加了龙口市第二届校本课程展示会 ( 初 中 段 )

(2)2025年4月你,7年级3班程玉莹同学的《大蒜花的制作》获得龙口市电视台优秀奖播放。

(3)2025年5月《情系端午》编绳折纸活动在烟台劳动实践教育公众号获得发表。

十、自评总结

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工作中肯定会有不足。例如劳动课程评价过于笼统,与其他课程融合渗透不够,金字塔式学生培养不够,如何留住学生对劳育的热爱和积极性,让其劳育素质的培养能不间断,即使离开了课堂、学校,走向社会仍旧能保持劳育素养的影响。 针对以上不足,我们劳动老师努力从点滴小事做起,踏实上好每一节劳育课,力争劳动教育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龙口市复粹学校

2025年7月3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