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2人,兼职体育教师2人。校内配备2块篮球场、1块足球场地、1块排球场地,设有1间体育器材室和1间乒乓球室,同时拥有足球30个、篮球35个,能充分满足体育教学与活动需求。多年来,学校秉持“阳光体育,快乐体育”的教育理念,严格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大力发展足球、篮球等体育运动项目。坚持开展两操一活动,大课间活动形式多样,融合韵律操、健身操、传统武术等内容,既保障了师生锻炼需求,又增添了趣味性,确保学生每日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在组织管理方面,过去一学年,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成立了由校长直接领导、体育教研组长具体负责的体育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体育工作会议,全面规划部署工作,并建立健全体育工作管理制度,保障体育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二、学校体育课开展情况
为强化学校体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标准设置体育课时,确保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五年级每周3课时,坚决杜绝消减、挤占体育课现象,严格执行调课规定,切实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同时,明确学校体育工作职责,依职责有序组织实施体育教学工作,并定期开展检查、总结与反思。学校将体育教学置于体育工作首位,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任务。秉持“健康第一”的新课标的课程理念,要求体育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实践,通过听课、评课与经验交流,持续提升体育教学水平,确保新课标、新理念有效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三、体育训练工作
体育竞赛与群体活动是检验体育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我校要求体育教师将学校开展的各类竞赛和群体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如此一来,既推动了竞赛与群体活动的蓬勃开展,又提升了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重视程度,增强了体育课的实效性,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学校积极开展大课间及课余时间的各项目运动训练,尤其注重篮球、足球等重点项目的训练。严格落实体育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完成体育课程教学任务。
四、教育教学
工作课程设置上,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同时,体育与健康课课时计划完备,教师备课齐全,并要求教师严格按教案授课。制定阳光体育运动方案,督促各班认真落实;每年举办一次学校运动会;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 + 1项目活动,目前学校90%以上的学生熟练掌握两项日常锻炼技能。此外,定期开展体育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安全运动意识。我校体育教师专业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能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爱好。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体育教学监管与评估机制,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五、体育活动开展
学校注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与比赛,如运动会、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有效提升了学生身体素质与竞技水平,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氛围。
六、学生健康监测
我校构建了完善的学生健康监测体系,定期对学生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等健康指标进行监测。通过科学分析监测数据,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并采取针对性干预与指导措施。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与宣传工作,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七、家校合作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家校沟通与合作,通过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体育表现与健康状况。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学校体育活动与比赛,共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家校携手合作,不仅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八、条件保障工作
学校严格贯彻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充分发挥体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明确成员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责任到人。将保障体育经费作为重点工作,全力支持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体育活动顺利开展。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体育器材更新与补充,为体育课堂教学和训练提供坚实物质保障。持续抓好学生课间操活动,严格落实学生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要求,为学生体育锻炼创造良好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