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复粹学校综合发展规划(2025-2030年)

日期:2025-07-02     

字号:

一、学校现状析

龙口市复粹学校于 2020 年 7 月由原东江中学和东江小学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初中部设有 21 个教学班,拥有教职工 87 人,学生 876 人;小学部有 28 个教学班,教职工 72 人,学生 2228 人。

学校自成立以来,秉持 “厚德博学 和合尚美” 的办学理念,以 “和合文化” 为核心凝聚力,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素质教育实施方面,通过持续的教师引导与培训,全体教师已形成 “着眼于核心素养提升,注重培养兴趣和习惯,关注学生个性化与可持续发展” 的共识,并积极付诸行动。

在学校文化建设上,围绕学校文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师读书以及课程体系构建四个重点方向,初步搭建起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同时,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课程专家的专业指导下,构建了多彩课程体系,较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然而,学校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师资结构方面,中学教师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部分教师因健康原因影响教学质量,专业课教师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师短缺,虽采取临时改科等应急措施,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胜任问题。学生层面,学习风气虽有改善,但与理想状态仍有差距,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与引导。

二、规划愿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站位与责任落实。坚持安全责任至上,狠抓教学质量,以党建为引领,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办学理念

以 “厚德博学 和合尚美” 为核心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养成教育与体验教育,为学生未来人生奠定坚实基础,为学校科学、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打造师生共同幸福成长的乐园。

(三)总体发展目标

  1. 办学目标:聚焦师生核心素养,以 “厚德博学 和合尚美” 建设为总抓手,打造具备一流教学设施、先进教育思想,富有创新与进取精神,充满生命活力与文化魅力的现代化名校。

  1. 培养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品德与良好行为习惯,提升学习品质,塑造 “品优、识广、志远、体健” 的复粹学子。进一步拓展与完善多彩课程体系,将信息技术与合作学习深度融合于高效课堂,推动学校德育从特色迈向品牌,全面提升教师师德修养与专业素养,构建具有鲜明复粹特质的学校文化。

三、实施保障

(一)加强管理

  1. 严守安全底线,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切实履行 “一岗双责”。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安全隐患整治,构建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1. 加强学校日常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形成管理合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

  1. 针对师资结构不合理问题,制定科学的教师招聘计划,优先补充短缺的专业课教师,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师,优化教师年龄与学科结构。

  1.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通过学科培训、青蓝工程、名师引领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定期组织教学视导,对课堂教学、教案撰写、作业布置与批改等工作进行检查与指导,促进教师抱团发展,推动青年教师与老教师在不同起点上共同进步。

  1. 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将教师教学成绩、专业发展、师德表现等纳入绩效考核,激励教师积极进取,提高教学质量。

(三)总务后勤

  1. 加强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校园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与维护。优化校园环境,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为师生提供舒适的学习与工作环境。

  1. 合理规划与使用学校经费,保障教学、德育、安全等各项工作的经费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学校资产管理,规范资产采购、使用与处置流程。

(四)完善制度

  1. 建立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涵盖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使学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1. 定期对学校制度进行评估与修订,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与适应性。加强制度宣传与执行力度,确保全体师生知晓并遵守学校制度。

(五)学生管理

  1. 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风气建设,教师要从课堂教学、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培养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1.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社会实践等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升学等的重要依据,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1. 丰富德育活动内容,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主题班会、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校园文化建设

  1. 持续优化校园环境,完善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如宣传栏、文化墙、雕塑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1.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等,鼓励学生社团发展,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与特长。

(七)家校合作

  1. 搭建多样化家校沟通平台,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家校微信群等,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情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1. 定期开展家长教育讲座、亲子互动实践等活动,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增进亲子关系,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