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芝罘岛小学2024-2025学年数学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在过去一学年,我校数学教研团队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积极开展各类教学研究活动,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年数学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总结如下:
一、研究活动开展情况
(一)优质课评比,深化教学革新
本学年,我校分别于 2024 年 10 月开展“聚焦大单元,践行新课标”优质课评比活动,2025 年 4 月进行“双新赋能,素养共生”优质课评比。这两场活动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我校数学教学改革的道路。
在“聚焦大单元,践行新课标”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教师们深入钻研大单元教学理念,打破传统单节课教学的局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出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的教学方案。例如,在“数的运算”这一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们不再孤立地讲解加减乘除,而是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理解运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算的本质,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教师们积极践行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思考,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双新赋能,素养共生”优质课评比活动则进一步强调了新教材、新课标与核心素养的深度融合。教师们深入研究新教材的特点和变化,结合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数学文化、数学思想方法等有机融入课堂。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中,教师们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建筑、艺术作品等案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参与教材培训,紧跟教育前沿
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教材,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青岛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网络培训》。培训过程中,专家们对新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体系、内容特点等进行了详细解读,并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展示了新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解决了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培训结束后,学校组织开展了深入的教研活动。教师们围绕新教材的变化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建议。例如,针对新教材中增加的“综合与实践”板块,教师们探讨了如何设计有趣、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参与教材培训和教研活动,教师们加深了对新教材的理解与把握,为更好地运用新教材开展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强化基础计算,提升运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为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我校坚持每周进行口算和计算测试。测试内容涵盖了本学期所学的各种计算题型,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等。教师们根据测试结果,及时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水平,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强化训练。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和计算方法。通过示范、讲解、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步骤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同时,鼓励学生采用多样化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解决计算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性和高效性。经过一学年的努力,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常态教研通课,促进交流协作
学校双周分高、低年级组进行教研活动,教师们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分享教学经验与心得。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教师们分享了通过游戏教学、故事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经验;针对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教师们探讨了如何设计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等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单周同级部组的老师进行通课,共同备课、磨课,优化教学设计。在通课过程中,教师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学设计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通过通课活动,教师们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水平的共同提升。同时,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二、研究成果
(一)教师专业素养显著提升
通过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方法更加多样,专业素养显著提升。在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教师们展示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创新的教学能力,许多教师在活动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成绩不仅是对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肯定,也彰显了我校数学教研团队的实力。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发展,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们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课题研究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本学年,我校多名教师在各级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有效提高
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学生们受益匪浅。通过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和竞赛,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在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主动思考问题,展现出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精神风貌。
同时,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每周的口算和计算测试中,学生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不断提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学校数学教学特色初步形成
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校数学教学特色初步形成。我们以大单元教学、新课标实践为引领,以强化基础计算、开展常态教研为支撑,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数学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将数学文化、数学思想方法等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未来展望
回顾过去一学年的数学教学研究活动,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教学研究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教师对教育科研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等。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学研究,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外出学习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加强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我们将继续优化教学研究活动,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理念,不断改进我校的数学教学工作。
我们将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设计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追求。在未来的教学研究道路上,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为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