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烟台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硬科技初创企业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全市财政金融工作的关注与关心,我局收到您的提案后,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科室对提案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开展调研讨论,认为提案相关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已将相关建议内容纳入下步工作措施中。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直以来,烟台市高度重视对初创科技型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综合运用股权、债权、担保等金融工具和手段,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取得了积极成效。具体而言,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深化财政金融协同联动。建立烟台市“省市县财金联动”长效机制,创新推出了“投资联动、融担联合、风险联防”等系列组合模式,汇聚更多财金活水、社会资本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率先成立全省首个市级财金联盟,集中开展“财金联动区市行”专项行动,市属金融企业已与13个区市签署战略协议,持续深化基金投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等领域务实合作。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截至2024年末,烟台市共出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40只,累计投资项目390个,累计投资金额152亿元,覆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清洁能源、航空航天、卫星遥感”等多个科技创新领域。目前,市财政局已完成总规模3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工商登记,正按程序推进中基协备案工作,并同步开展存量子基金梳理及整合。
二是加大对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支持。持续推动我市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及“三农”提供融资增信服务,不断降低市场主体融资难度和成本。2024年度,我市融资担保机构全年新增融资担保业务金额152.17亿元,平均直接融资担保费率0.56%。年末全市机构融资担保业务余额219.07亿元,同比增长9.54%。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深入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强化产品设计与创新,截至2024年末,我市融资担保机构“鲁担园区贷”累保金额达到22.81亿元,“科技创新担保计划”累保金额4415万元,“烟担倍增贷”累保金额3.11亿元,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是加强与证券机构的密切合作。借助我市良好的资本市场发展环境,积极支持引导证券机构在烟设立分支机构,目前共有39家证券公司在我市设有分支机构,包括10家证券分公司、55家证券营业部,数量居全省第三位,服务质量和能力不断提高。充分发挥证券机构的专业优势,加强与股权投资子公司合作,大力发掘培育上市挂牌后备资源。近年来,我市先后与中泰证券、申万宏源证券、银河证券等机构加强合作,与其下属的中泰资本、申万投资、银河资本等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落地了多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效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四是加快推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按照“筛选一批、储备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思路,常态化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盈利能力强的企业,特别是获得基金机构投资的企业进行摸底筛选,动态调整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加强与证券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证券中介机构的交流合作,常态化举办培训辅导、政策解读、调研走访等活动,推动更多企业加快上市进程。目前,全市上市公司总数65家,其中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认定的企业(如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瞪羚等)占比近8成,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下步工作打算
总的看来,我市在服务支持初创科技型企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较于全国及省内先进地区,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下步,根据您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财金联动协同发力,为全市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持。
一是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水平。开展好民营企业金融直联服务,加强政策传导和精准服务,进一步增加中小科创企业融资可获得性。强化银担合作,推动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机构加强业务对接,持续开展业务创新,提升服务产品的适配度,实现协同发展。完善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支持我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做优做强,积极对接国家和省级融资担保机构,扩大担保业务覆盖面。
二是有效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深入履行政府投资基金出资人职责,有序推动科创母基金落实落地,督导基金运营管理机构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围绕科技创新领域深入挖掘我市项目资源,发挥耐心资本作用,赋能我市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推动优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主动对接沪深京交易所和全国股转公司,持续发掘培育优质企业资源,加强精准指导和跟踪服务,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不同板块。加强与证券公司的沟通协作,促进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有效对接,更好提升金融支持服务企业发展水平。引导上市公司充分运用资本市场工具,通过增发、配股、发行债券等形式募集资金,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感谢您对全市财政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您对全市财政金融事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