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规划】莱州经济开发区学校校本研修三年规划(2022-2025)

日期:2025-05-31     

字号:

为适应课程改革、教育创新的客观要求,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现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质,研究拟定2022至2025年度校本培训、校本研修规划。

一、现状解析

多年来,我校组织教师以科研为先导,学习教育理论,深入教育改革,使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不停提高。大多数教师已基本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这为进一步增强校本培训、校本研修提供了优秀的现实基础。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发展水平与当前教育新理念、新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很多教师的理论涵养还不高,教育教学自我更新的能力不强;很多教师课程意识比较薄弱,课程开发和教学创新的能力不够强;很多教师文化底蕴不足,缺少必要的科学涵养,人文涵养;还有一些教师本学科专业知识功底不够扎实;一部分教师信息意识不强、信息涵养不高,不能自觉地、熟练地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等等。因此,切实增强以校为本的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水平,通过扎实的校本培训、校本研修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努力培育一支看法先进、技术精湛、素质过硬的骨干队伍,是我校当前校本研修的主要任务。

二、指导思想

校本研修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问题为中心开展的研究活动。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的目标,是满足教师个体的发展需求,促使教师的业务素质的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学校整体的内涵发展。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的内容,应依据学校中教师的原有基础、工作现状和实质需要来选择,应以学校和教师当前及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出发点,努力表现针对性、实在性、实效性。我校的校本培训、校本研修工作,要紧紧围绕市教育和体育局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狠抓落实、攻坚突破”作为工作的生命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动我校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开展校本培训、校本研修中,我校将坚持以下原则:

——从头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发展要求出发,确定详尽的目标和内容,从而指引教师确定课程意识,从传统的教材教法真切走向课程建设、课程开发。

——将校本培训与校本研修结合起来。校本培训是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进行的。学校应在培训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进行培训。所以,校本培训与校本研修要整体规划、整体实行。

——将校本培训、校本研修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以教育科研引领、支撑校本培训、校本研修,以校本研修为教育科研的主要形式,使教育科研与校本培训、校本研修双向互动、协调发展。

三、基本目标

经过三年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的规划及实行,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1.形成拥有本校特点的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的工作制度和方式方法。

2.使广大教师形成终生教育、终生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与习惯,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3.使教师的专业素质真正得到提高。中青年教师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5名教师成为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市、县组织的学科比赛中,争取浮现出一定数量的优质课、公开课;每学年,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有效果明显的课题研究成果。

四、主要内容

1.现代教育理论的培训与研究。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通识培训与研究,包含课程改革理论、教育教学改革前沿理论等。

2.新课程教材教法的培训与研究。主要是培训、研究各学科的教材及教法、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核心素养上能获取发展的新的教学方法等。

3.科学涵养和人文涵养的培训与研究,拓宽教师的知识视线,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发展教师的教学智慧。

4.课程开发的培训与研究。主要包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开发以及实行策略;校本课程的理念、开发以及实行策略;各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使用等等。

5.学校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的培训和研究。主要有班主任工作职责和工作艺术、学生优秀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培育策略,学科教学中浸透德育的方法与艺术、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等内容。

6.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培训和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拓宽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促进了教育资源共享,教学研究合作交流。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的重要构成部分。

7.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和研究。结合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五、培训途径及方法

1.加强学校的学科教研活动。

健全学科教研活动制度,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并且做到责任到人,教研组、备课组均应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教研活动。

2.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以校为单位的培训研究活动。

一是专题培训。以集中讲座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视一些全局性、共同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问题解决。二是开展业务考试。对教师进行业务素质考试,检测、评估教师在一学期里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的成效。

3.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抓好课题研究,各教研组依据学科教学内容自主进行小课题立项,形成在课程理念统领下的课题研究网络,开展综合性研究活动,指引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校外培训和教研活动。

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创办条件。培训回来后,让他们走上讲台,为其余教师介绍培训的主要内容、主要精神。

5.激励教师个人自学和研究。

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鼓舞教师网上学习培训,开发丰富的网上资源,开阔教师的视野和思路。

六、保障措施

1.成立校本培训、校本研修领导小组,以增强对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的领导、规划和指导。

2、制度、经费保障

参加校本培训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全体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培训计划。学校将完善教学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使教师继续教育走上规范化的轨道,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3、考核评估与奖励

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将作为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晋升的必备条件。在周期内需晋升教师职务的,必须完成晋升前应该完成的校本培训,否则不得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对无故不参加校本培训的,学校将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进行严肃的处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