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读立魂
“趣、乐、悦、享、慧”五级读写课程体系。
按年级划分读写课程模块。
一年级“趣读”:以培养阅读兴趣为主要目的,师生共读、亲子共读为主要形式。从一年级入学开始,每晚从“10分钟”“20分钟”“半小时”“一小时”逐步过渡,培养阅读兴趣,初步形成每日阅读习惯,营造班级、家庭阅读氛围,建设良好师生、亲子关系和健康、积极的学校、家庭环境,为学生塑造良好性格特征、满足健康心理成长需求奠定基础。
二年级“乐读”:以巩固阅读习惯为主要目的,由师生共读、亲子共读逐步过渡为独立阅读形式。在一年级浓厚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培养阅读习惯,产生阅读意愿,最终形成稳固的每日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提供充足的优质阅读资源,学校每月更新班级图书角、走廊课间阅读角图书,保证学生日常在校大量阅读需求,定期推送优质阅读书单,带动阅读型家庭建设。
三年级“悦读”:以学习阅读策略、方法为主要目的,自主阅读为主要形式。在阅读中产生愉悦感,阅读成就感,学习阅读策略掌握阅读方法。
四年级“享读”:以提高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自主阅读为主要形式。形成强烈阅读意愿,并能积极参与阅读交流,分享阅读的收获。
五年级“慧读”:以形成阅读素养为主要目的,自主阅读为主要形式。在阅读中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实施方式:
1.晨诵筑牢阅读根基。
晨诵延续“课内+课外”模式。
课内诵读:课文中的优美文段句子、要求背诵的经典片段、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等;
课外诵读:古诗词及小古文。形成样板材料,每个级部每个学期完成20首古诗和10篇小古文的积累,整个小学阶段,累计完成200首课内外古诗词积累,100篇小古文积累。
期末成果展示:组织“诗词传古韵,经典润童心”诗词诵读大赛,汇报诵读成果,掀起新的诵读热潮。
2.暮读让阅读旅程行稳致远。
依托烟台市《基于教材的小学语文单元拓展整合阅读推荐篇目》,遴选适合本学段学生阅读的书目,低年级以绘本和桥梁书为主,高年级以儿童文学、科普读物为主,每个月至少完成两本整本书阅读。每周四“乐读日”不布置任何学科书写作业,为学生专门读书时间。
3.诗词积淀保持阅读动态
课前古诗听读:上下午第一节课预备铃向后进行集体古诗听读鉴赏,每日两首,赏析古典诗词。
每周一诗:班级每周精选一首古诗,进行集体赏析,深入研讨。
二、以“写”培根
(一)午写
每日十分钟,培养提笔练字的书写习惯,强化正确书写姿势,提升学生整体书写水平和书写速度,在书写中感受汉字之美,领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提升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荣举办两次
(二)阅读积累
1.建立各班级《阅读记录表》,从源头上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阅读时间,记录阅读书目。
2.对应五级读写课程体系,完成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完整的阅读积累闭环,保证学生读写能力螺旋提升。
一年级“趣读”、二年级“乐读”:包括《趣读卡》、《乐读卡》和《美读美绘》
其中《趣读卡》、《乐读卡》包括有新鲜感的词语、优美句子的摘抄积累。《美读美绘》初步尝试用跨学科形式进行阅读反馈。
三年级“悦读”、四年级“享读”、五年级“慧读”:包括《悦读卡》/ 《享读卡》/《慧读卡》、《妙笔生花》和《美读美绘》
其中《悦读卡》/《享读卡》/《慧读卡》在一二年级基础上增加“读有所思”板块,注重即时阅读感悟积累。《美读美绘》以思维导图、阅读小报、内容梳理等形式进行阅读反馈。《妙笔生花》为阅读思考、阅读感悟的整体输出。
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做好阅读积累,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篇,形成阶梯式阅读成长记录。学期末整理阅读记录卡,按生员装订成册,形成整个学期学生个人阅读成长档案。
三、读写结合,培育硕果。
(一)班级层面
班级读书分享会:每月举行一次班级读书分享会,及时交流阅读感悟,分享阅读成果。
今日讲吧:每日一次“讲吧”活动。分享交流、数学故事、说唱吟诵、新闻轶事,内容不限,形式丰富。
(二)学校层面
1.校园创笔生辉风云榜:组织“翰墨献礼,告白祖国”、“笔走龙蛇,字字生辉”两次书写比赛,双月开展“笔墨润心”、“溢彩成章”两次作文竞赛,磨炼读写能力。每月根据比赛结果更新风云人物。
2.卓雅舞台
3.书信寄情:开展“字画传情、书信感恩”系列主题活动。“给老师的一封信”,“给祖国妈妈的一封信”,“给家人的一封信”……评选“最感人书信”,在红领巾广播站进行播报。
4.跨学科创新作业:围绕“优化设计、创新形式、科学分层、肩负增效”这一主题,举办创新作业展。指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创作,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5.书香评比:期末进行“书香少年”“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及时总结、巩固阅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