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成果】烟台市蓬莱区大辛店中学2024-2025学年蓬莱区大辛店中学名师培养方案
为全面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支具备现代教育理念、科研能力和示范引领作用的名师团队,根据教体局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以下特质的骨干教师:
1.教育理念先进: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专业能力突出:具备扎实的学科素养、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3.示范引领显著:在校内及区域内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4.学习意识浓厚:主动适应教育发展新趋势,持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二、基本条件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思想素质过硬,师德高尚。
2.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教育情怀。
3.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并且达到标准课时量。
4.能勇于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任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5.任教班级成绩位于级部中上游。
6.年龄在42周岁(1983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学历本科及以上。
7.教龄3年及以上,获得过优质课的可以放宽。
三、培养措施
1.强化校本培训
(1)深度融合教育教学实践与校本培训,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如专家讲座、名师观摩课、教学竞赛、专题研讨会及常规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平台。
(2)引入“实践反思”和“同伴互助”机制,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通过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专业素养。
2.数字化能力提升
(1)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资源,定期组织信息化教学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能力。
(2)每学期开展一次“智慧课堂”教学竞赛,评选优秀案例并推广。
3.搭建个性化交流平台
(1)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教育教学研讨会,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讲座与交流。
(2)充分利用集团化办学,为名师人选提供与同行交流切磋的机会,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4.制定个性化成长计划
(1)针对每位名师培养人选的个人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成长计划。
(2)每学期开展集中反馈会,优化培养计划。
5.建立成长档案袋
(1)为每位名师培养人选建立成长档案袋,记录学习情况、教学成果、反思总结、荣誉证书等。
(2)定期整理和更新档案袋内容,并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
6.成果转化与辐射
(1)建立“名师工作室”,定期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展示教研成果;
(2)鼓励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分享教学经验,扩大影响力。
四、考核管理
1.教学实绩量化考核
(1)任教班级学业成绩需保持级部前30%且学生满意度调查达85%以上;
(2)每学期提交2份学生个案分析报告,体现因材施教成效。
2.科研创新指标
(1)培养期内至少主持1项区级以上课题,或发表1篇地市级以上期刊论文;
(2)参与编写校本教材或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并通过学校评审。
3.示范辐射成效
在校内开展1次专题讲座或名师讲堂活动,并提交活动报告。
4.学习记录
(1)每年完成不少于6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含线上学习)。
(2)每学期至少完成16节课听课任务,并提交1份高质量的观课心得,并结合心得提出自己的教学思考与建议。
(3)每学期至少读一本专业书籍,并提交1份学习笔记或读书心得,内容涵盖教育前沿理论与实践。
五、相应的待遇
1.资源保障
(1)设立校级名师工作室,为培养名师提供专门的工作空间,以备教师相互交流学习。
(2)加强经费保障,支持名师人选参加高端培训、学术会议及出版成果。
(3)提供教育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学参考书等。
(4)优先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保障信息化教学需求。
2.荣誉激励
(1)完成考核任务的老师方可授予“校级名师”称号,并推荐参评区、市级名师。
(2)在学校的评先树优中予以倾斜。
六、特别说明
1.名师拟培养人选采取个人自愿报名+学校审核双向产生。
2.语、数、英学科不超过3人,其他学科不超过2人。
3. 培养期为两个学年。
4. 培养期结束,未完成考核任务的不授予校内名师称号,也不能获得相应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