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谦益小学全体师生齐心协力、砥砺奋进,围绕教育教学核心工作,在多个领域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学生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党建引领,筑牢教育之魂
(一)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党建根基
办公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本学期召开支委会15次、党员大会12次、上党课6次,有效增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提升了党员教师的政治素养与责任担当,为学校发展凝聚强大思想动力。
(二)推进党员发展,壮大红色力量
在党员发展工作上,学校积极作为。本年度吸收入党积极分子2名,预备党员转正3人。新鲜血液的注入,充实了党员队伍,他们在教学、管理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教师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为学校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加强党纪教育,营造廉洁氛围
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专题学习6次、廉政讲座2次、案例研讨4次、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大会6次。通过多样化学习活动,引导党员教师深刻领悟党纪法规内涵,坚守廉洁自律底线,自觉践行高尚师德,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四)党建带队建,培育民族情怀
秉持党建带队建理念,与政教处协同开展工作。打造“一心五融三结七学”民族团结教育模式,举办2次民族文化节,联合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南开乡犀牛小学开展“石榴结籽手拉手 携手未来心连心”五个一系列活动,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乌拉小学开展手拉手写信活动。这些活动增进了师生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了各民族文化在校园内的交流与融合。
二、精细管理,保障学校运行
(一)优化教师服务,助力职业发展
1. 人事工作高效推进:面对人员变动,办公室积极协调。顺利完成11名新入职在编教师、6名外校调入教师和1名轮岗教师的入编、调编工作,为教育教学有序开展提供坚实人员保障,确保师资队伍稳定。
2. 职称评审严谨负责:全程参与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包括5名教师的初级职称认定、3名教师的中级职称评审、1名教师的高级职称评审,以及3位教师的岗位补聘和8位教师的教师资格证定期注册工作。严格把关,精准服务,切实保障教师权益,为教师职业晋升保驾护航。
(二)打造幸福工程,凝聚团队力量
1. 教师节活动暖人心:举办教师节“送出一束鲜花、分享一份甜蜜,定格一张照片,相约一场快乐”四个一活动,营造温馨氛围,让教师们在节日中感受学校关怀与同事情谊,增强职业幸福感与归属感。
2. 年会评选展风采:与政教处协作举办年会,评选出38名优秀教师,授予“追光教师 - 教学骨干、追光教师 - 优秀青蓝、追光教师 - 师德标兵、追光教师 - 优秀班主任、追光教师 - 育人奉献”5类奖项。树立榜样,激发教师工作热情,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加强宣传工作,塑造学校形象
秉持严谨、高效、清晰的工作思路,办公室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严格落实“三审”制度,加强微信公众平台、新闻网站等媒介的正面宣传与舆论引导。本学期学校各级各类媒体新闻推送信息80余篇,全面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师生风采,提升学校知名度与美誉度,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三、深耕教研,提升教学质量
(一)创新教师培养,促进专业成长
1. 聚焦备课,凝聚智慧:开学首月,各学科组利用四次教研时间开展集体备课。每位教师轮流担任主备人发言,备课组集体交流,深入钻研教材。此举措有效促进教师合作,共享教学智慧,提升备课质量,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2. 紧扣变革,学科深耕:各学科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共进行14次。语文组研讨试题改革,融合新题型于教学;数学组聚焦深度课堂与提问效率;英语组拓展阅读教学。通过研讨,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显著提升,推动学科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3. 听评结合,打造高效课堂:优化常规教研模式,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本学期开展30次听评课活动,语文组16节、数学组11次、英语组3次。青年教师精心备课磨课,骨干教师展示扎实功底,形成良好教学研讨氛围,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整体提升,打造高效课堂。
4. 全员阅读,提升素养:全体教师开展6次培训及读书活动,内容涵盖素养提升、摄影技巧、师德师风、AI使用等。针对青年教师开展十次集中培训及读书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构建交流平台。开学初的“答疑解惑”活动,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实际教学困惑,助力其快速成长。
5. 搭建平台,展现风采:学校高度重视教师教学素养提升,为教师提供多元展示平台。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校外比赛,本学期杨鑫、王向杰等多位教师在区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充分彰显学校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卓越风采。
6. 强化训练,夯实功底:教师写字基本功影响学生书写习惯养成。本学期全体教师进行7次钢笔字、7次粉笔字基本功训练,提升教师书写水平,为指导学生书写提供有力支持,强化写字教学基础。
(二)落实课题研究,引领教学革新
教研处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吸引青年教师参与。致力于将课题研究与教师培养、学科教学改革、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本学期两项区小课题、一项市级课题成功立项,并带领青年教师尝试申报其他省市级课题,推动学校教学研究蓬勃发展,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三)加强家校协同,共育学生成长
1. 家校沟通常态化:教研处每月定期上交家庭教育工作简报,学期中、末召开家长会。围绕“阅读”“陪伴”“习惯”等家庭教育关键内容与家长深入交流,解答家长教育疑惑,增强家校教育共识,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2. 幼小衔接助力成长:为帮助学区内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11月21日,谦益小学与蜜橙幼儿园联合教研,并组建“幼小衔接”家庭教育宣讲团走进幼儿园家长会。张计苓和张京妮老师针对阅读、生活习惯培养及秩序意识养成开展讲座,为近200名家长提供科学指导,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助力幼儿平稳幼小衔接。
(四)打造书香校园,提升学生素养
组织“书香校园”系列活动,各班级每周开展好书推荐、读书交流,并通过美篇展示成果。学生读书思维导读、读书插图、诗配画等作品精彩纷呈。学校打造温馨图书角,开设阅读分享课、自主阅读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阅读基础。
四、德育为先,培育时代新人
(一)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1. 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政教处结合学校实际,完善班主任工作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规范与要求。搭建班主任交流学习平台,促进经验分享与共同进步,提升班主任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2. 青蓝工程,传承经验:积极开展青蓝工程,发挥老班主任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以老带新,新班主任快速积累经验,提升班级管理能力,推动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保障学校德育工作高效开展。
3. 创新考评,激发动力:开学初组织班主任培训,引入新教育理念与管理方法。成立考评检查小组,每日“五查”(查卫生、查纪律、查安全、查礼仪、查学习),每周、每月汇总公布考核结果,并纳入班级考评。精细化管理激发班级竞争活力,促进班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4. 培养干部,自主管理:组织班主任健全班级小干部队伍,注重培养班干部自我管理与教育能力。班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提升班级自主管理水平,培养学生责任感与领导能力。
5. 工作坊研讨,共同提升:成立班主任新秀工作坊,每月开展研讨活动。总结环节分享管理经验,研讨环节针对问题共同探索解决方案。此活动促进班主任交流合作,提升德育素养与管理能力,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
(二)加强少先队建设,厚植爱国情怀
1. 入队仪式,激发荣誉感:10月13日,举办“红领巾爱祖国”二年级入队仪式。仪式庄严隆重,激发少先队员自豪感与责任感,让学生深刻领悟肩负使命,厚植爱国情怀与集体荣誉感。
2.升旗仪式,强化教育:坚持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增设班级国旗下演讲环节。结合时事与主题教育,增强教育针对性。庄严的仪式与精彩演讲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升华思想素养,成为学校德育重要阵地。
3. 节日教育,传承基因:利用抗战胜利日、烈士纪念日等重要纪念日开展爱国主题教育,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4. 大队委竞选,助力成长:11月12日,举行“红领巾爱祖国”第四届大队委竞选活动。为少先队员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增强竞争与参与意识,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培养良好习惯,塑造道德品格
1. 常规训练,规范行为:借助班会、升旗仪式等多种活动,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和学校方案开展常规训练教育。对学习、卫生、纪律、列队做操等项目严格训练与检查,对问题班级及时指导改进,学生行为规范显著提升,良好习惯逐渐养成。
2. 星级评选,树立榜样: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全方位检查劝导,政教处及时通报反馈。每周、每月评选优秀、文明班级,树立班级榜样,激发班级间良性竞争,提升学校整体纪律与卫生水平,营造良好校园秩序。
3. 贴心服务,温暖人心:针对200余名早到学生,值周领导统筹安排教师看护管理,组织读书活动。政教处与安办协同管理食堂就餐纪律,制定课后延时服务方案,安排教师值班,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写字及文体活动。贴心服务解决家长后顾之忧,获家长广泛好评,彰显学校人文关怀。
(四)丰富校园活动,提升文化内涵
1. 开学典礼,传承美德:9月9日举办开学典礼,进行爱校荣校、爱党爱国教育,恰逢教师节举行拜师礼仪式。活动传承尊师重道美德,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展示学校新风貌,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开启新学期良好开端。
2. 养成教育,助力成长:9月30日开展“抓实一日常规,助力习惯养成”班级“一日常规”验收活动。将日常行为养成教育融入活动,引导学生将规范内化于心,为学生全面发展筑牢基础,促进良好习惯养成与综合素质提升。
3. 家委会竞选,凝聚合力:11月2日召开第四届家委会竞选大会,回顾学校工作成果,邀请家委会成员为家校共建献策。聘请家庭顾问,明确职责权利,搭建家校沟通桥梁,凝聚家校教育合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4. 非遗进校,传承文化:10月14日,邀请著名非遗传承人于志娜老师举办《面塑、胶东花饽饽技巧》讲座。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培养动手与创新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5. 法治宣传,护航成长:11月15日,开展“法治宣传入校园”活动,邀请法制副校长娄胜武警官授课。生动有趣的普法课激发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6. 庆元旦活动,展示风采:12月份举办经典诵读合唱比赛、学生绘画展和班级元旦联欢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展示才艺,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欢乐节日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关爱身心健康,共筑成长之路
1. 心理辅导,呵护心灵: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对心理困惑或问题学生进行耐心个体辅导。与家长积极沟通,共同探讨教育策略,提供家庭教育建议。多举措缓解学生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2. 资助工作,传递温暖:依据资助中心安排,1月份对4名残疾学生开展“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温暖安全过冬”活动。政教处认真落实政策宣讲、材料审查等工作,为困难家庭减轻经济负担,送上暖冬羽绒服,传递学校关爱与温暖,助力学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五、艺体并进,促进全面发展
(一)优化课程教学,提升艺体素养
1. 音乐课程,启迪心灵:依据课程标准设置多元教学内容,低年级通过儿歌、游戏培养节奏感与音准,中高年级引入合唱、乐器演奏提升表现力。学期末举办诵读经典暨班级合唱比赛,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互动环节,激发学生音乐兴趣,提升表演素质,增强班级凝聚力。
2. 美术课程,激发创意:涵盖绘画、手工、欣赏板块,根据年级分层教学。低年级启蒙绘画,高年级教授技法与开展主题创作。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教学成果丰硕,学生作品在元旦展出。组织参观美术馆等活动,拓宽学生美术视野,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美术兴趣,众多学生参与课外兴趣小组。
3. 体育课程,强健体魄:严格执行体育课程标准,丰富教学内容。低年级培养基本运动技能,高年级注重专项训练。教学中采用游戏化、小组竞赛教学法,如将接力跑融入“夺宝奇兵”游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在区运动会上成绩优异,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1. 专业培训,更新理念:重视艺体教师专业发展,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培训进修。音乐教师参加合唱、乐器教学法培训,美术教师参与绘画技法、创意手工进修,体育教师进行专项技能培训。教师通过培训更新理念,掌握新方法技能,提升教学水平,如尤海霞运用新指挥技巧提升班级合唱水平。
2. 教学研讨,共同进步:定期开展艺体学科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交流教学问题与创新方法。积极开展校际交流,组织观摩优质课、共同备课。在体育教学交流中,我校教师学习到培养足球战术意识的方法并应用于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三)开展课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1. 社团活动,培养特长:开设多个艺体社团,如合唱团、绘画兴趣小组等。社团由专业教师指导,定期训练。社团成员积极参赛获奖,如绘画社团作品多次获奖,跳绳队在区赛取得佳绩。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特长,挖掘潜能,提升综合素质。
2. 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氛围:积极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元旦期间的诵读经典暨合唱比赛涵盖多种艺术形式表演与展览。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营造浓厚艺体氛围,使艺体教育融入校园生活,彰显学校教育特色。
(四)完善教学资源,保障艺体教育
1. 硬件升级,助力教学:学校加大艺体教学硬件投入,音乐教室配备专业设备,美术教室增添工具材料与展示架,暑假改造体育场地、购置器材。良好硬件设施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助力教师开展多样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学习体验。
2. 资源拓展,丰富内容:遵循国家教材标准选用艺体教材,结合校情补充拓展内容,如地方特色音乐、美术作品赏析。利用网络资源推荐优质学习网站、线上课程,拓宽学生学习渠道,丰富课余学习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六、安全护航,守护校园安宁
(一)强化日常管理,构建安全网络
1. 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针对师生人数增加带来的安全管理挑战,修订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成立校园安全管理委员会,监督制度执行,定期分析安全形势、制定改进措施。明确各方安全责任,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格局,确保校园安全管理有章可循、责任明确。
2. 巡查排查,消除隐患:设立校园安全巡查小组,每日全面巡查校园。建立隐患排查与整改机制,对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责任处室整改。鼓励师生参与隐患排查,设立“安全隐患有奖举报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厕所打闹等问题,有效改善校园安全环境。
3. 积极参与,提升意识:严格落实上级安全指示要求,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安全培训、作品征集、课件制作活动。积极参与上级安全检查,对检查问题及时整改。通过系列活动,提升师生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校园安全无死角。
4. 学生宣讲,营造氛围:组建高年级学生安全宣讲团队,选拔培训责任心强、宣讲能力好的学生担任宣讲员。每周确定宣讲主题,涵盖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欺凌、网络安全等多方面安全知识。通过班会培训宣讲技巧,鼓励宣讲员在班级、年级或全校范围内宣讲,形成“学生讲、大家学”的良好氛围,让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5. 材料梳理,经验传承:建立校园安全管理档案,对各类安全制度、预案、培训记录、演练记录、安全检查记录等进行系统梳理和归档。定期整理分析安全材料,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为后续安全工作提供有力参考。
(二)聚焦专项领域,严守安全防线
1. 消防安全,常抓不懈: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让师生掌握消防知识和技能,学会火灾时的疏散逃生方法。通过消防维保单位对消防设施全面检查更新,确保灭火器、烟雾报警器、消防栓等设备正常运作。同时,借助电力维保单位排查电线电路,防止电气火灾。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师生防范意识。多次组织食堂员工开展天然气安全检查及用气安全培训,确保食堂用气安全。
2. 防欺凌工作,扎实推进:鉴于学生防欺凌工作的重要性,修订校园防欺凌工作的各类制度、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原则、职责分工、预防措施和处置流程。成立校园防欺凌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校工作。建立欺凌事件报告与处置机制,确保事件得到公正合理解决。定期开展防欺凌班主任工作会议,组织教师参加专题培训,提升教师对欺凌行为的识别、干预和处理能力。倡导各班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欺凌危害,学会自我保护。与政教处配合,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3. 饮食安全,严格监管:自7月食堂运营模式转变为自营后,学校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在进货数量与库存管理方面,根据就餐人数合理订购食材,建立库存管理系统,确保食材新鲜。对供应商进行严格资质审核,实行定期评估机制,保障食材来源可靠。每批食材到货后专人负责质量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及时退货更换。根据学生营养需求制定科学菜谱,成立菜谱审核工作群,邀请教师和家长代表参与审核,发挥家长膳食委员会作用,定期更新菜谱,增加菜品多样性。食堂工作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定期接受食品安全培训,食堂内部实行严格卫生管理制度,定期邀请家长代表检查,根据反馈及时整改 。
(三)加强护学岗建设,保障上下学安全
1.队伍组建与培训:根据上级要求组建护学岗队伍,成员包括学校教职工、家长志愿者及社区安保人员,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安全防护网络。安办定期对护学岗成员进行安全知识、急救技能、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培训,针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培训方式,如对校园保安和职工线下培训,对家长志愿者通过校级家委会负责同志培训,确保成员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责任感。
2. 运作机制完善:制定详细的护学岗工作方案,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建立护学岗微信群(校级安保部工作群),实现信息共享与快速响应,一旦发现潜在安全隐患或突发情况,能迅速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有序。
3. 家校社协同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宣传护学岗重要性,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同时与社区紧密合作,共同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安全宣传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安全氛围,为学生创造安全的上下学环境。
回顾本年度的工作历程,谦益小学在多个维度积极探索、扎实推进,收获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师生的辛勤付出,也得益于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展望未来,谦益小学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创新的思维,不断优化各项工作。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强化校园安全保障,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