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2024-2025学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小学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报告将对本学年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成果、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全面总结与汇报。
一、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一)课程体系建设
1.课程设置: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劳动课程,每周安排2课时,为不同年级精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低年级着重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设置了“整理小能手”“我是家务小帮手”等课程;中年级注重实践操作,开设“手工制作坊”“种植小达人养成记”等课程;高年级强调价值创造,开展“小小烹饪大师”“创意修理专家”等课程 。
2.学科融合:积极探索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路径,深度挖掘各学科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在语文课堂上,通过“白菜的奇妙之旅”等专题,以诗歌、绘本、习作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劳动的意义与价值;科学课开展“无土栽培奥秘探索”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劳动技能;美术课组织学生实地写生“美丽的蔬菜园”,引导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发现劳动之美。通过学科融合,实现了劳动教育与各学科的协同共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实践活动开展
1.校内劳动:充分利用校园资源,打造“行·知种植园”作为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基地根据年级划分种植区域,学生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全程参与平整土地、田间管理、播种、收割、采摘等农业生产劳动。春天,学生们亲手播下希望的种子;秋天,共同收获辛勤劳作的果实,真切感受丰收的喜悦 。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教室布置等日常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与责任感。
2.校外实践:加强与社区、企业等外部资源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校外劳动实践平台。组织学生走进社区,积极参与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如垃圾分类宣传、关爱孤寡老人等活动;带领学生到校外参观学习,了解现代生产劳动的流程与技术,拓宽学生的视野。本学年开展的劳动实践周活动内容丰富,涵盖开营仪式、内务大比拼、餐厅就餐体验、紧急救护培训、消防安全演练、户外劳动等项目,全面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与综合素质。
(三)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配备:组建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核心、兼职教师为补充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选拔专业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专职劳动教育教师,同时鼓励其他学科教师积极兼任劳动教育课程,为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
2.教师培训: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邀请劳动教育领域的专家举办讲座、进行现场指导,不断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积极投身劳动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创新,探索更具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本学年,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了多场劳动教育培训和研讨会,教师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为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评价体系完善
1.评价指标:构建了全面、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劳动过程和成果的综合评价。评价指标涵盖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成果等多个维度,全面考量学生的劳动素养发展状况。例如,在劳动技能评价方面,依据不同年级的课程目标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技能考核标准,对学生的手工制作、种植、烹饪等技能进行严格考核评价。
2.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的作用。学生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促进自我成长;生生评价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激发学习动力;家长评价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在家中的劳动表现,实现家校教育的有机结合;教师评价则从专业角度对学生的劳动表现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劳动成长历程,有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教育。
二、劳动教育成果
(一)学生劳动素养提升
1.劳动技能提高:经过一学年的劳动教育,学生们的劳动技能得到显著提升。低年级学生能够熟练地整理书包、系鞋带、打扫卫生等,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增强;中年级学生熟练掌握了手工制作、种植养护等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劳动任务;高年级学生在烹饪、修理、编织等方面展现出较高的水平,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
2.劳动意识增强:学生们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劳动意识显著增强。他们将劳动视为一种乐趣和责任,主动参与劳动。在校园里,学生们积极参与各项劳动活动,认真完成劳动任务;在家里,许多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帮助父母减轻负担,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可 。
3.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经常需要分组合作完成任务,这极大地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们学会了与他人有效沟通交流、合理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学校劳动教育影响力扩大
1.活动宣传:学校注重劳动教育活动的宣传推广,通过学校公众号、美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及时展示劳动教育成果和学生的精彩表现。本学年,学校的秋季丰收节活动、劳动技能大赛等活动先后被学习强国平台和烟台综合实践公众号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
2.经验交流:学校积极参与劳动教育经验交流活动,与其他学校分享劳动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本学年,学校接待了多所兄弟学校的参观交流,在交流互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推动区域劳动教育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三)家长满意度提高
通过家校合作,家长对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在学校的劳动教育中,不仅学会了实用的劳动技能,还变得更加懂事、有责任感,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许多家长积极支持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劳动教育活动,形成了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
三、未来展望
在未来的劳动教育工作中,学校将继续坚持劳动教育全面育人的理念,不断完善劳动教育体系,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1.深化课程改革:持续推进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探索跨学科的劳动教育课程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加强劳动教育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发在线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学习渠道。
2.拓展实践平台: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平台。积极与企业、社区、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社会舞台上体验劳动、锻炼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和管理,确保活动的安全和有效。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创新,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进一步加强家校社沟通与合作,形成劳动教育合力。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工作。加强与社区的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劳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劳动意识。
总之,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小学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行动,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