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情况】栖霞市蛇窝泊中学综合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完成情况

日期:2025-03-06     

字号:

栖霞市蛇窝泊中学综合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完成情况

根据《栖霞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督导评估规划》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栖霞市蛇窝泊中学进行了认真自评,现将综合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完成情况进行简要汇报。

一、党建引领助推发展

1.持续加强“一校一品”品牌建设。突出党建引领,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每周一次党员主题教育,通过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突出党建活动载体,举行党员宣讲4次,党史学习教育2次;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和廉洁教育,评先树优公平公正公开,教师职称“阳光评审”,公示教辅征订情况,贫困学生评审严格按照流程;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制定《蛇窝泊中学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加强党对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领导,举行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举行学生养成教育,国庆系列活动,庆元旦主题活动,2 “学雷锋月”主题活动,“崇清尚廉”主题板报评比和主题班会课评比,系列活动,毕业季爱国爱校主题教育。

2.深入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思政一体化教育凸显特色,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选优配强思政课教师,各学科德育融合。举行学生军训活动、学校班级板报评比和书法比赛活动、交通安全主题活动、读书征文活动暨数学手抄报表彰、“与法同行 青春无恙”法治进校园活动、国家公祭日活动、禁毒活动进校园、“学雷锋,讲奉献”主题教育,防欺凌专题教育和环境保护主题教育、开展“清明节”系列活动、端午节主题活动、“梦想飞扬”毕业季活动。

二、落实课程实施方案

1.开齐、开足、开好必修课程。开设种植、烙画、剪纸、衍纸、钩织、泥塑等综合实践劳动课程,开展拔河比赛、运动会、韵律操等阳光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涵养意志。开足音体美学科教学,周课时数均达到国家课时要求。举行“厚植家国情怀 涵养进取品格”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严格落实“两操一课”制度,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以上。通过整合学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深入推进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农村初中学校特色的“以劳修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综合劳动教育。学生每周三下午在“勤耕园”劳动基地开展活动,每学期开展1次劳动成果展示

2.规范教学实施。落实周备课教研制度,积极研读课标,实施教学。作业管理方面,按照上级要求严格管控作业次数和作业时长。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五项管理”建立了学困生和学优生辅导档案,各班级“每日会商”制度促进协同育人。

3.改进教学方式。在课程建设上,以“学科探究+实践教育”为课程主题,构建学科融合教育。各学科教师教研、备课、拟题等教学工作均借助菁优网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加强信息化教学。

4.健全教学管理,细化教研流程。一是加强听评课活动,二是教研活动及时跟进点评梳理反思,三是注重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转变育人思想。召开两次期中考试总结会议,各年级总结表彰,学校教研组表彰总结,精心组织信息技术考试、理化生实验技能测试和毕业年级学业考试。

5.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聚焦核心素养,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探究思维,探索大单元整体教学、项目化学习、教学评一体化,打造蛇中特色的常态课范式。

6.优化作业设计。实行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作业全批全改,教导处对作业设计和质量监测等教学常规的检查常态化,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作业数量,避免惩罚性作业和代批改,各学科实施了“学生活动评价表”和“学生成绩等级评价表”,不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为每一名同学个性化的素质教育成长档案。

三、构建全新育人环境

1.落实《蛇窝泊中学学生日常行为奖惩规定》,聚焦养成教育,强化对学生的爱校教育、道德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贯彻立德树人,建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力求“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做到“开学立规范、每日抓细节、每周有主题、每月一习惯”;根据不同时间节点,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持教育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铺路、绘图筑梦。

2.创建平安校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利用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国旗下讲话和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防范和遏制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政教处、各级部常态化开展校园欺凌隐患排查。学校坚持“三勤”——勤走、勤看、勤检查,守住安底线,加强校车管理和学校安保,筑牢学生安全防护墙。政教处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认真开展了每月一次的防火、防震、防踩踏、防校园暴力、交通、防溺水、饮食安全教育。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通过举行征文比赛、演讲活动等形式,建设健康校园、书香校园、温馨校园、文明校园,推动红色文化、廉洁文化进校园,上半年开展了“悦读红色经典 赓续红色血脉”和“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书香飘满校园”的读书主题活动。各级部每周开设阅读课,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丰富学生课业生活。

4.组建校务委员会和新一届家长委员会。家委会人员组成更加合理,推选步骤更加科学,每学年邀请家委会参观学校宿舍和食堂,参与学校管理,家校合作共同育人,“同行远”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分别走进前柳家村和连家庄村进行家庭教育。

5.学校实行全员导师制度。开展领导包级部,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包保学生模式的“包保制”。教师通过微信、钉钉、电话沟通等方式,架设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的桥梁,通过家校联系卡沟通校内外,家长能够掌握学生在校学习情况,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假期情况。

6.加强食堂工作每一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学校食堂加快“4D”规范化建设,在食材采购、食品安全、食品质量上层层把关,根据中小学生的膳食营养需求,制定每日食谱,每餐保证一荤一素。学校财务核算、年度预算和收支计划科学统筹。学生资助工作在阳光下运行,不允许任何国家规定之外的教辅资料进校园。

四、队伍建设专业发展

1. 加强“四支”队伍建设。深化学校干部队伍建设,推进“一岗双责”考核,增强各项工作落实的实效性;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成长专业化。

2.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做“四 有”好老师。进行警示案例学习,签订签署《教师师德承诺书》,拒绝有偿家教和吃拿卡要,教师签订《在职教师自觉拒绝有偿家教承诺书》。

3.通过各种安全培训,提高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进行了消防知识培训,组织全体教师观看《防溺水教育警示片》。

4.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学校通过大力表彰优秀备课组及各类评先选优活动,树典型,立榜样,激发教师争先创优意识,引导广大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注重落实信息技术2.0的学科培训,进行青年教师优质课评课及学科教学模式交流研讨会,开展青年教师读书交流活动。

5.健全教师评价激励机制。逐一完善各条考评制度,以硬性的规章制度和软性的协调、凝合、约束为表现形式,激活教师内动力。

五、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1.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学生成长。在山东省“郝庆娜心理名师工作室”的带动辐射下,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先后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系列课程、学习动能训练营、团体辅导及讲座、“知心老师信箱”和“校园心理服务室”等兼具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特色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包含“一课、一营、一讲、一室、一箱”的“五个一”体系,为全校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2.加强师生心理健康培训,开展“关爱教师心理健康”系列讲座,通过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智力和个性和谐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