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栖霞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督导评估规划》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栖霞市实验小学进行了认真自评,现将综合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完成情况进行简要汇报。
一、加强党建工作
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实现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党组织领导下的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组织作用,积极开展班团队活动,每周1课时,确保活动质量。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选优配强思政课教师,开齐开足思政课,不占用、挪用或者变相压减思政课时;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坚持立德树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教育质量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决不以分数、升学率评价教师和学生,全面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有关要求。严格按要求制定学校德育工作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时更新;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落实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心理全环境立德树人,开展相应的活动百余种。
三、落实课程实施方案
第一,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为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校按照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对落实课程方案情况进行自查:
1.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我校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使用国家审定的教材,任何年级没有变相强迫学生额外订购各种教材教辅。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纳入年末考核。
2.严格常规督查。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导处每天从早读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或未按规定时间放学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纳入年末考核,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第二,全面加强课程建设。
我校始终坚持“重自主 乐参与 慧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为每一位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宗旨,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责任、身心健康、学会学习、个性特长、规则意识等五个维度的核心素养内涵,并建构出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悦心课程”体系。主要涵盖德育实践课程、经典活动课程、基础整合课程、特色选修课程、规则意识课程五大板块。
(一)德育实践课程——立德树人,肩负责任。
学校开展德育实践课程,引导学生深入实践,丰富生活经历、锻炼意志品质、承担社会责任。
1.悦心仪式课程。旨在养性和修行,带给学生带来秩序感和神圣感,帮助学生不断超越自己,成就优质自我。学校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策划、设计出系列悦心仪式课程,让学生在每个成长的关键期都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引导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1)“国旗下的讲话”每月一次,学生结合时代与生活搜集素材、设计流程、汇报展示,培养学生广泛了解世界、正确看待生活的能力。
(2)升旗仪式。每日清晨的升旗活动,当国歌响起时,学生们无论是在校园清扫卫生,还是在教室里晨读,都会立刻起立,面向国旗敬礼。
(3)规范仪式流程。在开学、毕业典礼、少先队入队仪式、毕业典礼、科技节、体育节等重大活动中,我们都要升国旗、出校旗、队旗、唱国歌、校歌、宣誓,这是庄严的仪式,在仪式中贯穿爱校爱国和理想信念教育,同时,也规范了学生列队、守纪、礼仪等行为。
2.社会劳动实践课程。课程分为六个系列:走进街道、工厂、社区、研究所、敬老院、研学旅行等。在体验中,孩子们接触社会,奉献爱心,传播文明,提高了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培养了爱国情怀、青年担当、社会责任。
学校和家委会先后组织不同年级学生参加了丰富多彩的综合体验实践课程。如,组织学生参加田间劳动,体验劳动之辛苦;到特殊学校与聋哑儿童、盲童一起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受特殊人群生活的不易,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宽容心;组织学生自愿参与卖报纸、卖鲜花等爱心义卖活动,义卖过程的销售、账目管理、安全保障等细节均由学生做出具体安排,义卖所得全部存入学校爱心基金,用于资助学校贫困家庭与贫困学生。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关注生产、关注环保、关注弱势群体、关注民生。
3.主题班会课程。我们根据各年级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围绕特定的教育内容,选取特定的主题,形成“主题班会”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
为了细化主题,我们每个年级一个大主题,每个月又有一个小主题,每个小主题又有4-5个特色鲜明的主题德育活动构成。这些小主题既能实现我们的德育目标,同时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如此,形成一套符合每个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序列化的“主题班会”课程体系。
(二)经典活动课程——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与人文情怀。
1.德育活动为载体,构建生态体验式德育课程。根据学段特点,开发校本课程《明理养德》,突出了以“忠”为主的国家意识,以“孝”为主的家庭伦理,以“律”为主的集体观念,以“俭”为主的生活信条,以“信”为主的交往准则,以“礼”为主的行为规范,以“勤”为主的学习状态。实现“健全人格、明德至善”的目标,使学生有仁爱心、自信心、进取心;幸福感、价值感、责任感;自制力、忍耐力、创造力。
2.开展学党史、跟党走系列课程。培养了大批优秀少先队员,队员们在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少先队大队部的组织下,优秀成员每学期通过“党的故事我来讲”义务奉献、文明宣讲,以党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不同时期的国家大事、名人故事、廉洁故事等为主干,形成德育小课的课程体系,全景式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让党史故事深入人心,培养队员们从小知党史、爱党爱国的觉悟精神。
3.传统活动课程。它包括以阅读实践为主的“悦读嘉年华”、以体育实践为主的“悦动嘉年华”、以表演实践和文化实践为主的“‘六一’嘉年华”、以科技实践为主的“科技嘉年华”、以书画实践为主的“艺术嘉年华”等系列悦心传统活动课程。
我校开展的“悦读嘉年华”活动课程,通过“悦读书市”“诗词大会”“吟诵好声音”“读书展示会”等活动,将校园读书活动注入自主、探究、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元素,让学生在读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四月份组织的“体育嘉年华”活动,通过举办运动会,开展篮球、足球联赛,组织花样跳绳、篮球操等比赛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六月份举办的“六一嘉年华”,包括“庆六一”总结表彰、“悦童心”文艺演出、“儿童画”作品展评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我,展示特长,发展能力,享受成功;十月份规划了“科技嘉年华”课程。包括“七巧板科技竞赛”、“魔方速拧”、“动植物的养殖与种植”、“动力飞机竞赛”、“纸折飞机滞空竞赛”、“科技创意比赛”等活动, 旨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乐于实践的好习惯;十一月份规划了“艺术嘉年华”活动,包括主题式书画比赛、剪纸比赛、摄影比赛,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主创作,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4.国学诵读课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学校的人文课程以国学经典诵读为核心,以知识积累和文化感悟为辅助,建构了循序渐进的国学经典诵读序列,包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小学生小古文100篇》、徐建顺吟诵教材等等。通过汲取历代人文精华,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优雅的气质,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