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照旺庄中学初级中学“教师亮课”活动实施方案

日期:2025-03-10     

字号: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面貌的根本改变,结合我校开展的“五步四动三能”多维融合新课堂教学模式,定于本学期在全校开展“教师亮课”活动,为保证活动实效性,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依据烟台教科院《关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素养指向的思维对话教学论”概要》、莱阳市《关于新时代教学方式变革与运用的实施方案》《莱阳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新时代中小学生综合学习力大数据系统架构与应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我校实施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行动,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优化课堂教学思想,推动育人方式变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基本思路

依据“五步四动三能”多维融合新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打造具有照中特色的轻负优质、生动有趣的高效课堂。

三、活动安排

(一)准备阶段

1、成立评审小组,参与听课并进行打分。

组  长:董  超

副组长:王玉生  周学林

成  员:张梅山  赵花荣  王新艳  王竹梅  杜涧旭

王  姣  董  颖  黄雁卿  朱鲁英  邹美珍 

赵  强  张秀琳 

2、聚力课堂,明确课堂评价标准(见附件1)

3、上交教学设计。讲课教师于讲课前一天上交教学设计一份(纸质稿,按照学校规定格式排版,正反面打印,左装订)。

(二)课堂展示阶段

1、参加人员:本校50周岁以下的任课教师

2、时间:每周安排3--4节课,具体时间见通知。

3、地点:录播教室,全程录课。

4、课题选择:教师自主选择课题,完成45分钟的课堂教学。

5、听课:同学科老师必须参加听课,其余学科没课的老师参与听课,学科教研组长拍好照片留存。

6、宣传:实习教师负责完成。

(三)总结阶段

1、全面评价。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和教学设计进行细化量化。

2.形成总结。活动结束后,认真总结活动的成功和存在问题,形成具体的活动总结报告。

3.反思提升。根据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研究改正策略,作出计划,使活动产生“以月带年”效应,不断加强课堂教学工作的落实力度,促进学校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四、推进措施

1. 加强教研活动。各学科利用教研会商的时间,有计划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围绕“五步四动三能”多维融合新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相关理论学习和研讨,提倡教师把课堂教学设计提前向所在教研组汇报并请求指导,对教学设计进行深度优化,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程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讲课完毕后,教研组内积极进行评课交流,争取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做到有效备课、有效评课、有效反思。

2.精心部署。依据本活动方案要求,制订具体活动日程安排,做到计划周密,安排详尽,确保活动扎实开展。

附件1:照旺庄中心初级中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附件2:“五步四动三能”多维融合新课堂教学模式

照旺庄中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讲课人


学科


内容


项目

评价标准

权重

得分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设计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测评、可达成,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5分


课堂教学

教材使用合理、充分,教学过程流畅,教师讲解适宜,学生主体地位突出。

10分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15分


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15分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课堂环节安排合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正确处理好课堂的生成问题。

15分


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制作、演示与示范的指导,合理运用投影、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教学,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信息化。

15分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差异性

5分


有当堂达标测试且当堂批阅,做到堂堂清,课堂效率高。

5分


课堂评价

课堂实施多元评价,评价具体、客观、及时。有效发挥评价的诊断性、指导性、激励性、方向性作用。

10分


作业布置

当堂作业布置科学,内容有梯度、分层次、可选择,量适当。

5分


评委签名


合计


附件2

“五步四动三能”多维融合新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中通过“激趣—定向—合作—评价—延伸”5个步骤;在每个步骤中融入学生好“动”的特点,将“四动”——“动口—动手—动脑—动心”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将课堂体验内化成学生的真实感知。该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的“五步”与学生的“四动”动静相宜、明暗相辅,从而达到“三能”即“能说—能思—能写”的教学目标。

“五步”指课堂教学五个步骤:激趣、定向、合作、评价、延伸。

(1)“激趣”指在课堂导入环节运用各种与主题有关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为整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定向”是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3)“合作”即在课堂中根据需要确定适当的环节构建结构合理、互帮互助的生生合作小组、教师积极引导,营造师生合作的良好氛围,提高学习效果。

(4)“评价”指在课堂中实现多元化评价。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真正做到运用恰当、正确的评价语言评价每一位同学,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5)“延伸”指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加深。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教师可补充拓展与本节课相关知识资源。

课堂教学“五步”走。具体操作表现为: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流程按照“五步法”,其中课堂时间分配按照“五二三八”(激趣5分钟,定向2分钟,合作和评价30分钟,延伸8分钟)原则,通过课堂教学“五步走”使整节课清晰、流畅,同时课堂教学具备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教师有更多精力助研教学,让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直观和多元,让学生上课有事可做,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课堂生动化培养学生四动:动口、动手、动脑、动心。

课堂生动化培养学生“四动”。具体表现: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四动”(动口、动手、动脑、动心)学习行动模式,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动”起来,充分实现学习主体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全方位参与,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动课堂。“四动”伴随着整个课堂学习活动,融入课堂教学的所有环节,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需求。

评价多元化引领学生三能:能说、能思、能写。

评价多元化实现课堂“三能”。教学“五步”中,课堂时间分配按照“五二三八”(激趣5分钟,定向2分钟,合作和评价30分钟,延伸8分钟)原则,教师讲解不超过10分钟,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不低于30分钟,在此过程中融入“五动”学习模式,实现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全方位参与,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三能”,即满足“能说”效用、提高“能思”深度、达到“能写”效果,创设活力课堂。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