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由于外界和自身的原因,学生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或遇到其他同学受伤的情况,此时,要保持镇静,迅速地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自救和救护。
学校成立意外伤害事故急救领导工作小组:
组 长:刘金义
副组长:孙国钢 崔希杰 张安敏 林峰 崔学志
组 员:鲁卫国 邢彦东 桑晓芳 梁建敏 柳玉晓 各班班主任
全体体育教师
(一)伤害事故等级程度的判定:
1.一般伤害事故:轻微的碰擦等导致的皮外伤等。
2.伤情较重事故:个别学生伴有骨折可能或者出血较多的事故。
3.重大安全事故:受伤人员较多或者危及生命的事故。
(二)接警与报告程序:
1.事故发生后,带班教师在第一时间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防止受伤学生受到进一步伤害;保护好学生,同时将事故发生情况及时报告给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
2.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根据伤害事故等级,及时决定如何进行现场处置。
(1)一般伤害事故处理程序:
教师将受伤学生送至保健室,由保健教师进行处理或者直接送医院,班主任及时与家长沟通,同时报告分管安全领导。
(2)伤情较重和重大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第一步:教师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当天值日行政领导和保健室教师,第一时间开展救治工作。并视情况紧急程度可直接拨打120,或在条件许可情况下直接护送当事人到医院寻求救治,必要时寻求警力支持。在无力救助时,保护现场,不轻易搬动伤者。
第二步:值日行政领导应在第一时间赶至事故现场,指导救治工作。同时向学校主要领导汇报。在送诊途中,与家长取得联系,征询家长意见,到家长指定的医院就诊。情况危急时,直接与医院联系,要求开通绿色通道,争取抢救时间。
第三步:学校领导与班主任教师应在第一时间赶赴医院,在充分尊重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协助医院开展救治工作,并视情况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汇报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
第四步:紧急救治工作结束后,学校相关部门要及时向现场师生了解情况,查明事发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笔录和知情人的证明材料),以便责任认定,进行相关处理。
第五步: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对受伤(发病)学生和家长及时慰问,稳定情绪,做好认真细致的解释工作。
四、关于事故报告
1.属于重大安全事故应当即报上级有关部门。发生较大事故(伤情严重)学校应24小时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一般事故3天内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2.报告分“口头”和“书面”两种。在事情还未了解清楚时可先打电话口头通报情况,待事情了解清楚后再书面报告。
3.书面报告中要写清楚当事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地址、父母情况及工作单位。另外要简洁地写清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及目前情况。
4.学校应及时与有关保险公司联系赔偿事宜。
附:
1、当被擦伤或划伤时,应迅速用干净的手帕、卫生纸捂住伤口,止住流血,同时立即到医务室室,请老师清创、敷药、包扎,伤口开裂严重或出血不止的要迅速去医院缝合、止血。
2、如果自己从高处坠地受伤,或从楼梯滚落扭伤关节、碰伤骨头时,千万不要随意移动,应保持着地姿势,请同学速找老师;当救援人员来时,要说明自己的受伤部位,以免在被搬运的过程中造成伤骨的二次错位;如果是同学出现此情况,应劝告受伤同学不要乱动,并尽快通知老师,发现同学伤势严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以争取抢救时间。
3、当摔伤、砸伤,伤及头部时,无论是自己还是同学都应该迅速去医院诊断治疗,不要延误,即使当时感觉良好,没有明显的脑震荡症状,也要去医院检查以保安全。
4、一般的肌肉筋腱扭伤、拉伤,受伤后立即冷敷,以减少出血,减轻肿胀;后期可热敷,并做适当理疗、按摩,减少活动,注意休息。
5、在劳动、实践、游戏中发生同学触电的情况,要迅速切断电源,如果一时找不到电源闸盒和控制开关,应用干燥的拖把、扫帚柄挑开电线,绝对禁止用手直接拉拽触电的同学。
6、若有同学不慎溺水,要用正确的方法将其救上岸,并按掌握的急救方法,将溺水者胃内积水倒出,情况严重应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并迅速送医院急救。
7、若被玻璃碎片或铁屑扎伤,如伤口较深,应到医院检查是否肉内有残留物,以便清除,并确保伤口的愈合;若被铁钉、耙钉等金属利器扎伤,除清洗伤口、敷药外,还要到医院或防疫部门注射破伤风针剂。
8、发生断指断臂情况时,除急扎受伤处上部肢体止血外,应迅速捡拾断指、断臂清洗后侵入生理盐水(切记不可不可侵入酒精或消除液中),随人一起急送医院救治并做再植手术。
9、由于电器短路酿成火情,应该抢先切断电源,然后利用室内配备的灭火器材和沙土进行扑救(此时千万不能用水进行灭火);如果由于易燃物燃烧起火,可利用自来水、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在火情较大、无法扑灭的情况下,应迅速有序地离开火场,同时报警,等待消防人员前来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