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和完成情况】烟台傅家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日期:2025-02-24     

字号:

2024年是我校高质量发展年,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笃行致远,深耕细作,加速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提炼出“健行未来”德育品牌,创新德育工作形式,持续探索“六维一体”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深化课堂改革,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构建平安校园,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进一步构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特色亮点工作总结

一是聚焦政治引领,筑牢“信仰根基”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纪学习,将抓好党建促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支部凝心聚力、冲锋在前,支委委员全部蹲点年级、包联班组,同时兼任班主任、学科教学等任务。设立党员示范岗,全体党员亮明身份、树立形象,争当先进。在全体教师的综合考核中,排名前40%的教师里,党员的比例达到了71.49%。

二是立足立德树人,铸就“健行未来”

学校以“健行未来”为航标,不断探索身心健康教育新路径,打造“健体”“健心”“健行”三大育人课程,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基。建立宣教基地及中草药园,并承办全民营养周活动,邀请医院专家开展营养健康讲座。以体育课堂为主阵地,以阳光大课间、体育竞赛、体育文化节及“慧吃慧动”学生减重工程为主要内容,不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通过“星火”志愿服务、“志勤”劳动教育、“志远”研学实践等,发挥社会大课堂的育人效能

三是深化课程课改,提质增效

学校强化素养课堂建设,持续探索“六维一体”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我校规范办学行为,内外兼修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深化课堂改革,聚焦素养课堂建设,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依托“青蓝工程”,实施“四位一体”模式,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二、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岗位数尚不能满足学生数量的增长

尽管局领导已经对我校提供了大力支持,但教师岗位数仍然不能满足学生数量的增长,目前我校现有1922名学生,但只有98名教师,缺编43人。为了缓解师资紧缺问题,我校已采取多种措施,但仍需进一步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以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加入我校,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二)学校青年教师占比大,经验欠缺

我校青年教师占比过大,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相对较少。青年教师虽然充满活力、创新意识强,但在教学经验、班级管理以及学生心理辅导等方面往往欠缺经验。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校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联合港城中学教育集团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和经验分享会等,以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同时,我们也积极引进有经验的老教师,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成长平台,努力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三)教室和餐厅容纳率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

学校建设之初,计划招生30个班级,目前已有37个班。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校舍设施逐渐显露出局限性。餐厅、实验室等功能室的容纳率也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校正在探索更加高效的校舍利用方式,如合理安排课程时间、优化餐厅管理流程、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和安全管理等,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学校管理

1.学校管理层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探索“赋+党建”品牌,实现了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不断完善教学、考核、教师激励、学生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能,全体教职工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

2.在德育工作方面,学校通过精心策划与组织管理,提炼出“健行未来”德育品牌,打造“健体”“健心”“健行”三大育人课程,创新德育工作形式,实现了环境育人、课程育人、全员育人、评价育人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学校注重规范办学行为,定期召开规范办学专题会议,落实“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要求。通过开齐开足课程、完善劳动教育方案、加强音体美课程刚性管理等举措,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同时,学校还构建了四级质量分析体系,依法依规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二)课堂改革

不断深化课堂改革,推进素养课堂建设。探索高效复习与习题模式,开展多层级公开课活动,实现了主题推进与专项突破。通过单元反馈、试题研究及动员大会,学校明确了教学目标,规范了教学流程,强化了教学管理。特别是在结业考试备考过程中,学校细化课堂教学与培优补弱措施,重点帮扶特定备课组与班级,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教师队伍建设

1.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青蓝工程”等举措,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学校采用“四位一体”模式,对青年教师进行三年阶梯式培养,先培训后考评,通过多元听课指导与互评,精细打磨课堂,提升青年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同时,学校还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班主任论坛、心理优质课评选等活动,提升班会课开发及班级品牌建设能力。

2.大力弘扬师德师风,通过公众号宣传、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树立师德典范,健全岗位晋升与绩效工资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以“幸福教师”为引领,借助青联平台,学校开展阅读挑战、户外拓展、征文分享、教学大赛、志愿服务等多样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

(四)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

学校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之路,致力于提升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学校录播教室引入了智能研修平台,为老师们提供了磨课、听评课等便捷功能。不仅帮助老师们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还为他们提供了精准的教学改进建议。本年度,学生参加芝罘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综合提升活动多人获区级奖项,其中市级三等奖一名,三位老师在电教优质课及“微课程”设计网络大赛中斩获佳绩。

(五)校园安全

学校强化安全意识,落实“一岗双责”。定期巡视检查校园安全设施和设备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并优化就餐流程保障学生有序就餐。此外还通过安全教育课程、演练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平安校园创建卓有成效,多次迎接省市级检查,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