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现中心小学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为全面加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健全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快速有效应对校内异常症状或突发情形,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员工健康及生命安全,结合上级工作要求和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体系
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在上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进行,具体由教育分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应急处置组牵头抓总,我校在上级相关部 门单位指导下做好现场处置工作。
党支部书记陈兴远校长(18615036255)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
1.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协调组:陈兴远(组长18615036255)、姜相清(副组长13863888698),职责:负责具体指挥、组织疫情处置工作,督促、指导、协助各相关应急处置小组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张骏(18766523104)为疫情报告负责人,发现疫情第一时间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2.现场控制组:陈兴远(组长18615036255)、张骏(副组长18766523104),职责:及时对现场进行警戒封锁,指挥小组成员对疑似发热学生周围的师生进行隔离排查。
3.教学协调、家长联络组:王建平(组长13615356796),级部主任、班主任,职责:合理安排各班教学任务,对新冠肺炎患者所在的楼层人员进行疏散。班主任确保与每一名家长联络畅通,能够及时通话。
4.心理疏导组:陶琳(组长13792525728)、赵明姝(13793529972)疏导师生情绪并做好学生心理安抚。
5.医疗保障组:陶琳(组长13792525728)、吴庆华(18053506936),职责:体温高于37.3度、出现相关症状的师生,吴庆华校医(18053506936)身穿防护服、佩戴N95口罩将疑似患病师生员工转移至校内隔离观察室等候并复测。
6.后勤保障、通风消毒组:刘祥旭(组长13805352080),职责: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原则上满足3个月使用数量,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负责提供疫情防控期间消毒用品,保障隔离室内基本防护措施;负责处置安全事件过程中的车辆保障,负责用餐、饮水,负责通讯设施、安保设施等的保障工作;急需用品立即采购;负责通风消毒相关工作。
7.安全保卫组:张骏(组长18766523104)、各值班教师,职责:维持校门口秩序,适时引流,控制好人流量,同时加强周边交通安全管理,发现疫情第一时间封锁现场。
8.核酸检测组:张骏(组长18766523104)、梁大伟(副组长13054516725)配合疾控中心完成核酸检测相关工作。
9.宣传教育、信息报送组:陶琳(组长13792525728)、郭明(副组长15552234678),职责: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稳定师生及家长情绪,安定人心。及时向上级报送相关数据信息,并根据上级相关要求对接各组相关工作。
二、突发状况及应对处置
(一)校内师生员工(含服务外包人员,下同)出现体温异 常等症状
1. 在校内一旦自感不适或检测发现师生员工体温≥37.3℃,应由所在区域的留观室负责人做好防护的同时,立即将异常症状人员带至就近的临时留观点,并在旁陪护安抚,同时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张骏(18766523104),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疫情报告人安排吴庆华校医(18053506936)穿防护服,佩戴N95口罩(留观点内不得同时安排不同病例),同时报送给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陈兴远校长(18615036255)。校医进行复测,再次确认体温和症状(体育课或体育活动后学生会出现体温变化,学校对可疑情况者要注意询问,如是此类情况,待学生身体恢复常态后进行重测)。所有参与人员和异常症状人员均要做好二级防护,佩戴 N95 口罩、手套,保持 1 米以上距离。
2. 异常症状人员带离后,现场负责人登记现场师生员工个人信息(如果人员位置固定可不用登记),提醒在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注意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减少人员接触,注意观察自身状况,可继续在校学习生活,减少人员流动。没有接到排除信息前,有关现场人员不得离校。
3. 在临时留观点,由校医对异常人员再次进行体温检测(使用水银体温计)和简单询问,如果确认体温≥37.3℃或有干咳、腹泻、乏力、结膜充血等异常症状,则启动应急处置;如有境外、省内外中高风险区旅居史或确诊病例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的,应参照疑似病例处置,同时上报区疾控部门和教育分局排查随访组。如果体温<37.3℃,由校医决定是否继续观察、恢复正常学习生活或启动应急处置。
4. 患病人员为学生的要通知家长。结合现场复测和具体问询情况,做出如下处置:
(1) 对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途经史或有与确诊、疑似病例、密接者的接触史者,吴庆华校医(18053506936)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由救护车送定点医院走绿色通道就诊,并进行核酸检测。疫情报告人张骏(18766523104)向陈兴远校长报备并立即向疾控部门(6371187)报告、陈兴远校长(18615036255)向主管部门报备(6933285),并由班主任第一时间告知共同居住人,提醒其做好个人防护。按照家庭成员中有密接、次密接者和中高风险地区、“同时空”伴随人员等情况的,一律在3天内进行3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未出之前保持隔离,在就诊医院留观。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另车随行赴医疗机构予以协助,并做好记录。
(2) 无中高风险区旅居史、途经史或无与确诊、疑似病例、密接者的接触史者,由窦博老师(15966548845)第一时间专人专车送学生到定点医院就诊,并组织核酸检测,不得让学生自行就医或由家长接回,并在转运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及车辆消毒。(学校负责转运的教师和患病人员应做好个人二级防护,佩戴 N95 口罩、手套和工作服)。
(3) 在就诊医院留观期间,检测结果未出之前保持相对隔离。其中,发热人员是学生的,班主任要及时告知监护人,待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且医院同意后方可带回。按照师生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出现发热等症状的,一律对本人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3天内进行3次核酸检测。
(4) 就诊学生核酸检测结果和其他相关就诊情况,学校要第一时间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5. 发热师生在定点医院诊疗、采集核酸检测样本后,结果未出之前保持相对隔离,在院留观。医院确定无需留院观察的,由家长接回居家隔离观察;取得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后,陪同的学校工作人员要立即通知其他现场等待排除信息的师生员工,恢复正常学习生活。发热师生留院观察期间,未接到医院排除信息前,有关现场人员不得离校。
6. 初筛阳性的,学校要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同时向教育分局排查随访组报告,并告知患病人员家长(家属)。
7.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注意事项:
(1)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建立一人一档,每天早中晚测体温各 1 次,并记录在册;若出现发热或者干咳、气促、肌肉酸痛等症状,应立即向班主任或学校疫情报告人报告,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学校立即向疾控部门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
(2) 居家医学观察期间,尽量开窗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被观察人员与家庭成员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至少间隔 1 米以上距离),有条件的独居一室,最好选择居家下风向位置的居室。日常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注意手部卫生;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衣服遮掩口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专用垃圾桶。被观察人员用过的纸巾、口罩等放置到专用垃圾桶并及时清理,原则上清理前用有效氯浓度为 500-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袋口。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单独洗涤消毒处理。
8. 返校管理事项:
(1) 患病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后,班主任应督促其先到医院或社区开具痊愈证明,复课前持医院病愈证明到卫生室复核确认登记,方可复课。若校医复核结论与学生的医院病愈证明不一致,以校医的结论为准,学生暂不返校上课,并遵照校医的休假建议继续休息。校医应与家长做好沟通解释,若家长对复核结论、休假建议存在争议,校医立即将情况报告校领导、教育分局排查随访组和疾控部门,研判后作出是否返校的决定, 并通知学生和家长。
(2) 凡是病愈或隔离期满无症状人员返校,可安排在上午
(下午)第一节课上课后从专门通道入校,由校医核查病愈证明、解除医学观察证明等。
(3) 对于已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人员,凡出现咳嗽、咽痛、发热、畏寒、乏力、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者,应待症状消失、身体痊愈后方可返校(发热患者需症状消失 48 小时、
呕吐腹泻患者需症状消失 72 小时)。因过敏、哮喘等其他原因引起咳嗽症状的,需有医院提供的医学证明。
9. 其他要求:校门口、教学楼、食堂、运动场等场所设置临时留观点,临时留观点尽量避开必经通道,相对远离师生集中活动场所。如多人同时出现异常,应各自单独留观。临时留观点配备水银体温计、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N95 口罩、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医用手套、一次性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速干手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消毒喷雾器等物品,可供等待转运人员短暂休息的椅子等其他物品。
(二)校内师生员工出现密接、次密接
1.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待接到上级消息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同时通过微信和电话的方式通知应急处置组所有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责任人:陈兴远 18615036255)
2.学校实施封闭管控。将密接(次密接)人员班级所在的楼宇封闭管控,组织同班级所有师生,佩戴 N95 口罩,到备用教室隔离,同步关闭校园各进出口,校内所有师生员工原地静止。班主任负责做好学生教育、安抚和秩序维护等,配合做好后续工作。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要准确掌握并汇报给到校工作组,密接(次密接)人员班级所在位置及学校校门封闭管控、师生员工静止情况,掌握校内布局,划定后续工作人员、车辆进校通道及停车区域等。(责任人:张骏 18766523104)
3.分发防疫物资。按照指挥部专家组要求,快速有序分发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如数量不足,及时对接指挥部物资保障组进行调配补充。(刘祥旭 13805352080)
3. 调配食品等生活物资。根据校园封闭时间及校内人数,做 好校内人员的食品、饮水等各方面生活物资保障,并统筹好交接、转运、分发等工作。(责任人:张骏 18766523104)
4. 配合开展流调。组织划分流调工作专用办公室,准备必要办公用品;对接疾控、公安部门,引领工作人员进入学校, 带领班主任、教师等配合做好流调辅助工作。(责任人:陶琳 13792525728)
5. 配合做好人员转运。与指挥部交通转运专班和校园封闭管 控工作负责人做好对接,引导转运车辆有序进出校园,合理制定人员转运计划,分类分批有序乘车。(责任人:张骏 18766523104)
6. 配合做好校内核酸检测及环境消杀。按照核酸检测规范要求,合理划分采样区域、设置采样点位,配合卫健部门对封闭在校剩余人员有序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对校内密接(次密接)人员活动场所进行环境消杀。(责任人:梁大伟 13054516725)
7. 做好信息发布及宣传引导。根据指挥部要求,通过公众号、 家长群、电话通知等多种方式,及时发布有关情况和防护管控要求,提醒引导广大学生和家长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不混乱,积极配合开展信息摸排、核酸采样等防控工作,配合做好负面炒作舆情监测及处置工作。(责任人:郭明 15552234678)
8. 检测结果全部阴性,恢复教育教学。根据指挥部研判结果, 恢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相关师生员工连续 3 天 3 检,校内环境每天严格消毒通风。做好隔离、居家学生的线上教学工作。(责任人:姜相清 13863888698,张骏 18766523104,王建平 13615356796)
9. 检测结果阳性,启动校内师生员工出现确诊病例(无症 状感染者)应急处置机制。
(三)校内师生员工出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
1-8 流程与情形(二)相同。
9. 停止线下教学。根据上级要求第一时间停止线下教学活动,若校内未发生疫情,学生由家长“点对点”接回(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体师生员工及后勤服务人员居家静止,等候后续处置通知。若根据指挥部通知,实行封闭管理,严禁非必要人员、物品进出。(责任人:陈兴远 18615036255)
10. 启动线上教学。根据提前制定的《线上教学实施方案》,立即启动线上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责任人:姜相清 13863888698,王建平 13615356796)
11. 开展后续人员信息摸排与管控。根据指挥部排查指令,对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的家庭生活成员进行摸排,详细建立追踪行程轨迹记录和健康状况台账。根据指挥部要求将摸排出的重点人员上报至烟台市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配合社区(村居)防控组按照最新管控政策做好隔离管控和上门核酸采样等工作,切实做好跟踪闭环管理。(责任人:张骏 18766523104)
12. 加密扩围核酸检测。根据指挥部要求,督促所有师生员工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员配合相关镇街(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对居家监测人员,通过教育分局对接属地镇街和卫健部门组织开展上门核酸采样。建立台账记录师生员工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员核酸检测情况。(责任人:梁大伟 13054516725)
(四)师生员工非在校时间出现密接、次密接、确诊病例(无
症状感染者)
1.师生员工非在校时间出现密接、次密接
(1) 待接到教育分局应急处置意见,严格执行相关要求,立即组织全校师生员工静止并规范佩戴口罩,等候后续处置。(责任人:陈兴远 18615036255)
(2) 按照指挥部要求,汇总报送同班级(办公室)等关联人员信息,协助教育分局推送疾控部门和各镇街,配合做好上门流 调、转运、核酸检测等后续处置工作。(责任人:张骏 18766523104,梁大伟 13054516725)
(3) 检测结果全部阴性,根据指挥部研判结果,恢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相关师生员工连续 3 天 3 检,校内环境每天严格消毒通风。学校负责做好隔离、居家学生的线上教学工作。(责任人:姜相清 13863888698,张骏 18766523104,王建平 13615356796)
(4) 检测结果阳性,立即按照师生员工非在校时间出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情形启动应急处置机制。
2. 师生员工非在校时间出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 采取上述(1)-(3)流程和情形(三)中 9-12 流程。
三、有关要求
(一)压实工作责任。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深刻认识校内异常情况应急处置的极端重要性,认真研究各情形各环节应对处置流程,熟练掌握工作规范和处置要求,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够快速到岗到位、履职尽责,在最短时间内遏制疫情风险传播扩散。
(二)落实行“一校一案”。认真履行学校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对照各级通知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参照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流程图,明确各情形各环节岗位职责和具体责任人,确保在应对处置突发情况时分工明确、衔接有序。
(三)开展应急演练。各学校要突出实战、注重细节,定期 模拟不同情形突发情况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持续完善应急预案,优化处置机制,提升全体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水平。积极配合教育分局应急处置组定期组织的学校联合推演,确保上下联动一体、指挥调度有序、配合处置高效,全面筑牢学 校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古现中心小学
2022年8月
附件 1
附件 2
附件 3
全区教育、疾控部门应急联系方式
单位 | 联系电话 |
开发区疾控中心 | 6371187 |
业达医院发热门诊 | 6106802 |
八角医院发热哨点 | 6954016 |
古现医院发热哨点 | 6946915 |
大季家医院发热哨点 | 6971639 |
潮水医院发热哨点 | 5818213 |
教育分局办公室(白天) | 6396781 传真:6396213 |
教育分局值班室(午、晚间) | 6374122 传真:6396213 |
教育分局文体中心(白天) | 6977796 |
教育分局摸排随访组(白天) | 6933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