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2021-2025年发展规划

日期:2025-02-21     

字号:

一、学校发展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现状

1.取得的成绩

1)校园建设与面貌逐步改善

2)教育教学模式逐步成形

3)学校宣传效果及社会声誉逐步提高

4)学校办学特色逐步凸显(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学校历史、教学科研)

5)学校管理制度与体系逐步完善

6)学校精神及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学校精神:把事业当家业经营,把教师当亲人对待,把学生当孩子呵护。

7)医教结合实验工作逐步推开

8) 教师培养培训逐步系统

2.存在问题

1)校舍整体不达标,设备设施陈旧

2)落实《提升计划》的措施不足

3)职业教育与高考等重视程度不够,多样性与质量还待提高

4)智慧校园建设投入不足,“互联网+”加不起来

5)教师培养培训机制不系统,教师创新理念不够

6)学校招生工作重视不够,方法欠灵活,影响两头延伸的质量与数量

7)管理上有漏洞,科学性不强,主动服务不强

8)党建与廉政建设制度不完善

3.当前的形势(五个)

1)准确把握学校发展的定位,促进学校建设向高端迈进

2)准确把握好“互联网+”带来的新契机,促进学校向智慧型校园迈进

3)准确把握《提升计划》窗口期的机遇, 促进提升计划的全面落实

4)准确把握国家、省、市系统培训的机遇,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的系统化、专业化

5)准确把握学校由单一教育向多元教育体系转移的过渡期,促进学校教育的转型升级

将来的方向:“医、康、教、导”

从教学形式上,由单一教育向康教结合转移;

从教育类型上,由单一教育向多元教育转移

从行业分类上,由单一学校教育向跨行业多部门转移。

4.新常态(五个)

1)医教结合作为奠基性教育工程成为特校重心工作成为新常态

2)送教上门、随班就读工作逐步成为特校工作新常态

3)智慧校园建设成为特校工作新常态

4)廉政及党建工作成为学校工作新常态

5)“创新”一词成为学校工作新常态

二、学校的“五五”规划思路

1.牢记五个发展理念

定位:不求做大,只求做精、做好、做出特色,逐步把教育职

能由相对单一向多元综合型转移。宗旨:让学生快乐学习,使孩子幸福生活

原则:以史为本,以生为本,以教为本

目标:学校发展目标:做大学前教育,做好义务教育,做强职业(高中)教育。

学生培养目标:做人做事做学问,谋生谋职谋幸福

教师发展目标:专特兼有,双证齐备,德教双馨

价值追求:此处无声变有声,此处无彩化精彩

2.把握五个发展走向

1)医教结合(康教结合)

2)普特融合

3)家校配合

4)社会学校整合

5)多部门跨行业联合

3.实施五项发展策略

1)精品化策略,促学校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精品化转移

2)规范化策略,促学校由随意型向秩序化转移

3)特色化策略,促学校由特点不突出向特色立校转移

4)智能化策略,促学校由非智能化向云平台、大数据智慧校园转移

5)现代化策略,促学校由传统型向现代学校转移

4.完成五个发展探索

1)探索逐步建立医教结合工作体系并取得实验成果

2)探索完善学前教育并促进幼儿园建设取得实效

3)探索逐步建立送教上门与随班就读工作体系

4)探索高效课堂建设与能力培养取得新成效

5)探索创新管理体制取得新突破

5.构建五型校园

平安校园、智慧校园、和谐校园、文明校园、精美校园

三、对五五规划内容的解读

1.学校的五个发展理念

1)定位

①不求做大

②只求做精、做好、做出特色,特色立校

③逐步把教育职能由单一向多元综合转轨

三个层面:从教育的种类上:由盲聋较单一向多种类型转移;

从教育职能上:由教向医、康、教、学转移

从教育主体分类上:由教育者向家长、社会、团体及其他部门转移。

2)宗旨:让学生快乐学习,使孩子幸福生活

①快乐学习:关键词“快乐”,含义有两个(素质教育与高效课堂)

②幸福生活:关键词“幸福”,含义有两个(学校生活学习幸

福,毕业工作生活幸福),为孩子的终生幸福奠基。

3)原则:以史为本,以生为本,以教为本

①以史为本:

“三要”:学历史、研历史、颂历史

学校的精髓:“去,做,去为中国聋人努力工作。”米尔斯夫人的优秀品格:国际主义的崇高情怀,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仁义博爱的高尚品格,忘我为他的奉献精神,严谨执着的治学态度,敢为人先的拼搏毅力

②以生为本:让学生有尊严地生活

双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 双长:职业特长,兴趣特长

③以教为本:让教学始终成为学校工作的主体

4)目标:

①学校目标:做大学前教育,做好义务教育,做强职业教育

把教育上行下移,向两头延伸,生命力在两头

②学生培养目标:做人做事做学问,谋生谋职谋幸福

做人是根本,是基础,是第一位。先做人,后做事。

谋生,是学得生活技能;谋职,是获得生存能力,有尊严生活是幸福的追求。

③教师成长目标:

两种能力(教学与职教能力)

两种素质(专业与特教专业素质)两种素养(师德与文化素养)

5)价值追求:此处无声变有声,此处无彩化精彩

2.把握学校发展的五个走向

1)医教结合

2)普特融合;包含三层含义(普校与特校教学融合,普校与特校生源融合,普校与特校教育理念融合)

3)家校结合:包含三层含义(学校发展离不开家长——家长学校;学生培养教育离不开家长——家校共建;幼儿康复离不开家长——家长培训)

4)社会与学校的契合:社会(院校、爱心团队、企业、爱心人士等)

5)多部门跨行业联合:民政、残联、卫计、教育(筛查、治疗、康复、就业)

3.实施学校发展的五个策略

1)精品化:精细管理的意识与力度、精致建设的校容校貌、精心设计的文化布局

2)规范化:体现秩序性、纪律性、程序性3)特色化:特色立校①历史特色②教育特色(活动课程与能力培养的特色、课堂教学的特色、科研的特色、医教结合的特色)

③办学特色:社会力量办学

4)智能化:

①智慧校园建设(增加宽带容量、大数据云平台教学系统、微信平台、资源库建设、改造网站)

②无障碍校园建设(安全报警系统、无障碍设施等)

5)现代化:现代管理制度、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学手段与设施(录播室、电视台、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图书馆、IPAD 实验班)

4.完成学校发展的五个探索

1)探索逐步建立医教结合工作体系并取得实验成果

①高质量完成实验基地项目

②建立完善医教结合体系,总结经验

③推出一批医教结合骨干教师

④普及医教结合教学理念

⑤惠及学前儿童康复⑥带动县市区特校开展培训

2)探索完善学前教育并促进幼儿园建设取得实效

①加强学前教育体制建设

②探索建立人工耳蜗训练基地

③探索幼儿园立项并运作

3)探索并建立送教上门与随班就读工作体系

①随班就读有一个较大群体

②探索建立随班就读、送教上门体制(双学籍)

③探索建立市级资源中心

4)探索高效课堂建设与学生能力培养取得成效

①继续完善教学双模式

②继续探究翻转课堂与智慧课堂实验

③继续丰富完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活动课程内容与能力培养方法

④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扶持品牌学科

⑤探索研究职业教育新模式新方法

⑥探索研究多元教育的模式,重视多重与弱智学生的培养

⑦重视招生宣传与就业、高考,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5)探索创新管理体制并取得新突破

①逐步建立科学民主、规范有序、高效的管理体系

②逐步建立完善的党建与廉政工作的管理体系

③逐步完善综合的文明校园建设体系

④逐步完善安全保障工作体系

⑤逐步完善领导干部配备、学习与管理工作体系

5.构建五型校园

平安校园、智慧校园、和谐校园、文明校园、精美校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