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招远市魁星路中学地震应急预案

日期:2025-02-13     

字号:


为了做好校园地震应急抢险救灾工作,建立健全校园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快速、协调、有序开展校园地震应急抢险救灾工作,保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创建安全文明和谐校园,确保全市广大师生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山东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烟台市影响校园安全稳定事件应急预案》、《招远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魁星路中学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体系

抗震救灾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学校地震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在统一领导下进行。按照学校地震应急要求,各有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责,衔接协作,齐抓共管。

学校建立内部应急处置机制。成立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负责人和教职员工为成员的地震应急处置小组。下设具体工作组:

领导小组

组 长:孙旭洲 (校      长)        13963883200

副组长:盛春东(专职副书记)     13587965058

杨金美:(业务副校长)              13515350366

成 员:王淑一 (工会主席)      18660506223

丛修林   (政教主任)         13853538281

徐晓红   (教导主任)         15866385800

路清平   (办公室主任)      13054583737

刘洁    (安办副主任)        13863886308

纪春城   (总务主任)         13176450700

徐向前   (教导副主任)      13963805930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应急意识和学校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2.参加同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执行有关指示、批示,服从统一领导。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

3.在预案发布后,负责对学生进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的强化宣传,组织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

4.编制学校地震应急疏散平面图、各年级疏散路线图,建立紧急避难场所并设置标志等;

5.及时调查、统计和上报震后人员伤亡等灾情;

6.负责同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7.以谁上课谁负责和方便疏散为原则,负责组织师生震时就近避震;利用学校操场、绿地和空旷地带,组织学生就地避震并在震后有序、快速疏散;

8.震后,负责指挥各应急工作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地震应急抢险工作,调度学校的应急疏散、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和物资配备;

9.完成上级有关部门在事发期间部署的有关工作承担地震应急工作总结、报告以及上情下达,下情(灾情)上报等职责:

综合协调组

组 长:孙旭洲  

职 责:负责统筹调度,综合协调等

副组长:房天聪  杨金美

职 责:协助校长负责地震突发事件指挥工作

医疗后勤组

组 长:纪春城

成 员:刘洁、薛伯涛、各班主任

职 责:对突发事件进行医学处置、防护、消毒等工作

上报电话:0535-8254008

信息数据组

组 长:徐向前

成 员:各班主任

职 责:统计报送数据、信息等

教学调控组

组 长:徐晓红  

成 员:各级部主任、各班主任    

职 责:调整教学、师资分配等

宣传教育组

组 长:路清平   

成 员:闫秀涛、姜红梅、各班主任

职 责:负责信息宣传教育工作

二、处置流程

1.现场处置

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1)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听到第一声地震预警声,要迅速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2)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3)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4)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2.紧急疏散

根据学校各年级所处位置及学生年龄特点,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拉响警报:听到警报(预警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本班级学生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钟后没有大反应,学校再次拉响警报(钟声),各班级应马上按照学校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

(2)撤离顺序:一、二、三年级和四、五年级按楼层同时撤离。

(3)撤离路线:分别从东、中、西楼道向操场撤离。

在撤离时给学生讲清楚,地震时第一不能跳楼,第二不能一窝蜂似地往外挤,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一齐行动,把桌椅摆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操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震后有秩序的撤离。

要求白天上课发生震情时:做到不惊慌、采取就近避险;必须按疏散线路疏散,下楼时各班成两路纵队下楼,以免碰撞、拥挤、踩伤;疏散时要按指定路线,不要拥挤;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当堂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不得擅离岗位,有秩序将学生撤离到操场;各层楼梯口要有教师指挥;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到达集中地后,要蹲下,清点人数。

3.自救互救

疏散后,各工作小组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震后的自救工作。送医上报。

三、应急启动

本预案为学校抗震减灾总纲领,也是学校平时组织安全应急疏散演练的依据,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四、有关细则

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学校各科室、各年级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

地震来临时,师生可先躲进书桌下或床下,地震间隙再向室外有序撤离,切勿盲目跳楼、跳窗逃生;一楼或平房如能打开门窗,可迅速撤到室外开阔地带。如房屋已开始摇晃,可用书包、木板等物保护头部和身体、以防被飞砖、杂木砸伤。避震时尽量在空旷地带,避开建筑物、电线杆等容易倒塌的物体。

五、善后处理

地震刚停时,切莫急忙回到房室内,因随后而来的余震仍可使房屋倒塌而伤人。

如地震已使门窗扭曲、通道阻塞,来不及撤到房外,可躲到桌子、墙角等较坚固的用具下面暂避;切勿一窝蜂地往外跑,以免拥挤伤人。

人员集合后各班负责人马上进行信息收集,查看师生人数及受伤情况。学校在开展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伤病员数量、救治情况、救援力量以及建筑物倒塌、震灾损失的初步估计等情况报告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教育行政部门。

抢险救灾组对震后破坏的供排水、供电、校内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功能;协助公安、消防部队扑灭火灾和保护校内重点文档资料、重要设施。

应急响应终止。学校的地震灾害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师生情绪稳定,并得到妥善安置,学校及时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经批准可宣布地震应急响应终止。

六、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要立即赶赴指挥所,各责任点负责人必须在震后1小时内到本单位集结待命。

2.学校领导小组要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级抢险救灾。要迅速发出紧急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组织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