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保暖很重要,如不注重腰部保暖及养护,易诱发和加重腰突症病情。来看看这几个护腰小妙招
温暖护腰5小招 1、食疗推荐 羊肾羊肉枸杞粥 材料:羊肾1对,羊肉100克,枸杞子10克,粳米80克,食盐适量。 做法:将羊肾去筋膜,将羊肉洗净,先放入开水锅内煮透,捞出后切块,然后与枸杞子、梗米共放在砂锅中,武火烧沸后,改文火煨煮至肉烂,酌加食盐即可。 功效:羊肾补肾助阳、利水消肿;羊肉补中益气、开胃健力;枸杞子补肾益精、补血安神;粳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合用具有温中补虚、益气健脾功效,适合腰突症属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者。 杜仲核桃猪肾汤 材料:猪肾2个,杜仲30克,核桃肉30克,食盐适量。 做法:将猪肾中间切开,剥去白色筋膜,用清水冲洗干净。杜仲、核桃肉分别用清水洗净,与猪肾一齐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1小时,食盐调味食之。 功效:猪肾补肾益精、利尿消肿;杜仲强筋健骨、补肝益肾;核桃肉补肾温肺。合用具有益气补肾、壮腰助阳功效,适合腰突症属肝肾亏虚者。 三七地黄瘦肉汤 材料:三七10克,生地黄30克,猪瘦肉300克,大枣5个,食盐适量。 做法:将上述食材洗净,同入砂锅,加适量水,武火煮沸,改文火炖煮1小时至瘦肉熟烂,放食盐适量,饮汤吃肉。 功效:三七化瘀止血、活血止痛;生地黄凉血清热、滋阴补肾;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猪肉补肾滋阴、养血润燥。合用具有活血化瘀、益气补血功效,适合腰突症属气滞血瘀者。 2、腰部热敷 在冬季寒邪容易入侵的情况下,可以每天用热水袋或暖宝宝热敷腰部,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热敷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很好地放松腰部肌肉。 3、推拿按摩 可在医生指导下,居家自行按揉相关穴位。 如取穴腰阳关(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委中(在腘窝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昆仑(在足踝外侧,位于外踝尖与跟腱连线的中点凹陷处)等,给予指揉法约每穴2~3分钟,每日1~2次。 此外,还可采用艾条温灸以上诸穴,至皮肤出现红晕为止,能起到补肾益精、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效果。 4、功能锻炼 全身运动与腰背肌锻炼并重,才能更好地护腰。 全身运动可选择步行、倒走、慢跑、吊单杠、练八段锦、打太极拳等。 同时要加强腰背肌和下肢肌肉锻炼,如飞燕点水、五点支撑、直腿抬高、仰卧蹬车等,有助于改善血循环、增强肌力、增强腰椎稳定性。 5、艾叶浴足 足部穴位较多,还是足太阳经起始处(足小趾趾甲角旁0.1寸),其走行经过腰部,挟脊而行,脉气与“阳脉之海”督脉相交汇。 可取艾叶10~15克,加水适量,煎煮约10分钟,倒入水盆,待水温不烫(约40°左右)泡脚,时间20~30分钟。《本草纲目》记载艾叶可“灸百病……温中、逐冷、除湿”。 艾叶泡脚后还可按摩涌泉穴(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前1/3凹陷处)和足小趾处,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还能起到调节阴阳、舒筋通络、祛风除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