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敌人和公共卫生问题,但传染病患者属于受害者,是我们应该给予关怀的对象。肺结核患者因为身心消耗大,治疗时间长,治疗副作用多,需要我们给予更多关怀,帮助他们身体早日康复,积极面对疾病,早日恢复社会适应。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目前仍是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肺结核不仅影响个人的生存质量和身心健康,对公共卫生也会造成严重威胁。对患者的关怀与支持是改善肺结核治疗结局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患者关怀与支持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给予患者帮助和照顾,对其治疗过程给予支撑和鼓励,包括督促患者服药、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等。相关研究表明,为结核病患者提供关怀与支持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治疗体验及生存质量,提高疾病治疗成功率。
肺结核患者需要哪些关怀和支持?
一是加强营养支持。应鼓励患者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的营养丰富的食物,能量供给可稍高于一般人群,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宜;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适量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原则与正常人相同,碳水化合物应作为患者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则应适量;适宜的矿物质和充足的维生素,结核病患者病灶钙化需要钙,长期咯血有可能并发贫血,因此食物中应注意补充钙、铁等矿物质;另外,鼓励患者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等。
二是加强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肺结核。应当充分理解和尊重肺结核病人,向其介绍结核病的有关知识,让其了解结核病是可治、可防的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是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来增强免疫能力。
最后,要密切注意病人的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病人咳嗽、咳痰有无加重,痰量有无增多,有无脓痰,痰中是否带有血丝。同时注意帮助患者监测体温,若有高热提示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观察患者咯血的量、颜色、性质以及咯血的难易程度。如果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和气胸等症状要立即就医。作为家属,需要提醒患者全程规律服药、及时随访。
确诊结核病应该怎么办
一旦确诊结核,要接受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医生的健康教育,了解结核病相关知识,消除恐慌心理;严格遵从医嘱,定期复查,确保规律、全程完成治疗,达到治愈目的。
此外,还需要告知身边的亲人朋友,作为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要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结核病的感染筛查,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患者和感染者。
结核病能治好吗
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还可避免传染他人。但要想在这场抗核大战中克敌制胜,必须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也称为“十字方针”。
十字方针看似简单,实则是对患者严峻的考验。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除了患者的坚持,还需要家人、医生及社区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
不规范治疗有哪些危害
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不联合、不足量、不规则、不全程用药,很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明显降低,治疗时间长(18—24个月),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结核病患者治疗时间较长,在治疗期间一定要遵医嘱,出现不良反应时切记不要私自停药,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相信随着新形势下我国终结结核病流行策略的实施,终有一天会消除结核病!您看,现在烟台市正在创建无结核社区和消除结核病先行区,让我们一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